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229章 张不疑:人心险恶呀!

天命唯汉 第229章 张不疑:人心险恶呀!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听到刘盈的话,刘启轻轻摇头。

张不疑也有些茫然。

刘盈解释道:“这就是我划定要兴建长安新区的地方。”

他脚踩马镫站直身体,用马鞭在空中画了个圈,大声又说:

“新区将以未来这座超大型的人工湖为圆点,向北和长安皇城相联接,周围散布十八间大学,再有上百座配套的附属中学、小学,预计可容纳两百到三百万人口!”

张不疑吃了一惊。

他对于刘盈要在这里修建大型人工湖的事情有所耳闻,毕竟当日他们钓鱼归来,就有大批工师前来宜春宫这里勘探地形,绘制舆图。

这件事不仅他知道,长安城的人几乎人尽皆知。

问题的关键是,修水库、挖沟渠,扩道路这样的基建工程,除了被动迁的百姓外,其余人最多当做饭后谈资,说个一两天,新鲜劲过去了就算了。

但新区不同。

尤其是天子脚下的新区!

张不疑皱皱眉头:“两三百万人?”

刘盈回答道:“没错,两三百万人!”

张不疑极目远眺,摇头说道:“此地距离皇城不过二十里路,故此向北延伸不了太多,而西边是上林苑,东边则是灞水,若想要在这里容纳两三百万人,只怕居民区要一直延伸到秦岭里了!”

毕竟按照汉国法令,一个无爵位的庶子也能拥有上千平米的宅基地,两百万户人家差不多是四十万户,光宅基地的面积四十亿平方米,折算一下就是四千平方公里,若是算上道路之类的公摊,保守也是五千平方公里。

后世的西安,总面积不过一万多平方公里,而这还是算上了诸如阎良区、临潼区、蓝田县等地方的结果。

现如今的长安城,并不包括上述地区。

因此,张不疑心中的惊叹可想而知。

刘盈对此心知肚明,摇摇头:“并不会。”

张不疑皱眉:“那你说说,怎么个不会法?”

刘盈看向刘启,问道:“你来猜猜,我为何说不会?”

刘启闻言,环顾四方,满脸沉思。

这就是刘盈出宫散心却要带上刘启的原因。

上古先贤的微言大义固然很好,但实践才能出真知。

张不疑无声笑笑,保持沉默。

过了一会,刘启才试探着说道:“父皇莫非是也准备在这里盖上楼房?毕竟若是普通民居,一户就是一户,但楼房不同,同样一户民宅的地方,楼房却能住进去十几户人家……”

张不疑眼前一亮,毫不吝啬的称赞道:“你家这小子可以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刘盈笑容满面:“可能是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吧。”

刘启愣住,旋即将脑袋扭到另一边用力憋笑。

张不疑左看右看,终于明白了过来,怒不可遏:“你骂人!你等着,这话我会原封不动的告诉芷阳!”

毕竟刘盈说的那句话还有另外半截。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很明显,这是在讥讽张不疑和刘乐在一起久了,因此智商被拉低了……

所以,张不疑自然要去告状!

毕竟他家里有个对刘盈宝具,不用白不用!

刘盈笑笑,岔开话题:“所以,从今春开始,诸如皇家医科大学之类的院校要开始新一轮扩招。毕竟相比于平房,楼房的人口密度太高了,很容易让传染病在其中蔓延开来。”

刘恒点点头,将这一切记在心中。

这些都会成为他将来就藩之后,治理封国的经验。

“不仅是医院,还有污水处理厂等相关配套。”刘盈用手指向远处旷野:“到时候将会以六到八栋楼为一个街区,嗯,为一个里坊。”

“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形成这样层层叠叠的构架。”

张不疑想了想,问道:“我有个问题。那就是都住进楼房了,大家吃什么?从前民居有院子,房子旁边就是菜园子。虽然粮食和肉需要去买,但至少不需要买菜。”

“如今住到了楼房里,又该去哪里种菜?”

不说我都忘了,等回去就出台律令,有敢在绿化带里种菜的统统抓起来……刘盈暗暗点头,看向张不疑说道:“自然也一并买咯。”

“你不种菜,自有那些手长过膝之人种菜……”

张不疑满头雾水。

刘盈接着又说:“你不会以为那些将来会住在新区的百姓,是以种地为生的农夫吧?”

“不是吗?”张不疑问道:“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一种集体农庄的制度。”

“我还以为你要在新区复刻这种集体农庄……”

“毕竟若是让农户住进楼房,可以省下来不知道多少土地用来种粮食蔬菜!”

刘盈用一种陌生的眼神看了看张不疑,摇头说道:“我这是长安新区,是想要打造一座集文化教育、工商金融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所以,未来要住进新区的,至少也要是产业工人!”

“还有,就是那些每年毕业的成千上万大学生,他们之中不乏颇有家资之辈,符合人才落户政策!”

张不疑满脸懵逼。

但他的内心其实也有几分揣度。

毕竟刘盈刚才说漏了一句话。

颇有家资!

更加重要的是,皇家银行各种在大汉的金融市场跑马圈地,不知道并购了多少家钱庄,吸纳了多少储蓄!

因此,皇家银行会有强烈的放贷需求!

安居贷。

这种以房子为抵押的长达几十年的贷款方式,必将为皇家银行提供无尽财富!

大家都是偶遇机遇,抓住机遇,而某些人却是人为创造机遇……张不疑满脸忧国忧民,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无他,刘乐拥有皇家银行的股份……

皇家银行赚得越多,他家每年能拿到的分红也就越多!

所以,他要想办法让他名下那些工厂的工人来长安新区贷款买房!

刘盈也笑而不语。

他有些话没有对张不疑说。

嗯,就是张不疑说的百姓吃菜问题。

答案自然是买。

但不是去诸如长安东市、长安西市那样的集市上去买,亦或是从走街串巷的小贩手中去买。

这是刘盈的商业计划2.0。

简单来说,就是效法后世的超市,在里坊和里坊之间开大卖场,统一采购生鲜食品,日用百货,这样一来,既能获得大量的现金流,还可以进一步整合大汉的工商业。

刘盈没说的原因,在于这件事他也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需要先在长安城实验一二,然后才会推广到长安新区。

至于长安新区的居民收入能不能覆盖支出,刘盈觉得应该没问题。

大汉秉承的是二十等军功爵制度,每年会对成年男子授予田宅,以此让对方服徭役,并且自备干粮,千里迢迢的前往国境戍边。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今的大汉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普通百姓没钱贿赂官员,故此分到的土地多是荒滩山坡等需要十年二十年改造的荒地,因此他们选择将家乡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承包给别人,自己则带着一家老小进城务工。

关中,无疑就是他们的首选。

也就是说,关中统计的几千万人口中有不少是外来务工的没有本地户籍的人口。

因此,为了将这些产业工人留在关中,买房落户就很有必要了……

毕竟工人群体其实是不弱于公务员群体的买房主力人群!

而马大胡子曾经说过,劳动者住宅私有化之后,地位就降低到极其低下和悲惨的状态。劳动者通过房贷而拥有私人住房,他们得意洋洋。但他们的房子不会成为资本,没有收益,反而是一个破败着的包袱。他们是一些可悲的人,将人生所有的东西都献给了这个巨大的垃圾。

刘盈虽然不这么认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上有爹娘下有妻儿的打工人,如果再背上房贷车贷之后,无疑要比那些无贷一身轻的单身汉温顺许多。

而城市小布尔乔亚的软弱性,也将使得他们成为立宪派而不是改天换地派。

这样,朕最多被吊到电线杆上……刘盈美滋滋的策马向前走了几步,掏出怀表看了一眼:“哎呀,不知不觉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

刘启也适时摸了摸肚子,说道:“父皇,儿臣也有些饿了,不如我们回宫吧?”

刘盈扭头说道:“从这里回宫要一个小时呢!还是骑马!只怕你我父子会饿死在半路上!”

刘启挠挠头,不知道刘盈为何这么说。

张不疑心中长叹,手指前方:“我记得前面就是龙门路了,那里或许会有些过年依旧开张的食肆……”

刘盈笑容满面。

这就是他带上张不疑一并出来玩的原因!

而且,刘盈之前还赏了张不疑一匹西域都护府敬献的大宛良驹,因此刘盈只是让他请客吃一顿饭,完全是便宜他了!

刘启却满脸茫然的问道:“龙门路?”

张不疑解释道:“宜春宫不是改成考场了吗?那里每年都有国考,而考试通过的百姓从此就成了官员,可不就如同鲤跃龙门,化身为龙了?”

“因此,宜春宫旁边的那条路就被人称作龙门路。”

刘盈笑眯眯说道:“去年国考的时候我和曹相在龙门路溜达,开到中午的时候曹相请我吃了一顿,我记得龙门路尽头有家前御厨之子开的食肆,那里小炒黄牛肉和麻婆豆腐做的很好!”

“重要的是他损益了一些固有的配方,以至于成品比宫中御厨所做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天寒地冻,正好去他家吃几口**鲜咸的麻婆豆腐暖暖身子!”

“只可惜的是,朕没带钱……”

他说完,看向张不疑。

刘启也摇摇头:“儿臣因要去听课,故此也没有带钱……”

说完,他也看向张不疑。

张不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