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刘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军校?”

“这也是能教的?”

刘邦满脸诧异的神色,一副你我父子之间定然是有一个疯了的样子。

毕竟在古代,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豁达如同刘邦,也将刘盈编纂的《大汉百科全书》中有关兵家和兵法的内容全部抽了出来,将底稿藏在了宫禁之内密不示人!

当然了,这只是不公开传播兵书,至于民间收徒教学,亦或是家族传承,则放任不管。

因此刘盈觉得,这就是封建王朝大一统的弊端。

为何会有百家争鸣?

就是因为列国犬牙交错,战国七雄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禁止对方任用本国‘叛逃’的人才。

比如张仪。

无独有偶,欧洲也是这样。

比如哥伦布。

哥伦布是热那亚人,也就是后来的意大利人。

他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找一条可以从欧洲直达亚洲的航路。

他最先找的是热那亚商会,但被赶走了……

因为热那亚靠直布罗陀海峡赚钱,如果有了新航路,他们的利润就会受损。

哥伦布第二个找的是威尼斯总督,然后又被赶走了……

威尼斯人和绿萝勾勾搭搭,就指着欧亚大陆之间的陆上通道过活,新航路必然损害他们的利益。

哥伦布接着找的是髪国,不出所料,又被赶走了……

作为天主孝子,老路易和绿萝暗地里有秘密盟约,绿萝会支付一定数额的陆路商税给髪国佬……

没奈何,哥伦布又找到当时还不是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许是哥伦布昏了头了,竟然将自己开给热那亚的条件开给了亨利家,亨利家的海军司令,是一个意大利人能做的?

于是先写伏辩,后来是打,最后好不容易才跑了……

再然后哥伦布又去找既不神圣也不罗马的神罗,于是,又双叒叕被赶走了……

那时候的神罗正忙活着和意大利人打仗,顺便收拾教皇这个刺头,哪里顾得上开拓新航道,不过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个人还算厚道,写了封介绍信,将哥伦布送到了自己的亲家,也就是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那里。

六年之后,哥伦布扬帆起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换到某大一统王朝,就哥伦布开出的条件,只怕一开口人就无了……

于是刘盈摇头说道:

“当然可以。”

“人人知兵,等于人人不知兵……”

“孟子曾曰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终归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比如暴秦的灭亡,不就和办不办军校神马的也没有太多关系……”

“而且正如同治粟内史阎泽赤多日前曾给我说过的那样,如今之汉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别的不说,派驻在各都护府的驻军,也需要大量合格的中下级军官来坐镇指挥,总不能平定个数百人的小叛乱,就要动用绛候、舞阳侯这样的名将吧?”

“他俩还名将呢?”刘邦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刘盈回想了一下他俩的水平,觉得刘邦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纵览整个楚汉战争,周勃樊哙等人都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大放异彩,但是一到了大军溃败之际,几乎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举措,因此刘邦当日才会说诸将是猎犬,大抵就是这个原因。

毕竟狗的天性就是如此……

“这不重要。”刘盈食指轻敲栏杆笑着说道:“我就是拿他们俩个出来打个比方,那淮阴侯算是名将吗?”

刘邦毫不犹豫的点头。

功劳是功劳,过错是过错,他从来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就抹杀别人的功绩,尤其韩信还是他钦点的汉初三杰,因此说一声名将也丝毫不为过!

于是刘盈嘴角扬起,回忆着说道:

“上次我领军征战河西,淮阴侯被我请去做了军中参议,然后还有很多的功候子弟一同随军出征,结果操练军队的时候,他们差点没把淮阴侯气死……”

“后来我不信邪,西征辽南的时候又在他们中选拔了一次,然后差点没把我气死……”

“不过想想也正常。”

“毕竟他们的本事,大多来自于他们那没什么本事的爹的言传身教……”

“在军中任职多年的勋贵子弟尚且是这么个样子,那些每年只训练一两个月的戍卒就更不用说了!”

“难不成将来我大汉想要再出一两个名将,还要靠类似抽奖的模式?”

“所以我从那时候开始,就在考虑军校的问题。”

“虽然科班出身的不一定能成为名将,毕竟指挥作战是一种艺术,靠的主要是天赋,但至少经受过系统化的培训之后,军校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下级军官!”

刘邦捏着下巴上掉了不少,已经称不上美髯的胡须,沉默良久,最终满是赞同的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既然你这么想的,那就先这么去办,至于别人若是有意见,就让他们来找乃公!”

这一刻,他霸气侧漏,不复之前那种吊儿郎当的老游侠的样子。

刘盈笑容满面,心中慢慢浮现起了一句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刘邦所谓的别人如果有意见,指的自然是国内的军功贵族,以及很多拥有中等爵位的中产阶级。

如今的汉国依旧保持着二十等军功爵制度,也就是说,军中的很多中下级军官,主要就是那些爵位在三级以上的爵户担任,战时是兵,平时是民,若是机缘巧合,还能被选拔成亭长之类的基层小吏。

若是军校建立,也就意味着军队开始了职业化的进程,中下级军官必然会由军校生担任,而这些人中,未必各个都有三级以上的爵位。

而很多诸如百将、屯长之类的中级军官,年龄普遍在三十岁左右,让他们从讲武堂开始扫盲,然后再上军校念书,直到获得毕业证书重返军队做回下级军官,前前后后最少也要三四年的时间,一些文化水平低的,甚至要七八年的时间……

这,必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那些曾经参加过历次战争,然后积攒功劳获得土地,进而成为地方豪强的老兵,心中肯定会有意见。

问题的关键是,军功爵制度下,豪强可不是后来的地主阶级那么好拿捏。

因此,这就是刘邦所说,如果谁有意见就去找他的原因。

作为一手建立汉国的皇帝,刘邦虽然已经退位成了太上皇,但依旧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足以压服国内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

十日之后,长乐宫,宣室殿外。

正在带着上百名属吏批阅卷子的曹参,突然接到了刘盈的传唤,于是急匆匆而来,只是正在殿门口脱鞋的时候,被从另一边急趋而来的中行説叫住。

“相国请随我来,陛下已移驾御书房……”

曹参愣了一下,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跟在中行説身后向御书房而去。

毕竟按照春秋时期的传统,国家有事,其实是君主前往丞相那里商议,刘盈这个二代皇帝对他这个一代功臣召之即来,已经很不合规矩了,如今召见之时又不在正殿而是御书房,就更加与礼不合了。

但没办法,毕竟如今不是春秋,而是汉,皇权至高无上!

少顷,御书房内,双脚只有足衣的曹参急趋而去,脸上的神色变得越发疑惑。

“拜见太上皇、拜见陛下……”

“见过相国……”

“见过燕王……”

曹参的疑惑,自然是卢绾也在。

不过卢绾和他见礼之后,就再度坐回原位,只是黑着脸,仿佛谁都欠他钱一般。

刘盈摆摆手示意曹参坐下,笑着说道:“初试如何,通过率和往年相较可有变化?”

曹参欠着身子说道:“回陛下,虽然尚有部分试卷并没审阅完毕,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和往年无异,大约都是十进其六……”

刘盈轻轻颔首:“那还可以,不过不妨再放低一些标准……如今岭南的统计结果也出来了,比咱们之前预期的还要多五六百人。”

“遵旨。”曹参拱手应命,只是依旧看着刘盈。

果不其然,刘盈接着说道:“嗯,朕准备拆分大汉公学,将之改建为不同专业的学校……这是朕写的提案,你看看,若是没有其他意见,就颁行天下吧。”

曹参接过,匆匆看了几眼,轻声呢喃:

“帝国理工大学、帝国文法大学、帝国财经大学、皇家海事大学、皇家医科大学……长安师范大学、长安建筑工程大学、兰池水利工程大学……”

“嗯?帝国陆军军官大学,帝国陆军讲武堂……”

他抬起头看向刘盈,满脸疑惑:“陛下,这是不是有些重复?已经有军官大学,为何还有讲武堂?而且讲武堂的学费也太贵了一点吧?一年二十万钱?黔首如何负担的起?”

作为汉帝国的相国,刘盈准备建军校的事情自然早就和他透露过些许口风。

刘盈摇摇头:

“谁说讲武堂招收平民子弟了?”

“帝国陆军军官大学才是面向天下人招考的学院,而讲武堂,主要用于功臣勋贵子弟进修,系统学习之后才保送军校,学费高一些也很正常啊。”

“这和文法大学一年十万学费一样。”

“毕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嘛……”

曹参看看刘邦,见他虽然目无表情,但很明显是在默认,于是拱手说道:“臣明白了,这就照办……”

“先别急着走。”刘邦叫住起身正准备离去的曹参,换上了一副笑脸:“既然阅卷已经接近尾声,你这个相国不妨将之交给别人去做……朕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

曹参愣了一下,躬身行礼:“请太上皇明示。”

刘邦看了看黑着脸一言不发的卢绾,笑眯眯的对曹参说道:“燕王公主年过及笄,品貌端庄,可为帝妇……况且这门亲事也是太太上皇生前就定下来的……所以,你去让太卜算个吉日,然后上门求亲……”

这一刻,曹参为何明白卢绾是这么个神情了。

同为丰沛功臣,他和卢绾平日里虽然私交不密,但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作为一个女儿奴,哪怕女儿嫁的是皇帝,但一想到刘盈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好几个女人和子嗣,卢绾必然很不情愿。

但这种事情,很明显卢绾说了不算。

毕竟这门婚事是燕王后找到太后以及当时的太上皇所定,朝野皆知,自然反悔不能!

当初我找你提亲你不同意,活儿该……曹参微不可见的泛起冷笑,但很是谦逊的拱手说道:“贺喜太上皇,贺喜陛下,贺喜燕王……”

喜从何来啊……卢绾心中长叹,黑着脸拱手还礼。

喜从何来啊……刘盈心中长叹,面无表情。

毕竟卢虞小了他九岁,如今他二十五,卢虞勉强十七(虚岁),这个年龄差即便是放在后世也一样会让人不齿,虽然前两天刘邦在新丰城举办的家宴上他见过卢虞一面,正式场合下显得仪态端庄,加上自小练习舞蹈的缘故,整个人看上去亭亭玉立前凸后翘,但毕竟**加太熟,还是会让他有些下不去手……

但这件事情,也同样由不得他。

封建王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为重要,尤其是他和卢虞的婚事不仅是刘太公亲自定下,更重要的还标志着皇家和丰沛功臣的深度联合!

而且现在还卡在他搞出军队改革的时间节点。

卢绾是太尉,名义上的三军统帅,如果做了他的岳父,改革之事必然会更加的顺风顺水!

只是他如今已经有了三个女人,若是再加上卢虞,雨露均沾之下每四日才能休沐一日……

当皇帝,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苦差事……刘·和赌毒不共戴天·盈再度长叹,开始在心中编排日程。

………………………………

当汉使,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美事……武涉站在安提柯城外,满心愉悦。

今日是他结束在塞琉古帝国的国事访问,向南取道安息,然后登船返回汉国的日子。

因此让他感到开心愉悦的,不仅有之前那段时间的走到哪里都受到礼遇,还有此刻送行的人山人海。

只是他很开心,但随扈的汉军骑士就不是那么开心了。

这些天,他们基本上在安提柯城中都多了一个外室。

毕竟当初虽然语言不通,但随后人家姑娘找上门来,再加上有了翻译,他们自然知道女孩绑在他们马鞍上的丝带并不是表示问候,而是表达爱意,而他们没有立刻摘除,就意味着他们同意接受姑娘的爱……

所以,为了汉国的声誉,为了不让自己落下了始乱终弃的骂名,他们只能无可奈何的再做一次新郎……

嗯,再。

这就是所谓多了一个外室的原因。

至于他们没有把姑娘带走,倒并不是使团的规则不允许,也不是女人乘船不吉利,而是被安条克三世给扣下了。

汉国和塞琉古帝国之间从无往来,双方之间谁都对对方毫无信任可言,安条克三世自然要多给自己抓一些筹码。

毕竟塞琉古帝国继承了希腊人的很多制度,因此在他看来,如此威武雄壮的武士,在汉国之内必然会有很高的话语权,他扣住了对方的女人,就有更大的把握,汉国会将承诺给他的武器铠甲运过来!

嗯,雅典所谓的公民议会,主要成员是由担任过重步兵,能够备得起全套铠甲武器的男人,比如苏格拉底……

而雅典四面皆敌,要想保住城邦,必然要将权力让渡给重步兵,因此不管干什么事情,都需要征求那帮丘八的同意……

只是以己度人,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在武涉看来,安条克三世很明显是多虑了。

作为曾经混迹在大汉公学的元老,他对于帝国很多最顶尖的科技和工业有所了解。

比如售卖给海外的铁甲,通常可以获得十倍的利润!

虽然卖给塞琉古、安息的铠甲武器是为了遏制罗马人的东扩,因此价格相对便宜不少,但利润至少也在五倍以上!

如此巨额的利润,纵使道路再艰难险阻,海外甲仗专营的那帮商贾也必将武器铠甲成功送到……

因此在无数塞琉古人的恋恋不舍中,武涉和身边一个深目高鼻,皮肤呈小麦子的男子小声攀谈起来。

此人,正是刘盈心心念念的汉尼拔。

毕竟战术战法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武器装备的革新而发生变化,但战争的理念不会,比如《孙子兵法》,即便是几千年过去了,其论证的理念依旧很有参考价值。

最不抵,也让某鱼贩子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大佬……

所以刘盈想要把汉尼拔弄过来,自然是想让他写点诸如《汉子兵法》之类的著作,然后西学东渐一下,让他山之石攻一下自己这边的玉。

而这种邀请,对于汉尼拔来说也如同救命稻草。

比如此刻在塞琉古的王宫之中,一个身后跟着穿环片甲的武士,自己穿着白色镶紫边托加长袍的男人,愤然转身离去,嘴里骂骂咧咧。

“等死吧,罗马军团将很快让你,还有那个什么汉国皇帝明白,违抗罗马的下场究竟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