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海皇崛起 > 第三章 再为人

明末之海皇崛起 第三章 再为人

作者:藤悠1987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6:57:50 来源:笔趣阁

人总有自己不能舍弃的东西。

听到对方要抢她的宝贝闺女,刚才还卑躬屈膝的老汉,默默掏出了后腰的小刀。

眼见他嘴角露出了笑容,赵震毫不怀疑,这老汉是绝对杀过人的,而且现在他还准备再杀一个。

“不干旁人的事,我和你去衙门便是。”赵震拽回老汉,冲着拐子婆说道。

拐子婆冷笑一声,阴恻恻地说:“你可想好了啊,若是真进了衙门,那最少也要打一百大板的。”

这大明百姓还挺有法制精神啊,赵震点点头道:“大娘若是都能挨得住,我也没问题。”

“笑话,你挨板子,干我甚是?”拐子婆不屑道。

“《大明律》言:凡娼优、乐人买良人子女为妓,或养为子女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赵震拿出那张白纸对着拐子婆轻轻摇晃。

明末妓院拐入良家妇女,常谎称收其为女儿,欺骗老实百姓。

赵震刚才不说话,便是在看这契书。

估计觉得流民多不懂法,这契书上竟然白纸黑字写着春来阁的名头。

赵震相信,若是真告到衙门里,就算她们能够靠关系逃罪,也少不了要大出一回血。

拐子婆果然不复刚才的嚣张气焰,取而代之的是满头冷汗,不过她仍色厉内荏地喊着:“那妇人没按手印,你用这白契可告不得我!”

张寡妇从赵震身后闪出,一口咬破了食指,狠狠地把血手印在那白纸上。

“今日算你走运,你给我等着瞧!”

眼见最后的赌博失算,拐子婆咬着切齿地撂下一句话,也不理还在打滚的泼皮,转身就走。

“大个子,你可真了不得啊,连大明律都会背,难道你是读书人?”事情再度翻转,老汉感觉有些跟不上节奏。

赵震没法告诉老汉那是他编的,那妇人穿着普通,一看就不是什么大妓院出身。

明代男子识字率不过十之二三,一个村妇怎么可能背熟大明法典。

赵震索性继续编道:“小时在家读了几年书,马上就要考秀才了,结果鞑子打来了……”

谎言编得很成功,老汉对自己又多了几分同情,小丫头眼里则全是崇拜的星星。

事情平息,四人都颇有死里逃生之感,张寡妇不断向自己表达谢意。

可赵震却揪住了一个要逃走的身影,正是刚才要买张寡妇的人伢婆。

“壮士,俺不买了,俺回家就日日吃斋念佛,再不干这损阴德的勾当!”人伢婆都快哭出来了。

赵震却笑呵呵地望着她:“那你也得先干完我这回买卖才行,我要你给俺姐姐找个富贵慈善人家,为奴为婢皆可。但若要让我知道他们家苛待下人,我便拿你是问。婆婆,你手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家呢?”

“有,有,城东杨举人家,全家都念佛,最是菩萨心肠。我本打算过几天将自己女儿送过去,这缺额我今日便给了这小娘。”人伢婆点头如啄米地道。

赵震相信人伢婆说的是真话,这时代别说流民,就是普通人家也照样会卖女为奴。有时倒真不是要拿女儿换钱,只不过想让女儿能多吃两口饱饭罢了。

社会贫富悬殊,人民普遍贫困,底层屁民只能依附权贵之家求生,便是后世也有国家如此。

人伢虽然万般罪恶,但赵震此时只拿她当做职业介绍人,毕竟养活自己、李叔和丫头事大,赵震也只能帮她到这里。

一个大活人最后只卖了二十两银子,这还掏空了人伢婆的荷包,据她说是收三个丫头的本钱。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聪明的登州商人把棺材铺就设在流民营里。

蓬莱水城西侧全是破破烂烂的辽民窝棚,这里除了人市子,生意最红火的就是这棺材铺。

张寡妇用全部的卖身银子,为相公买了口榆木的棺材,等赵震和老汉把秀才埋完,她又对着路边新坟哭晕了两回。

赵震、李叔带着丫头,一路跟着人伢婆进城,眼见她确实将张寡妇送入了杨府才算罢休。

张寡妇取了两件衣服当做谢礼,一件是自己的衣裙,一件是张秀才生前的阑衫,统统装进一个包裹塞给丫头。

眼见张寡妇就要走进杨家的大门,丫头忍不住又抓住了她的胳膊小声说:“张嫂子,他们府里的人要是欺负你可怎么办啊?”

“没事的,我刚才见他们家人都挺和善的。就是真有个万一,不还有一死呢吗。”

张寡妇的语气很平淡,眼神中再不见刚才的悲伤,也再看不见任何的神采。

李叔久久望着她的背影,摇头叹道:“真是可惜了啊,多好的一个小寡妇啊。”

大门重重关上,杨家的家丁持棍赶走了他们,三人干脆找了条背街换衣服。

“爹,你看俺好不好看。”丫头穿着明显大了两号的花衣,甜丝丝地问着李叔。

“好看,俺大闺最好看!”李叔也穿上了丫头脱下的衣褂,终于把衣服凑成了一身,看着女儿越发有大姑娘的样子,傻傻在那乐着。

小丫头又想向赵震炫耀,可是只看了一眼,就忍住惊呼道:“爹,你快看大个子,他变成秀才公了!”

李叔转头向赵震看去,也吃了一惊。

他洗去泥垢的脸,分外白皙,显得眉眼浓黑凌厉。

张秀才本来松松垮垮的阑衫,穿在他身上倒变作修身挺拔。

尤其是他那股气宇轩昂的劲头,若非顶着一头短发,直让老汉想起往日营里的参赞文官。

赵震不知道老汉的心思,只是沉浸在刚洗完脸的清爽之中。

虽然衣料粗糙,磨得身上一阵发痒,但穿上衣服以后,他终于觉得自己重新做回了人。

“李叔,这要饭不是长久之计。您看这城里哪能找到营生做,苦点累点不怕,工钱能养活咱们仨人就成。”眼见父女俩都直勾勾望着自己,赵震便主动发起了个小会。

“营生哪那么好找,这登州城里,人人都觉着咱们辽人是匪是贼,咋会有东家雇你。”丫头的声音越来越低,刚才的高兴劲一扫而空。

李叔听了也不是滋味,砸吧砸吧嘴,仿佛下了什么决心,猛地一拍大腿道:“也罢,既然后生你这般把俺们爷俩放在心上,俺也舍下这面子,去给你求个差事。”

赵震和丫头都是心中一愣,不知这老汉要从哪里寻差事,可是不论丫头怎样询问,李老汉就是一言不发。

二人只得跟着老汉向城西走去,这一路也不白走,看见有开门的人家,父女俩都要进去讨些吃的。

但是正如丫头所说,只要他们一开口,大门就砰的关上。

唯一没有直接关门的人家,却放出两只猛犬,追着三人跑出半条街方才返回。

途中赵震也进了几户店铺应聘,无论他声称自己祖上八辈都是账房,还是能做出皇宫才有的御菜,迎接他的不是喝骂,就是棍棒。

明代登州就设在蓬莱县中,其中水城距旅顺最快一日便可到达,自天启年辽陷之后,浮海而来的辽东难民早已超过十万之数。

但因为朝廷安置不力,难民在山东和本地人积怨颇深,登州人视辽人如寇仇,趋之如猪狗。辽民桀骜,动辄以刀剑相抗,有人甚至重返辽东,发誓报复。

在地域歧视面前,赵震也再不挣扎,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三人终于停在了一间门高匾阔的商铺门前。

抬头看了下,上面是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归辽行。

几乎不用问,赵震就能看出这商铺的主人是个辽人。

前门的掌柜不断送出捧着皮货的顾客,成行的粮车在伙计的招呼下往后院驶去,人声、马声、车轮声响成一片,无处不可见这商铺的规模之大。

目送着李叔钻进店中,一早上没吃东西的赵震和丫头再也撑不住了,干脆蹲在了店铺对街。

他们刚一蹲下,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就跑了过来,看看自己,又看看丫头,他咧嘴一笑后,居然拍着手念起诗来。

“辽东汉,没祖宗,剃了头发作阿哈。

媳妇送上主子床,生个儿子不像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