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搞事业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纠结

朕在红楼搞事业 第一百一十九章 纠结

作者:聿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0:35 来源:笔趣阁

老夫人想了想,又拍拍她的手:“罢了,换个角度想,他家自二代荣公后,已是不碰军权了。说不得,也只是我危言耸听罢了。

这样吧,二月中旬是我的生辰,到时候借此机会,邀了他家太太姑娘来,先看看姑娘人怎么样。

再者,你也再看看有没有那觉得好的人家,那日一并请来,咱们都看看总不会错。”

听婆婆这么说,冯夫人放下心来,连忙应了。于是陪着老夫人用了午膳,冯夫人便准备张罗这事。

到了晚间,冯夫人把婆婆的话跟丈夫说了,冯唐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母亲实在是过虑了。说实在话,咱们两家关系是不错,但他家现在已显颓势,二房又不袭爵,日后也就是旁支罢了。

我看陛下不是不知道他家的现状,所以倒不足为虑。其实若不是贾珠得力,我并不想和他家结这桩亲,毕竟比贾家好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既然大郎想跟贾家结亲,不如就见见那姑娘。若是个好的,倒也不必拘泥这些。

要知道选一房好妻室,比如夫人这样的,家世固然重要,但个人品性、能力也很重要。”说罢,笑看媳妇一眼。

冯夫人见这老货说着说着就开始往自己身上扯,不由噗嗤一乐。嗔了他一回倒也放下心来。罢了,先看看再说吧!

第二日冯府给贾家下了帖子,王夫人得了儿媳妇一番话,倒也觉得该去冯家一趟。于是当天就让人给冯家回了一声,这事儿便这么定了下来。

冯紫英知道后自是喜不自胜。因着贾家妹妹似是喜欢木簪,他闲了倒常常拿些木头雕起簪来。

只是他新手上路、手艺平平,不仅手上多了几道新伤,成品也粗糙的很,一时有些丧气。好在他天性乐观,很快又打起精神,下定决心必要做出个好看的送给贾家妹妹!

不提冯紫英这边的喜悦,贾府里,李纨和王夫人都给丈夫说起往冯家赴宴的事。贾政自上次儿子为了不让元春进宫跟自己说了一番话,就心情一直有些沉重。

此刻听王夫人提起带长女去冯家赴宴,不免就有些心惊,觉得冯家是武将,自家去了会不会招人眼。

但一想,和冯家都几辈子交情了,不来往也不现实,就如同和王家一样。于是默默叹了口气,没说出拒绝的话来。

贾珠这里听媳妇一说,心中也是同样的想法。不过和政老爹不同,他晓得这不仅是生辰宴,更是冯老兄的相亲宴。

夜深了,听到李纨在一旁呼吸渐趋平稳,他轻轻翻了个身,默默想着这件事。

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掌握京畿安危,是启泰帝心腹之臣。冯唐虽不比其显赫,亦是神武军将领。

王家那事也就算了,自家老娘王夫人嫁给政老爹的时候,京营节度使还是贾代化,没王子腾什么事。

可在家要是再跟冯家结亲,说这事儿不招人眼,那也没人信啊!

单论人品相貌,冯老兄当真不错。他虽然读书不成,但如今也是从七品。才十八岁的年纪,未来可期,配自家妹妹也不算埋没。

可这事儿怎么就这么玄乎呢!

想了想,还得看冯家之后是个什么决定。再者元春是怎么想的也很重要。苦思冥想了一夜,眼瞅着没什么解决的法子,贾珠也很无奈,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却说王夫人既然决定带长女出去见人,瞅着还有十几天,便叫人开了库房,拿出好几匹色泽鲜艳的好缎子来。又请京里知名的针线铺子云裳坊来给闺女量体裁衣。

元春看母亲拿出来的是银红、杏红、鹅黄之类的眼色,不由道:“娘,是不是太鲜艳了?”毕竟她一向穿雪青、月白之类的多些。

王夫人看着女儿出落的亭亭玉立,心中满是骄傲,听罢不由笑道:“才过完春节,又是去人家家里做客,还是得喜庆些。”

元春听说是去冯家,又想起上元那天送簪子给自己的冯大哥,一向持重的她也不由面色微红。

王夫人不明所以,见状还道:“屋里炭火太热了?我看你面上红扑扑的。”元春一听大窘,连连点头。

于是王夫人让人端了一盆熏笼出去,这才又看着云裳坊女管事为长女量身。

三个女人很快定下了那天衣裳的款式花样,管事的又不住口的赞元春好样貌。直夸的王夫人笑不拢嘴、元春面上又飞出两片红云,这才作罢。

待要走了,那女管事还说呢:“我们云裳坊也曾给您家大奶奶做过衣裳,当时就觉得真是难得一见的标致人儿,没想到最后竟嫁了您家。今儿又见着您家姑娘,才晓得这钟灵毓秀之人,都往您家来了。”

王夫人开怀大笑,一屋子的丫鬟们也纷纷抿嘴而笑。王夫人伸手点了点这管事:“你这嘴啊,真是甜的腻死人!看来今儿不赏你是不行了。”

于是打发金钏拿了银子付了衣裳钱,又额外赏了这管事的几两。这女管事千恩万谢了一回,这才带着随行的绣娘,抱着做衣裳的缎子走了。

除却王夫人和元春出门做客,贾府最近还有一桩大事,便是贾琏要参加县试了。

这位近来极是用功,一有空就逮着贾珠请教文章,倒是进益了不少。只是用力过猛了些,如玉的面容都显出了几分憔悴。

早一个月前,贾琏就往县衙的礼房报了名,跟他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贾珩。二人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三岁,都急着快点参加考试。

琏二是想着,考完就撂开学业,一心一意负责南面生意。他喜欢经济事务,本就不爱读书。

贾珩则是家贫,在族学里已是学了几年,家中还有弟妹,父母又体弱,想着赶紧考出来减轻家里负担。

他倒是肯下苦功,因着和李夫子住的近,老往人家里跑。李忻喜欢这种上进孩子,倒也不吝指教。靠着开小灶,贾珩也有了去秀才试的一战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