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搞事业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贾珠挨参

朕在红楼搞事业 第一百四十九章 贾珠挨参

作者:聿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15:30:26 来源:笔趣阁

却说送走薛家人,李纨派人重新收拾了梨香院,府中又恢复了一贯的平静。

只宝玉天天上学,偏巧七月里天气炎热,近来心情颇是烦躁。这日因着袭人叫他早起,没忍住骂了几句。

晴雯掀帘子进来,见状嗤笑一声:“你们不是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这可怎么了?”

宝玉知她一向嘴利,此时也不想跟这个爆炭多言语,气呼呼地不说话。

袭人眼眶微红,只在一旁站着。见晴雯进来,扯了扯嘴角,勉强露出个笑来。

见二人这般,晴雯颇觉无趣,甩了帘子又出去了。

宝玉叹道:“罢罢罢,你们一个个都是主子,我反倒得听你们的。”

起身伸出手臂,袭人垂着头给他穿衣,竟一言不发。宝玉见她这般,也有些后悔,只一时拉不下颜面。

待下午宝玉放学回来,拉着袭人说了回软话,二人便和好如初了。

不提府中小儿女之事,八月上旬,启泰帝突发奇想,便要带着儿子、宫妃往承德秋狩。

内阁自是不大愿意,因为每次出去都要耗费一笔,户部于尚书更是激烈反对:“陛下,这两年因着扩大海贸,国库才稍稍有了些钱。

如今银子早有了用处,此时秋狩,所需银钱从哪里出?”

启泰帝却不知怎的,定要一意孤行。于尚书气不过,竟在养心殿里拂袖而去。

贾珠进来前跟他擦肩而过,这位大员气鼓鼓地,压根没理会贾侍读。

正回头看渐渐远去的于大人,就听里头哐当一声脆响,竟是启泰帝摔了杯子。

暗道一声晦气,就听启泰帝的声音传来:“怎的还不进来?站在外头做甚!”

贾珠只得抬脚进来,跟皇帝陛下行了礼,把一摞今天的奏折放在御案上。

小内侍静悄悄收拾了地上翻倒的茶杯水渍,这才悄悄退下。

君臣二人跟往常一样,依旧是一个念、一个批阅,倒是配合无间。等折子批完,启泰帝心情似是好了些,扭头问道:“你也不想朕往承德去?”

贾珠闻言,心下不由一动。他也是当过皇帝的人,对启泰帝的想法倒能理解。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得偶尔放松放松。

一年到头忙于军国大事,一半次玩玩怎么了?又不是去远的地方,不过在京城附近,离辽蒙之地近些罢了。

想到这儿,是不是于尚书还考虑安全问题?毕竟那边离蒙古和女真都不远。

可这事儿在他看来,真不叫个事儿。红楼这里正是国朝前期,朝廷实力强盛。蒙古多在山陕一带打秋风,女真还处于弱小时期,可以忽略不计。

于尚书要是考虑这个,实在有些多虑。陛下出行,身边禁军重重,安全上没什么大问题。

至于花钱,秋狩哪比得上南巡花钱多?陛下已经多年未曾南巡了,怕是想出去走走,又担心耗费巨大,这才打算往承德去。

不消片刻功夫,他已想到这么多。见启泰帝问,贾珠笑道:“小臣觉得,去一去未尝不可。

如今正是秋狩的好时机,天气好,水草亦丰美。再者,您带兵士前往,也能震慑北部番邦,彰显我朝威仪。”

启泰帝见贾珠竟未反对,面色一缓,端起茶呷道:“唔,朕也这么觉得。似你这等少年郎,正该长长见识,到时候跟朕一道去,也看看北面风光。”

贾珠闻言大喜,他也好想出去耍的。喜滋滋谢过陛下,说了一堆赞美启泰帝的动听话,直捧得老皇帝眉开眼笑,晚间又留他一起用膳。

于尚书听闻此事,私下与汪阁老怒道:“我原以为贾子睿是个好的,怎的非但不劝陛下,还要跟陛下一道秋狩?此事上,真是未尽臣子本分!”

汪阁老这个年纪,经的事多了去了。他花白的胡子一颤一颤,倒是心平气和:“老于莫气。说起来陛下这几年都未出京,一半次而已,由他去吧。”

于尚书恨声道:“我就是气不过。这年头用钱的地方多了,国库的存银才有了些,陛下就来这么一出。

就算你我不说,御史台能放过贾子睿?老大人,您且看着吧!”

果然于尚书一语成谶,第二日大朝会,就有御史台的小御史参了贾珠一本,说他失了臣格,竟为佞幸之举。

陛下不悦,那御史才不管。仗着本朝不责打御史,竟在朝堂上把贾珠狠狠喷了一回。

李守中担忧地看了女婿一眼,跟他有同样心情的,还有工部员外郎贾政。

贾珠却知陛下已是下定决心,内阁虽不愿意,可跳出来反对的就一个于尚书,其他人都保持沉默,所以秋狩必然成行。

于是他也不作声,只笑吟吟听那人乱喷。直到陛下冷哼一声,御史的声音才戛然而止。

启泰帝冷冷道:“不必多言,朕意已决!”说罢,戴权会意,立刻高呼散朝。

待大朝会结束,参贾珠的折子如雪花般飞向内阁,汪阁老见着贾珠,还温声提醒他写自辩折子。

贾珠是什么人?他当初是肆意妄为的典范,被御史喷的时候多了去了。

他那个大明,土木堡之变后,御史以捱廷杖为荣,骂皇帝更成了日常工作。

好似没骂过他朱厚照,屁股没挨几下廷杖,都不好意思在朝堂混!

御史们动不动就说“大明要完”,天天完,月月完,总之就是要完。

皇祖母去世,一个叫石天柱的家伙还公然骂他,说老人家之所以去世,都是他害死的。

那时候把他气得,这些人越骂,他就越叛逆,出格之上只有更出格。御史们见状,更是骂他骂的停不下来,自己身边仿佛围了无数苍蝇,整日嗡嗡个不停。

后来他落水死了,看了大明纪录片,瞧见后面的天启皇帝跟他的死法一模一样,那时便觉得有些不对。

怎地这般巧?

思来想去,想害他们的,必是那些文官了!

可恨不仅被这些人得了手,史书还得由他们写。史笔如刀,自己确实肆意妄为了些,估摸着名声是臭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