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三十四章 窦漪房: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听说昨天下午吕释之来过?”

听到刘邦的话,吕雉愣了一下,从之前的柔情蜜意中退了出来,女政治家的头脑重新上线。

“是的,他来过,我骂了他一顿……不过有些事情吕释之确实不好做。毕竟内史掌管的是八百里秦川的京畿之地,错综复杂……”

刘邦摇了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

他停顿了一下,同时不忘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刘盈过来。

“栒侯温疥的事情他和你说过了吗?”

吕雉瞪了一眼刘盈回答道:“说了,没想到人家用一匹马就把他给拉下水了!两千石的俸禄不够用吗?居然惦记上了以权谋私,想要贪这么点蝇头小利!”

屁嘞,哪是别人把他拉下水的?他在那之前就偷摸屯了一万多亩地啦……刘盈歪了歪头,心中吐槽但一言不发。

刘邦也心知肚明,却并没有点破,轻轻摇头:“没想到这才十多年的时间,他们就变得和前秦那些人一模一样,哎……”

刘盈宽慰道:“只是一小部分人是这样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是爹你这样是个理想主义者,解万民于倒悬,济百姓于饥寒……”

在刘盈的赞美声中,吕雉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但心中既有几分赞同,也有对于刘盈的满意。

毕竟儿子吹捧老子很正常,而且刘邦是个很爱面子的人,虽然有时候会特意装作满不在乎,但这么多年同床共枕,老家伙是真性情还是装的,吕雉一清二楚。

重要的是马匹拍爽了,对于刘盈有百利而无一害。

“哼,就会说好话,糊弄起乃公你是第一名……”刘邦虽然笑骂了一声,但脸上洋溢的却是止不住的骄傲。

“哪有!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刘盈面不改色,只是有点口干舌燥。

刘邦笑了笑不置可否:“温疥曾为秦吏,但没有为秦尽忠,后来又做了燕相,结果却密告臧荼谋逆,现如今为汉臣,又试图贿赂重臣,贪赃枉法……呵呵,好的很,好的很啊!”

刘盈凑过去小声问道:“爹,你的打算是……”

刘邦沉默了一下:“到底是灭楚的功臣,多少还是要留些颜面……这件事情你不用管了,就当做你什么也不知道。”

“懂了。”刘盈挑挑眉,顾左右而言他:“从前有只兔子,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迎面走来一只大灰狼,上来就给了兔子两耳光,说让你不戴帽子!第二天,兔子戴着帽子蹦蹦跳跳地走出家门,又遇到大灰狼,上来又啪啪给了兔子两耳光,说让你戴帽子……”

刘邦笑了笑,一巴掌拍在刘盈脑袋上:“让你不戴帽子!”

刘盈愣住,捂着头向吕雉控诉:“娘,爹打我!”

吕雉也笑了笑,一巴掌拍在刘盈另外半边的脑袋上:“让你不戴帽子……”

“打得好!”刘邦先是看着吕雉竖了竖拇指,接着满是不屑的看着刘盈:“乃公怎么做,难道还要你小子来教?滚蛋!”

滚就滚……刘盈愤愤的瞪了一眼对面的腹黑二人组,扭头就走。

“这小子也不知道随了谁了?”刘邦轻轻摇头。

“反正不好的都是我的,好的都是你的呗……”吕雉冷笑。

“我不是这个意思……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刘邦说完,不等吕雉发火,大步向椒房殿走去:“朕乏了,先睡了……”

吕雉看了看蓬勃升起的太阳,拳头紧攥,猛然想起刘邦公然违反承诺,又喝了个通宵的事情!

不过她看了看刘邦略显蹒跚的背影,决定秋后算账,于是默默跟过去,指挥着身边的宫人去将昨日晒好的被子找出来,并且不忘让人去将早就准备好的醒酒汤也端过来。

远处,窦漪房全程目睹,按照自己的理解如饥似渴的学习着……

………………………………

灞桥之侧,吹面不寒的春风吹过,白茫茫的柳絮漫天飞扬着,仿佛隆冬时节的鹅毛大雪,柳色如烟絮如雪,这正是被人称为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景色美则美矣,但对于带队在这里勘探地形的刘盈来说,却准备大煞风景的把这些杨柳树都砍了……

无他,柳絮飞扬,不仅容易让人过敏,更会造成火灾,这半个月来有四五场大火都是因此而起。

虽然这时候的民房多为砖混结构,而且住宅密度也不大,火灾并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却不小,而且本可以避免。

毕竟这属于是无妄之灾……

不过刘盈只是在心中盘算着砍树,并不打算将究竟是为了什么砍树而公之于众。

无他,怕赔钱……

因为当初主张在岸边遍植杨柳的那个人就是他……

在周围人此起彼伏的喷嚏声中,刘盈默默戴上口罩,加入那些将作少府阳城延正在和一群工师的讨论之中。

阳城延在图纸上划了几道:“殿下请看,此地为灞水收窄之处,且水流并不湍急,是修桥的最佳选择……可若是要修建上下两层的铁路桥,则工程量就会很大了。”

张不疑同样戴着口罩凑过来:“怎么就大了?”

其实他是盼望工程量大的,因为现如今的汉国改变了秦朝时期的做法,允许百姓花一笔钱,免除被征发徭役参加基建。

毕竟徭役几乎就是白嫖劳动力,重要的是如今的关中到处都是工作的机会,老百姓花同样的时间随便打打工,赚的钱不仅可以弥补花钱免徭役的损失,而且还能结余不少……

因此,诸如修运河、挖灌渠之类的大型基建工程,通常都是官府花钱,然后外包给关东各郡国来的‘农民工’……

比如张不疑名下就有好几个工程队,这些人都是张良封地上的农民。

不打仗了,百姓获取爵位的最重要通道没有了,因此也就没有合法扩张土地的渠道,再加上有了牛耕和铁质耕犁,家里的那点授田不需要,也不值得耗费太多人力。

嗯,主要大量进口日南和鲸岛的廉价粮食,导致关东的粮食收购价常年持续在每石百钱上下波动,这就导致了民众并没有什么种地的热情。

因此,进城打工才是王道,日常种的粮食保证能交田租赋税,够一家人吃就行了……

尤其是张良封地上的农民,他们在张不疑的组织下成立工程队,可以通过各种暗箱操作承接政府的基建工程,基本上全年都不怎么回乡种田,官府授予的田地主要靠招募外县的庸耕之人……

毕竟种地不怎么赚钱,他们做‘农民工’一年赚的钱是从前当农民一年赚的好几倍,要不是户籍限制和每年必不可少的田租赋税,他们早就不做农民,转行做全职土木人了……

刘盈斜撇了一眼张不疑,口罩之下满是鄙夷:“你不在南山照顾我阿姊,瞎跑什么?”

张不疑耸耸肩:“我是被我老娘赶出来的……自从芷阳怀孕之后,我的地位直线下降,再在家里呆着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出来给芷阳赚点脂粉钱!”

刘盈竖了竖拇指,替阳城延解释道:

“所谓工程量大,指的是要保留灞水的通航能力,毕竟灞水发源自秦岭,是关中很重要的一条河道,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艘货船顺流而下逆流而上,运来原材料,运走成品……因此桥面必须要建的高一些。”

“而且既然是上下两层的铁路桥,那么为了让马车可以顺利上桥,不至于和之前那样会因为路面积雪而打滑,这就需要将引桥修建的长一些。”

“这样一来,桥梁又高又长,工程量自然小不了!”

于是,张不疑心里乐开了花,从口罩的形状上就可以看出他正咧着大嘴笑个不停……

毕竟主持工程的是刘盈,那么他这个刘盈的姐夫要想承包施工,还不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刘盈懒得理会掉钱眼里的张不疑,转头看向阳城延问道:“测算结果出来了吗?桥要多长?”

这是一条连接长安和新丰的大桥,刘盈的设计是双向八车道,为的就是留出足够的冗余,免得将来需要拆了重建……

嗯,虽然拆了重建会大幅度提升GDP,但最终除了让承包工程的人吃饱饱,对于国家而言损失远远大于收益!

阳城延写写画画一番,抬头说道:“初步估计大约要两公里,嗯,这是上层桥的长度,毕竟引桥要向一侧弯折,不能与主桥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挡住铁轨和火车……”

刘盈想了想,建议到:“引桥向两侧弯折,这样可以区分上桥下桥,免得挤在一起妨碍通行。”

阳城延轻轻点头,在图纸上轻轻画了几笔,觉得比从前那种一侧弯折的桥梁看起来更加美感,毕竟北方人的审美更加倾向于左右对称……

于是他看向刘盈:“只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先疏浚河道,加固两岸堤坝,现如今就快到汛期了,能不能将工程稍微缓一缓,等过段时间再说?”

刘盈摇摇头:“工程如期。挖土方的问题我来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