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五十四章 刘盈:我有橘麻麦皮不知当奖不当桨…

雒阳城东,宽广而笔直的驰道上,百余骑风驰电掣而来。

当先一人虽然身上穿着斗篷,且看上去风尘仆仆,但头上的王冕还是暴露了他的身份。

韩王,韩信。

出于某种不可对外人说的理由,韩王信前脚刚返回封国,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刘邦紧急招来了雒阳。

马队疾驰,沿着两旁栽种有行道树的中央大街,直入雒阳宫。

幽深的宫道上,韩王信大步流星跟在前来接引他的魏无知身后,眉头紧锁:“你可知陛下紧急招我前来,所为何事?”

魏无知稍稍侧身,摇头说道:“鄙臣不知,大王见了陛下之后,一切自然明了。”

…………………………

观德殿。

刘盈嘴里叼着毛笔,活动着发酸的手掌,开始盘算着该如何作弊。

张良不知受到了刘邦何种样的蛊惑,居然勒令他将《三字经》抄写十遍,吃不完还不准吃饭!

简直是太过分了!

肯定是他捣的鬼!长得不美型,屁事还多……刘盈偷眼怒视刘邦,从他的脸上看到了很明显的幸灾乐祸。

就在刘盈想着是不是做几只硬笔,绑在一起减轻书写量的时候,殿门外传来韩王信求见的声音。

趁着刘邦放松了对他的管控时,刘盈心中灵光一动,招来侍立身后的韩谈,命他找两个手快的木匠,比着他现在写出的第一遍《三字经》,刻一套蜡模,使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将剩下的九遍印出来……

韩谈瞠目结舌,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还有人能采用这种方式偷懒,满脸震惊的从侧门溜了出去。

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刘盈放下毛笔,美滋滋的喝了口甜茶,准备抽时间将几本启蒙教材全部雕版,以备不时之需。

大殿门口,韩王信解剑脱鞋,快步急趋着走了进来。

目前整个汉帝国,只有萧何一人可以剑履上殿,其他的如各路诸侯王也没有这项特权。

帝座之上,刘邦笑容满面的降阶相迎,制止了韩王信的纳头就拜。

“自家兄弟,不必如此……”

“礼不可废……”

“你跪吧,你敢跪,我就跪还你……”

……

在两个大男人手拉着手的虚情假意中,刘盈猛地翻了翻白眼,默默起身,从角落里拖出了几个蒲团摆在殿中。

接下来事关重大,所以就连刘邦的‘首席秘书’魏无知也不允许进入观德殿。

韩王信落座之后,刘邦继续和他尬聊了几句后,进入正题:“有人说汉匈之间,最早今年,最晚明年必有一战,你怎么看?”

韩王信低头想了一下,旋即慷慨激昂:“臣虽然无法断定匈奴合适入侵,但还请陛下放心,只要匈奴胆敢犯我疆域,韩国之军必然奋勇争先,埋葬一切来犯之敌!”

刘盈砸吧砸吧嘴,看了看韩王信,再回想了一下自己曾经的记忆,槽多无口,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而在韩王信面前,刘邦一脸欣慰,重重拍了拍韩王信的肩膀:“好、好,不愧为韩之猛虎,国之干城!既然韩王有此决心,那吾无忧矣!”

他话锋一转说道:“我准备将你的封地向北挪动,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新韩国……”

于是,韩信傻了。

虽然说刘邦这么一改,他的封国面积扩大了不少,但傻子也知道,颍川郡要比太原郡富庶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太原郡虽然和匈奴人并不挨着,但因为旧长城体系的瓦解,匈奴人得以很轻松的越过崇山峻岭,劫掠太原郡所在的汾河谷地。

见到韩王信愣住不动,刘邦笑着说道:“怎么?韩王怕了?”

韩王信顿时脸颊涨红:“谁说臣怕了?区区蕞尔蛮族,臣何惧之有?”

刘邦再度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怕就好,不过你放心,远封北方的不止有你一人,我二哥宜信侯刘喜你还记得吧?他过段时间封他为代王,到时候你们韩、代两国互为犄角,谅匈奴人也不敢轻易来犯!”

刘喜,就是刘仲,刘濞他亲爹。

只是刘邦不提刘喜还好,他一说刘喜被封为代王,要和韩国互为犄角,韩王信越发不淡定了。

刘喜是谁韩王信自然记得,可是此人种田是把好手,若是让他带兵打仗……反正韩王信宁愿自己独自面对匈奴。

看出韩王信心中所想,刘盈摇头说道:“父亲,我觉得二伯父从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若是让他直面匈奴,恐怕不妥。”

刘邦侧目,本想让他小屁孩滚一边去别插话,但考虑了一下还是说道:“那你说让谁当代王合适?”

我那不知道断没断奶的欧豆豆……刘盈面不改色说道:“自然是二伯父合适为代王,如今天下安宁,代地百废待兴,伯父精于农耕,做这个代王再合适不过了……”

刘邦一脸不耐烦:“别废话,说但是……”

刘盈点了点头:“还是我之前说的理由,二伯父前半生都已务农为生,不像父亲那般先是游侠,后为秦吏,如果让他指挥代军和匈奴人作战,只怕无异于羊入虎口……”

刘邦越发不耐烦了起来:“你到底什么意思?”

刘盈愤怒的拍了拍蒲团:“我的意思自然是让二伯父去管民政,将统兵权交给更擅长领兵的人……”

韩王信虽然有些目瞪口呆,但这样的事情他已经见多了,早就不如当初的震撼了。

刘邦点了点头,自以为识破了什么的说道:“嗯,让谁来合适呢?该不会是淮阴侯吧……”

他这个嗓音听起来好贱啊,要不是打不过,早K他了……刘盈攥了攥拳头,在韩王信的忍俊不禁中说道:“当然不是淮阴侯了,我想说的那个人是丁复!”

刘邦一愣:“车骑都尉丁复?”

刘盈重重点头:“我推荐的理由很简单,首先呢,丁复之前曾统领骑兵和项羽的楚骑交手,并没有怎么落于下风;其次呢,他曾经是秦长城军团的一员,对于匈奴人的战法极为熟稔,这样匈奴人即便是倾巢来犯,代军有了丁复,至少也不会吃亏!”

嗯,这样刘喜就不会屁滚尿流的从北边跑回来,刘濞自然也捞不到吴王……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种诸侯王管民政,而统兵权由他人代管的模式成功,之后收拾起来藩王就易如反掌了!

刘邦沉默片刻,看向韩王信说道:“你觉得呢?”

韩王信稍稍回想了一下,虽然他和丁复不熟悉,但当日垓下之战时,面对着四散突围的楚军骑兵,丁复带领的燕赵骑兵那排山倒海一样的阵势,让韩王信格外印象深刻。

和匈奴人打仗韩王信是不怕的,怕的是碰见一个猪一样的队友,但如果代军的指挥官是晓畅军事的丁复,那自然是极好不过。

于是韩王信抬起头,看了刘盈一眼后赞同的点了点头:“臣觉得太子说的有道理。丁复这个人,臣信得过。”

刘邦看向刘盈,之前的不耐烦转变为欣慰:“既然韩王也支持你,那么就这么办吧!嗯,进言有功,就奖励你不用抄写那剩下的九遍《三字经》了……”

我谢谢你全家、呸,我谢谢你个人啊……刘盈抬头望天,满脸无语。

韩王信低头看了看摊开的舆图,捻着唇边的胡须说道:“既然此前说道汉匈一战,臣若是定都晋阳,只怕力有不逮,不能在第一时间就率军参战……”

嗯,整个山西的地形是以河谷为中心,被大河和太行山勾勒出的一个长条,晋阳,就在这个长条的中心。

刘邦也低头看向舆图,询问道:“那你觉得,定都哪里合适?”

韩王信手指在舆图上向北移动,最终停留在赵国旧长城的北端:“马邑。臣若定都于此,就相当于是重新在帝国北疆打下了一颗钉子。”

“从此地向南,可保证太原郡不受匈奴蹂躏,从此地向北,可与重镇平城相互策应,伺机将楼烦人占据的善无县夺回来!”

善无县,就是山西朔州右玉县,走西口事件中很有名的‘杀虎口’就在那里。

在刘邦一脸赞同的附和声中,刘盈看了看韩王信,准备扎了历史的车胎。

他低头说道:“韩王想法很棒,但如果马邑城被匈奴人大举围攻,不知韩王能否守得住?”

韩王信侧目片刻后问道:“怎么个大举围攻法?”

刘盈沉声说道:“倾国之兵,十万骑以上!”

韩王信悚然一惊,低头沉默不语。

虽说他并不畏惧匈奴人,但如果真的如刘盈所说,匈奴人倾国之兵而来的话,说能守住,是骗人的。

如今的匈奴人和战国时期不同,他们攻占了秦国的边郡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攻城技巧。

而且武器装备,也不再是从前的石刀骨箭了。

不过在韩王信对面,刘邦则一脸笑呵呵的说道:“那有何惧,只需要将马邑城,打造成为第二个荥阳城不就好了?”

“数十万楚军尚且攻不下荥阳城,十万匈奴人又何足道哉!”

你知道败家子这三个字是怎么写的吗……刘盈捏着鼻梁,强迫自己不去看喜出望外的韩王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