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七十八章 韩王信:感谢老铁的打赏…

天命唯汉 第七十八章 韩王信:感谢老铁的打赏…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栎阳城西,车辚辚,马萧萧。

一天之前,周勃带领的五万大军已经踏上了征程,而今天,是刘邦的中军主力以及刘盈带领的侧翼军团出发的日子。

因为有所准备,所以携带的帐篷战甲等物资早早打包待命,只用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全部装车完毕。

刘邦的主力军团由于人数众多的原因,运送辎重粮秣的交通工具中不得不使用了大量的人力手推车。

这主要是考虑到关中地区秋粮尚未完全入库,还需要大量的牛马作为运力。

而且如果细算经济账的话,使用人力的小推车更加划算,毕竟人比牛马廉价……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的主力军团需要沿着太行山脉行军,所以军中携带的四轮马车,再度被刘盈改造了一番。

其实改造的并不多,只是在马车后轮上加装了一套刹车装置。

马拉着满载的四轮马车爬山上坡,难免力有不逮,为了防止溜车造成一连串的交通事故,所以刘盈加装的刹车装置虽然粗糙,但却可以在关键的时刻拯救无数的生命与财产。

至于刘盈的侧翼军团,因为要担任伺机截断匈奴退路的使命,所以全军已经基本实现了骡马化……

也就是四轮马车数量足够多,可以让大部分步兵在行军的时候,可以坐在马车上节省体力。

刘盈在汇合了上郡的林挚之后,大概率作战的地点,是秦朝时期的云中郡,虽然那里没有硬化的水泥路面,但是夯土所筑的驰道应该还是在的,马车的形势并不太受到影响。

毕竟夯土路面由于把路面压得很结实,基本是是寸草不生,以至于几千年过去了,当年秦汉时期修建的驰道还能够在荒草丛中清晰可见。

在一片‘不得勿返’、‘如果有便宜牛就再买两头’的告别声中,刘盈有些诧异的看着前来送别自己的吕雉,脸上写满了疑惑。

道路两侧,人家的老母亲都是哭的稀里哗啦,他自家老娘居然无动于衷?

刘盈挠了挠头,扬起脸说道:“如果母亲没有什么要说的,那孩儿可就走了?”

吕雉点点头:“去你的吧……”

一瞬间,刘盈石化当场,迎着吕雉有些促狭的神情,以及那个痴缠着刘邦想要做花木兰的坑逼姐姐不时望过来的视线,刘盈瞬间明白,老吕这是被谁给带跑偏了……

不过吕雉此刻的一脸轻松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项羽都灭了,北方那群又瘦又矮的草原蛮子又有什么可怕的?

按照吕雉的固有印象,这次北伐无非是自家的老东西闲不住了,想要粗去玩而已……

在刘盈和吕雉闲聊的时候,隐约感受到了四道不太友好的目光正盯着他看。

其中两道,自然是因为刘如意被胖揍了一顿而对他不满的戚姬。

不过刘盈对此毫不在意,单不说那是胸不大也没脑的,重要的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原本历史上和吕雉有些针锋相对的戚姬,如今和吕雉姐妹情深,相处的极为融洽。

橘势,一片大好!

刘盈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这可能是吕雉在后宫成立了猫猫教,并自封为教主的原因……

毕竟宫斗虽好玩,争宠很重要,但为猫猫故,二者皆可抛……

至于另外两道目光,则是刘盈的大伯娘,也就是新任羹颉侯刘信的老娘。

因为刘信觉得羹颉侯这个名字不好听,于是求上了刘太公,但老老刘却嫌弃他是个妈宝男,不仅自己懒得管,而且勒令李氏也不能去找刘邦说情。

只不过毕竟血浓于水,刘信是长子长孙,老老刘气消了之后,还是旁敲侧击的说了几句。

于是,刘盈就将刘信强征入伍,安排在自己身边担任郎将,这样既不用上前线作战,而且战后还可以分到一点功劳。

虽然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改封一个和自家有血缘关系的彻候不算什么难事。

但毕竟羹颉侯这个名号的意义特殊,朝令夕改的话刘邦也会有些下不来台。

有了战功之后,一切就都好说了。

………………………………

同一天。

雁门郡,马邑城。

鼓角轰鸣,蹄声急骤。

利箭穿云,人如潮涌。

偷袭马邑城的行动被韩军识破后,匈奴人开始全军压上,试图以人数优势将马邑城直接淹没。

此刻在马邑城周边的河谷中或驻扎或攻城的匈奴人,保守估计有十万骑之多!

不过韩王信躲在一面塔盾之后,脸上却丝毫没有担忧的神色。

尽管马邑城中只有一万出头的守军,总人口也不超过六万,但凭借这眼前这套今非昔比的城防工事,韩王信有信心,他能守着这道城墙直到老死!

最重要的是,他通过城下那些做匈奴人打扮的秦军射到城头的箭矢判断,对方这样的攻势,最多持续一个上午!

毕竟,打仗就是打钱。

第一天的时候,城下的匈奴人射上城头的箭矢,箭杆坚硬,箭簇锋锐,箭羽笔挺,一看就是从秦国武库中取出来的上品。

而现在射上来的羽箭,箭簇尽管依然锋锐,但箭杆的质量下降的不是一星半点,一看就是失去了秦国的考工律而自行制作的。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箭羽。

这种东西类似于后世的火箭尾舵,飞机的垂直和水平尾翼,起到稳定横向、纵向的作用。

有钱人或是贵族通常会选择诸如老鹰等猛禽的羽毛充当箭羽,但军队或是普通人使用的话,还是会选择相对廉价的大雁或是其他家禽身上长而笔挺的羽毛。

猛禽的羽毛获取不易,再加上匈奴人并没有成熟的家禽养殖业,所以羽箭必然是射一支少一支。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匈奴人招募的秦国降兵掌握着攻城的方法,但那是针对战国时期的老式城墙。

强如项羽,尚且折戟在了荥阳城下,如今这些故步自封的老秦军队,又如何能够攻破马邑城的城防工事?

最要命的是他们之中并没有善于打造攻城器械的工师,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攻城的时候,只有一种战法。

蚁附。

也就是踩在临时组装的云梯上,顶着城头流星般砸下来的滚木礌石强行登城。

在这种战术下,羽箭压制城头韩军的行为就一刻都不能停下!

城头上,守城的韩军心里乐开了花。

敌人射上来的其实不是箭矢,而是钱!

匈奴人此时使用的箭矢,是从秦国武库中收集来的存货,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四棱圆身铁镞箭头、三棱铁铤铜镞箭头、四棱铁铤铜镞箭头。

第一种铁箭头的数量并不多,最多的是后两种,也就是用青铜浇筑而成的箭头。

毕竟战国末期,秦国的青铜铸造工艺早就是炉火纯青,且青铜相较于铁器不易生锈,更耐于存放在武库之中,再加上秦律所硬性规定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这就导致了武库中的青铜箭头要比铁质的箭头多得多。

这就是让韩军士兵觉得发财了的原因。

青铜箭头的重量,大约是两枚秦半两的重量,也就是接近二十四铢,每铢大约重0.8克,箭头的重量接近二十克。

这里面哪怕杂质有一半,每根箭头中也可以提取出十克的纯铜!

而十克的纯铜,如果拿到官府的铸币厂,则至少能换回三枚五铢钱!

按照一百二十钱一石小麦计算,每捡到一枚箭头,就相当于获得了一斤半的粮食!

所以,让箭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马邑城外,和兴高采烈准备发一笔猛财的韩军士兵不同,站在黑狼旗之下的冒顿,眉头紧锁,目光凝重至极。

偷袭失败,汉人的烽火台已经将他大军压境的消息传到了汉国皇帝的耳中,那么接下来,汉国的皇帝必然要率领大军前来救援!

他本以为可以很轻松的拿下马邑城,逼迫韩王成对他俯首称臣,然后在熟稔汉军的韩军带领下,长驱直入,攻下并洗劫雁门郡以及更加富庶的太原郡。

匈奴遭灾,草原上各部的牛羊损失极大。

但单于本部的实力却没有受到影响,归其原因,则在于他当日颁布了止杀令,收降了秦国九原郡和北地郡残余的秦人。

这些人为他农耕种田,所缴纳的粮食,让单于本部的牧人安稳的度过了春天的灾难。

所以,他需要更多善于种田的汉人来给他耕种土地。

冒顿相信,那些被他掳掠走的汉人在了解了他之后,将会和那些秦人一样,成为他的顺民。

毕竟草原部落没有征收苛捐杂税以及徭役的习惯,除了极低的田租之外,剩下的粮食全是对方的……

只可惜现在出师不捷,如果不能攻克马邑城,那么他所有的宏图大志都将不复存在!

尤其是现在,马邑城上高高挑出的那个旗杆上,悬挂着他派入城中,试图劝降韩王信的使者的头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地的韩人太没有礼貌了!”

冒顿低声咒骂,拳头紧紧攥着马鞭。

强攻不成,劝降不成,所以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

那就是从正面,击败那个领兵来援的汉国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