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八十六章 规划青海

大明:朕不是昏君 一百八十六章 规划青海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2:30:50 来源:笔趣阁

火落赤部控弦七千多人,这一次跟他联合的还有八个小部落,悄悄把老弱妇孺集中在火落赤部后出击。

倒是联合起了近两万的战士,刀尔吉带走了三千,还剩下不到一万四,一头栽进了洪承畴的埋伏圈,当场被斩杀四千多人。

其余的溃散而逃,有近两千人逃回火落赤部驻地,被杜文焕包了饺子,这才知道驻地已经被明军攻下。

留守的千人部全部被斩杀,几天后陆陆续续被抓获的人将近五千人,真正逃出去的不到三千人。

这些人除了投靠愿意收容他们的部落外,只剩下逃亡南疆一条路。

永邵仆部在听到火落赤部被击溃的消息后,马上偃旗息鼓,一v部分人越过祁连山逃亡了。

但大部分人留下,接受朝廷的安置,狠辣的洪承畴,一声令下,斩杀了全部俘虏。

消息传回西安城,朱由校长叹一声道:“何苦呢,朕真的想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啊!”

他不能处罚洪承畴,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青海蒙古诸部不受控制多年了,真要和平统治他们,没有让他们害怕的手段,绝对办不到。

当然,样子还是要做的,朱由校派遣张国元去了西宁城,斥责了一番洪承畴,剩下的事还是让他主持。

但洪承畴这次的狠辣效果很明显,除了三个帮助追捕火落赤部的小部落没有被打散,其余的全部打散安置。

各部落首领带上家眷和一些仆从,被送到西安城,名义上是去觐见朱由校,其实是再也回不去了。

刘理顺和张溥这些天忙坏了,跟陕西的各级官员一起,重新划分陕西各州县的管辖范围,以及收回的青海建州县的地址。

明代的甘肃、宁夏并不是省级单位,除了军镇是属于三边总督的管理区外,其余地方行政上都归陕西管辖。

因此青海的收复,朱由校并没打算现在设立省级单位,还是并入陕西管辖,为的是洪承畴这位陕西总督,下一步打击乌斯藏的藏巴汗。

“朕觉的把西宁卫改为西宁府,西宁府以外设自治州,划分出的县治归自治州管辖,自治州军政分开,设立议政司管理政务,朝廷任命司长一员,副司长两名,参议员若干,由各部落首领选拔当任,军务由将军府处理,军队必须由朝廷管辖,各部落不得留有私军。”

鉴于青海地区民族习惯的特殊性,朱由校不能一刀切,全部实行中原那一套,因此借鉴了后世的自治区模式,加以改造。

但军政必须分开,中央朝廷必须握住枪杆子,这一点没得商量。

而且明代的青海其实比后世更好处置,可以把西宁划出去,西宁卫从汉朝开始就实行中原王朝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已经汉化。

而且本身就不属于朵甘都司的范围,周边全是农耕地带,不仅由卫所的军屯,也有百姓的农田。

居住在此的其他民族,同样也是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而且承认的是朝廷统治。

剩余的地方,原本实力最强的藏族,又被青海蒙古诸部打压的七零八落,其他民族人数更是稀少。

因此这次青海蒙古诸部接受收编,只要抓住他们,其他的西番根本无法反抗,也不想反抗。

朝廷这是在替他们做主,不再被蒙古诸部欺凌,这对朱由校来说是最利好的事。

沉吟了一下,朱由校接着指示道:“取消朵甘都司名称,以青海湖之青海为名,称为青海自治州,将军府称号青海将军,归陕西总督管辖,驻军两万,招募本地青年训练,第一批新军新兵训练延长到半年,增加教导员数量,思想上要抓紧,新兵以农奴家庭出身为主。”

张溥眼睛一亮,顿时明白他的想法了,朵甘都司不论是原本的雪区部落,还是后来进入这里的蒙古人部落,抑或是自古在此生活的土族、撒罕族部落,都是农奴制度。

别以为青海蒙古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的,来到这里后他们也学会农耕,基本上都是半游牧半农耕。

这是地理决定的生活方式,青海草场不少,水草风盛的确适宜放牧,但这里从汉代开始,就跟中原交流密切。

而且青海山地多,湖泊多,河流多,这三多让这里不少地方适宜农耕,而农耕的稳定收入,是游牧不能比拟的。

别被后世的小视频给骗了,什么家里由几万头牛羊的,古代社会别说几万头,就是拥有几百头的牛羊的普通百姓都不存在。

所有的牧民都是为头人服务的,牛羊是部落的,不是你个人的,而农耕的土地,在你没破产之前都是你自己家的。

因此最早被中原王朝统治的牧民,同样分到土地,自然而然的喜欢上农耕安居下来。

朱由校这次的划分,同样给牧民分土地,但鉴于本地的特殊性,他用上合作社模式。

所有定居下来的部落,以部落大小成立乡村配置土地,但土地是国有的,分配给部落百姓使用。

其中农耕地和牧场,看该部落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分配。

自治的方针是由地方政府分配劳动所得,但这种分配是在监督下的公平分配,因此公告一发出去,就得到了大部分的牧民的拥护。

百姓只要公平分配,几乎没有几个是懒惰的,所有的奸懒馋滑都是教育出了问题。

在这思想淳朴的年代,教育其实更不会出问题,不需要读书识字,父母就会教你怎样做人。

教育其实不是读多少书,而是怎样做个人,懂得人和畜生的区别道理,这才是教育的意义,读书只不过是在这基础上,让眼界更宽的知识罢了。

但再宽的眼界,如果连人都不是,那学来只会是祸害,这道理正是毛大大说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意思。

因此孔圣人的教育,从来都是以人为本,学晒扫是让孩子懂得劳作的道理,应对是学习礼仪的重要。这些都学会了才开始读书。

但后人显然把这丢掉了,孩子刚会说话就迫不及待的教他认字,偏偏忘了教他如何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