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62章 刘盈: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天命唯汉 第62章 刘盈: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呜呜呜,太惨了……”

刘乐豆豆眼中含着两包泪水,蹲在地上和七八个老兵闲话家常。

张不疑则在另外一边站着,面无表情,只是在自言自语呢喃着诸如‘败家娘们’之类的词语。

毕竟他已经知道了,刘乐准备在荣军院边上的空地盖一间医学实验室,并且后续每个月都会对医学实验室、荣军院以及长安城周边的十八家济慈院捐助一百万钱!

要知道,现如今汉国斗米数钱,这一百万钱若是换算成后世的纸钞,购买力应该近亿了!

这,属实是大手笔了!

虽然在刘盈看来,每月百万钱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毕竟甭管是什么实验室,都是烧钱的代名词……

但如今的汉国冤大头多的是,刘盈并不打算逮着刘乐这一只羊使劲薅。

这,可是他的亲姐姐,唯一的亲姐姐!

刘盈无声笑笑,凑到张不疑身边踢了踢他的小腿:“忘了问了,我老师的病好些了吗?”

他在说‘病’字的时候格外加重语气。

毕竟此前张良告病,就连大朝会也没有参加……

张不疑满是习以为常:“还没好利索,饭量一直没有恢复,完全做不到肉十斤饭一桶……”

我呸!他年轻的时候也吃不了那么多……刘盈满脸鄙夷。

张不疑将脑袋扭到一边,突然有些感到震撼:“这要有上万人了吧?”

刘盈摇头:“没那么多了,入冬之前尚有九千多人,如今只有不足八千了……”

张不疑皱眉问道:“为何?”

他随即恍然。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而言,酷暑严寒是两道坎,迈步过去,生命就会永久的停留在这一刻。

刘盈轻声感叹:“所以啊,我就建了这个荣军院,给这些曾经为国征战的老兵保留了最后一丝体面……我阿姐康慨解囊,也是为此。”

张不疑侧目:“当真?”

刘盈问道:“你以为谁都能住到这荣军院之中?”

张不疑环视一周:“不是给钱就行吗?你看看这一个个的,哪个脑袋上带着爵弁在大夫爵位之下?”

刘盈满脸鄙夷:“你觉得朕缺这点钱?”

听到刘盈用了‘朕’这个称呼,张不疑收起脸上调笑的神情,摇摇头,问道:“那,陛下此举所为何意?”

刘盈叹息:“这些老兵,都是被民间称为‘老绝户’的那种无儿无女之人……”

张不疑皱眉问道:“不至于吧?那些身有残疾不能人道的我信,但这么多人都……不会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刘盈有些感叹:“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事注定时有发生……”

张不疑想了想,也叹息说道:“是这个理。咱们那些叔伯,坐拥如今大汉最好的医疗条件,尚且绝嗣十五家,就别说那些居住在乡下的……”

他本想说那些老兵是‘土老财’,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毕竟人家绝嗣已经很惨,而且还都是大汉的功臣,他自然要表现出些许敬意。

哪怕,只是口头上的敬意。

刘盈点点头:“可若是仅仅绝嗣,并不会让我有修建荣军院的想法。毕竟就像你说的那样,他们各个都有着不少于‘大夫’爵位,家里良田数百亩,奴仆三五人,即便是将土地完全租佃,也足以安享晚年……”

张不疑打断刘盈的话,说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他旋即环顾四周,只见这里虽是冬季,但随处可见四季常青之树,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水有电有暖气,而且还有正在冒着热气的大食堂,于是点头说道:“不过住在这里,也确实比他们住在乡下要舒服的多……大锅菜,多香啊!”

刘盈摇头:

“可惜田园牧歌的生活,只存在你的想象之中。”

“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哪怕一个人身有高爵,但一旦年老体弱,再加上没有儿孙撑腰,别说是同里之人了,就算是家中奴仆也会对他加以欺凌!”

张不疑眉头紧锁。

刘盈上前半步说道:“你别忘了,帝国有法令,隶臣的主人若是死后没有继承人,那么隶臣就将获得自由,并且继承主人一部分财产!”

“至于义子……”

“他一个老绝户,如何能保证义子会像对待亲生父亲那般对待他?”

“如此,就导致了这群身有高爵但是个绝户的老兵,在自己家乡的生活愈发水深火热,而这种水深火热,会随着他们年迈而持续加深!”

刘盈说完,沉默不语。

在他身后,突然响起一个他很是熟悉的声音。

“所以,你就收了他们的田产房屋,办了这个荣军院喽?”

刘盈转头,看到的是联袂而来的刘邦、卢绾,以及虽然上了年纪,但依旧丰神俊朗的张良。

“老师,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这大雪天,你一个病人如何能到处乱走?”刘盈满是惊讶,但眼神却屑的一批。

张良脸上闪过几分尴尬。

刘邦上前半步虚踹刘盈一脚:“小兔崽子牙尖嘴利,阴阳怪气,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张良顿时懒得说话了。

卢绾愣了一下,神情也变得很是莫名,心中默默想起了一句话。

人的眼睛长在前面,果然是用来看别人的缺点……

毕竟这天下谁人不晓得,论起阴阳怪气他人的本领,刘邦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楚汉战争时期的魏豹为何反叛?

司马迁无情记录:魏豹谓丽生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回家生天子儿子去了……

所以刘邦自知失言,尬笑两声问道:“我至今仍然想不通,你是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交出田产房屋,交还隶臣农具,从老家搬到这荣军院居住的?”

刘盈挺起胸膛:“当然是真心换真心!”

卢绾顿时满脸鄙夷。

毕竟作为被拱了白菜的父亲,他从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刘盈……

刘盈顿时叫起了委屈:

“太尉若是不信,大可去亲自问问!”

“况且我兴办荣军院的一部分灵感,还是从卢虞得到的呢!”

卢绾愣了一下,挺起胸膛与有荣焉起来。

刘邦则满是好奇。

毕竟卢虞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有什么本事他很清楚,就目前来说,卢虞最主要的功劳是生了个儿子,将皇权和功臣集团连接在一起,并且持续充当花瓶……

所以,治国?

定是这臭小子又在胡说八道了!

刘盈满脸得意的说道:“卢虞那天被我逼着读书,抽轮盘抽中了《礼记·王制》,因此她在不甘不愿的阅读之中,给了我全部的灵感!”

刘邦恍然大悟。

他从前的时候虽然读书少,但当了皇帝之后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手不释卷。

因此,所谓的《礼记·王制》他也读过。

周朝为了正齿位,序人伦,对于如何养老、敬老有着详细的规定。

比如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父母尊长大概率活不到八十岁,但为父母守丧期间免除三年赋税徭役,也算是一项仁政。

不仅如此,西周每年都会定期举行‘乡’一级的饮酒礼。

乡是周天子及诸侯都城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天子六乡,诸侯三乡。

饮酒礼,类似于千叟宴,就是请周天子和诸侯请自己管辖内的老人过来大吃大喝一顿……

只可惜后来礼崩乐坏,在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小国变法图强,大国征伐不休,诸如这些敬老养老的政策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汉国建国之后在各地修建的济慈院,就是对这种制度的恢复和改进。

但问题的关键是,百姓既淳朴又狡猾,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官府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念头,而他们年轻时的经验也多次向他们证明过,当官府让他们向东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向西……

毕竟谣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三天饿九顿……

所以,刘邦依旧对刘盈的所谓‘真心’保持质疑!

刘盈正色问道:“父亲可知道,对于这里的老兵而言,如今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吗?”

刘邦摇头。

刘盈解释道:

“尊重,他们需要的是人们对他们的尊重。”

“在这里,他们和昔日的袍泽住在一起,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不仅有了同伴,还不会被人瞧不起。”

“而我给与他们的尊重,则是承诺在他们逝世之后,可以在他们棺椁之上,覆盖一面大汉的战旗!那面曾经指引着他们所向无敌的战旗,将会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

刘邦环顾左右,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的,耳边突然响起了曾经听到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