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一十三章 狡辩也能赢的朱由校

“皇上欲声色犬马乎?”

袁可立来不及拦阻,李宗延已经张嘴就怼上了,朱由校被问的莫名其妙,他并不知道事情已经泄露了。

不解的问道:“李卿此言何意?朕何时要声色犬马了,卿不会是听到什么流言当真了吧?”

“皇上容禀!”

袁可立这下马上开口,省的心直口快的李宗延,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

朱由校微微点着头,狐疑的看他们一圈,心说这段时间没大事啊,这七个阁老一起来,不对劲呀。

袁可立没管他目光不对,开口问道:“臣听说宫中来了一队欧罗巴那的歌舞队,臣不知有没有那眼福耳福?”

朱由校心中“咯噔”一下,明白了李宗延之前那话是何意,赶紧让自己冷静,偷偷地吸口气假笑一声。

“恩师听谁说呀?朕记的宫中都清理几次了,应该没有耳报神才对。”

朱由校脸上带着笑,这话却问的带有责问的意思了,宫中之事这么快就传到内阁那,难道你们在宫中有内应不成。

这下轮到大家心中一“咯噔”了,探听内宫消息,这是人臣大忌,虽说许多人都这么干,但却不能说。

李宗延却不干了,趁着大家伙儿一愣神的机会,马上说道:“皇上就说有没有,其他的事等下再说。”

朱由校反问道:“朕说没有你们信吗?”

“皇上!”

这下的黄克缵及时打断李宗延,叫了一声后认真说道:“臣并不反对皇上欣赏歌舞,但女子进宫必须要经过宫中查验,如此私自进宫,而且人数又多,不合规矩呀!”

这话说的中听多了,的确宫中不是谁想进来都行的,原本他也只是想看看,观赏完后再送出去,这才不介意让魏忠贤送进来的。

可谁知道看完之后没忍住,毕竟这时代,异国人稀罕,何况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美人。

这几天可着劲着,几乎把每一个都尝试过了,这下吃进肚里再吐出来,如何能办到。

因此他只好赔着笑脸点头说:“黄老爱卿说的没错,这事的确是朕疏忽了,但事已至此,下不为例可好?”

“皇上就不该沉迷女色!色乃刮骨钢刀皇上难道不知道?”

李宗延又开炮了,几个同僚都想捂住他的嘴了。

朱由校脸色都变了,忍不住抱怨道:“朕哪里就沉迷女色了?朕这一年半来难道不是夙兴夜寐?宫中地震坏了那么宫殿,朕都没舍得花钱修,李阁老难道只会抓住一点错就不放吗?”

这话说的极委屈,几个阁老都不忍心了。

可李宗延却不这么认为,振振有词的反驳道:“那是另一回事,皇上节俭臣佩服皇上,但皇上喜好美色就是不行!臣坚决请求皇上,把这些女子送出宫去,并下旨申饬魏忠贤、吴敦夫和郑芝龙!”

“景哲!”

徐光启低声叫了一声,李宗延转脸怒道:“子先兄不用袒护,咱们说好的,要让吾皇成为千古圣君,比肩唐宗宋祖的。”

徐光启轻叹一声不再劝说,朱由校却眼睛一亮,呵呵笑道:“李卿是说唐太宗吗?”

“不错!臣希望皇上能当大明的唐太宗。”

“那好,那朕问你,李世民有多少女人,婶子、弟媳都敢要的他,李卿难道敢说朕比他好色?”

李宗延“呃”的一下噎住了,眼白一翻差点背过气去,因为这话他无法反驳啊。

其他几位阁老也瞠目结舌,这话没毛病,可怎么听起来哪里不对呢。

朱由校得意的挑眉偷笑,这一军将的爽啊,让你天天怼我,这回没话说了吧,谁让你拿谁比喻不好,偏偏拿李世民那不要脸的。

李宗延终于缓过来了,看到他那得意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那宋太祖呢?陛下要是还能说出他好色的话来,臣这次就认错,再也不提此事!”

“景哲住口!”

袁可立瞠目喝道,徐光启顿足向朱由校拱手道:“李宗延情急之下口无遮拦,还请皇上恕罪!”

朱由校明白他说的意思,李宗延这是咆哮御前,真要论罪那是大不敬之罪。

可他不介意摆摆手道:“不碍事,咱们就事论事,朕现在就回答李卿的问题,宋太祖有千里送京娘的美誉,的确被称颂为英雄,但李卿忘了花蕊夫人了吗?”

李宗延张张嘴,颓丧的捶一下自己脑袋,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赵匡胤的确把花蕊夫人霍霍了呀。

“嘿嘿!那这事就这样吧,朕保证以后不会了行吗?”

朱由校这回没有得意,还很诚恳的认错,但人还是要的,这点没商量,谁让那些歌舞美人那么乖巧呢。

的确乖巧,那些人见识过奴隶的生活,到了这简直是天堂,哪里还敢有丝毫的不听话。

只盼着大明这位新主人不会厌弃自己,为了这目的,多羞耻的姿势都可以。

同样因为乖巧,让朱由校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自然不舍得放手,男人嘛,再英明遇到这也就那回事。

李宗延认输了,其他几个只好面面相觑,再纠缠李宗延会没脸,就这么放过又觉得不甘心,好难过啊。

好半天后,袁可立迟疑的开口道:“此事虽说过去了,可那三人还是要申饬的,这不是人臣之道,有馋臣之嫌疑。”

朱由校一僵,可看到其他几位纷纷点头,明白这是底线了,只好委婉的说道:“此事他们的确办的不妥,只是朕人都收下了还申饬他们,会不会不厚道呀?”

袁可立正容道:“皇上此言差矣!皇上是君,他们是臣,雷霆雨露均是君恩,皇上不可对臣子太过宽和,以免有人恃宠生骄。”

这是在教他当皇帝了,的确,明朝从万历以后的三个皇帝,都是赶鸭子上架的,并没有接受过为君的教育。

还是跟万历有关,光宗一辈子战战兢兢,哪里有人教他这些,天启和崇祯更不用说。

从小是读过书,但都是正常的四书五经,帝皇教育从未有过,这也是明末大乱的原因之一,不懂得如何当皇帝,就无法平衡朝中各种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