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六十三章 举措

大明:朕不是昏君 一百六十三章 举措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2:30:50 来源:笔趣阁

别看忠顺夫人和宁国夫人都是夫人的称呼,其实尊荣是不一样的。

国夫人的尊号起于隋唐,完善于北宋末年,在诰命夫人中为最上品,几乎所有的一品诰命夫人,只是郡夫人,称不上国夫人。

特别是明朝对国夫人的赐封极罕见,只在开国时册封那几位国公正妻为国夫人,后面的几乎都是郡夫人。

因此黄立极这建议,算是开了明中期以来的先例,朱由校却没有拒绝,当即拍板决定。

而且这次朝廷行动很快,仅仅三天后,一团全副武装的将士,就在团长尤翟文率领下,奔赴草原。

尤翟文出身榆林将门尤家,是宁夏总兵尤世禄的堂弟,尤家十代人为大明镇守边疆,这一代更是将才辈出。

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这三位亲兄弟皆是一代名将,都在辽东奋战过。

长兄尤世功战死在沈阳,一家六十七口,连妇孺在内无一个投降,全到提刀上阵参与巷战而亡。

明代将门中尤家可谓忠君典范,军队改制前尤翟文为参将衔,如今当团长其实算是降级使用,但他毫无怨言。

这次北上其实是有危险的,谁也无法保证女真人不会攻打青城,仅仅一个团的兵力,火力就算强大,在这个时代也经不住轮番进攻。

“传令宣大,保证跟青城的联络,一旦有变可以不必请旨,自行决定出关。”

朱由校上了一道保险后,觉的有些不妥,现在的宣府巡抚是袁崇焕,这家伙万一胆大,没事也出关挑起战争也不好。

因此想了想后再次下令道:“崔总督几次上书告老,那这次就准了吧,张参议去接替他,稳住宣大一线。”

宣大总督总督崔景荣的确老了,只是朱由校一直不舍得让他离开,宣大一线他是老马识途,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现在看来必须换人了,这老头跟袁崇焕关系不错,要是被他忽悠着出兵,现在朝廷可无暇打一场大战。

因此张晓就必须出动了,这位原来的宣府巡抚,在天启五年那一场清理晋商的行动中立功回朝。

现在在政务院任参议(军务院叫参谋),熟门熟路自然让他去接任崔景荣最好。

虽说张晓算袁崇焕半个老乡,在广东任职多年,但他在政务院这么久,深知朝廷大局的方向,不会乱来。

安排完这两件事后,朱由校稍稍松口气,早朝结束后,去了阿巴亥那,两人躲在卧室里这回没干坏事,而是悄悄的商量了一番。

当天下午,骆思恭进宫拿走两封密信,回去后马上派人去了辽东。

朱由校在骆思恭走后,才后知后觉的看着讷敏问道:“你是伊尔根觉罗氏?”

讷敏低头应答,阿巴亥撇嘴道:“皇太极坑了陛下您呢,讷敏跟阿济根都是老奴侍妾出身,讷敏还有一个女儿,嫁给鄂托依。”

朱由校登时眼珠子瞪大了,他还真不知道,阿巴亥身边的两个大宫女,原来都是努尔哈赤的庶妃。

讷敏这名字他一点不熟悉,但阿济根他有印象啊,只是以前没去联想,毕竟女真人的名字本来就听起来怪怪的。

这下想起来了,惊讶道:“阿济根不是当初陷害你的其中一个吗?你怎会带她来,而且我看你对她还不错啊。”

阿巴亥白了他一眼道:“妾身都再嫁人了,身边除了她们几个谁都不认识,难不成还把她杀了,来个众叛亲离。”

朱由校一想也对,再说这事都过去好几年了,阿巴亥在后金重新上位后也没报复她们,到了这更没必要了。

阿巴亥见他沉吟,扑哧一声笑了,伸手拉着他道:“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妾身怎么那么大度呀?”

朱由校回过神来笑道:“大度点好,再说当年主犯也不是她,是德因泽吧,她只是落井下石,内宅之中这种争宠之事哪里都有。”

阿巴亥冷哼一声道:“我才没原谅她呢,要不是皇上您要她侍候,妾身早就弄死她了。”

朱由校看向她,哈哈笑道:“你呀,嘴上说的凶狠,其实还是原谅她了。不过朕很高兴,朕的女人在外面凶狠可以,但在家里不行。”

当年德因泽诬陷阿巴亥跟代善私通,被努尔哈赤幽禁起来,代善也因此失去继承人的资格。

阿济根是作为证人的,因此阿巴亥有理由报复她,也是因为这原因,朱由校才没往那方面想。

现在知道了,除了暗骂皇太极外,其实也没什么。

当事人都放下了,自己跟着凑什么热闹,再说阿济根是努尔哈赤最小的庶妃,正是年轻貌美的时候,他可没少要人家侍候。

长于白山黑水间的女人,不说脸蛋如何,那大长腿和矫健的腰肢还是很动人的。

朱由校说着看向讷敏,这女人他现在知道是谁了,并没有嫌弃反而怜惜的牵起她的手。

“朕知道你因为出身不好不被重视,连带着你那女儿也被忽略,不过你放心,这回你父亲愿意为大明出力,朕不会亏待他们的。”

讷敏的父亲察弼只是个普通百姓,虽说姓氏是女真大姓,但百姓跟部落首领,在后金权贵眼中价值是不同的。

历史上她的女儿,甚至连郡主的封号都没有,努尔哈赤八个女儿,除了第五女早夭,第六女因为丈夫被革职没有封号外。

剩下的六个女儿,就这个第七女封了最低等级的乡君,其余的全是公主,原因正是她的母亲出身太低。

不能不说满清权贵很势利眼,这位第七女是最长命的,活到康熙二十四年才去世。

可你看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人了就是不给这位高一点的封号。

顺治入关大封群臣,康熙更不用说了,不知道册封了多少人,可就是没正眼看过这位姑姑、姑奶奶。

而且这位第七女的丈夫是阵亡的,早在崇德六年(1641),满清还未入关就阵亡了,一直规矩的在家守寡到死。

朱由校许完诺,抱起讷敏牵着阿巴亥去了卧室,两天后,一道奏折进京,英国派使者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