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九十三章 达成心愿

大明:朕不是昏君 九十三章 达成心愿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6:28 来源:笔趣阁

虚岁才六岁的小男孩,皇后张嫣也不用忌讳,上前牵起他的小手端详着:“这孩子长大后仪表不凡,你看着五官,特别是眼睛好灵动呀!”

李定国现在很紧张,这可是皇后娘娘啊,而且他知道,当初一起在城外皇庄里的那群女孩子,现在就是皇后教她们读书。

当初分开时,男孩们可是羡慕坏了,今天自己竟然被皇后牵着手,听皇上的意思,自己今后可能要做她孩子,李定国感觉自己快要飘起来了。

“定国,朕想认你为义子,你愿意吗?”

朱由校没有简单的宣布,而是认真询问他,李定国迟疑着,眼神中很激动,但却怯怯的不敢答应。

朱由校柔声安慰道:“别有负担,朕希望你自己愿意,而不是被朕命令的,父子是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自愿才能真心相待。”

“我……我愿意的,只是草民身份太低了,不能高攀皇家。”

李定国毕竟是李定国,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胆怯会有,紧张也会有,但还是面对皇帝皇后,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由校笑起来,摸摸他的脑袋道:“傻孩子,人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份地位,知道咱们的太祖皇帝吧,当年他当过乞丐,也当过和尚,但他善于交朋友,勇敢精进,才有了这大明朝,因此别在意自己的出身。”

朱由校安慰完他,郑重起来道:“既然你愿意,那朕和皇后就认下你这儿子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叫父皇母后,为父会让宗人令见证,收你入膝下,来,给为父和你母后磕头。”

张嫣大吃一惊,皇帝今天这处处出人意料,这哪里是认义子,简直是当亲儿子了。

迟疑一下想问他,抬头看到朱由校郑重的眼神,不禁一愣,不由的闭上嘴没有再问。

李定国浑身一颤,抬头看着他的眼睛,从中看到了慈爱,眼圈一红,狠狠的点一下头跪下,端端正正的磕了三个响头。

“孩儿给父皇母后磕头。”

“咚咚咚”三下很用力,张嫣立马心疼起来,牵起他揉着他的额头,心疼的埋怨道:“傻孩子,那么用力干嘛。”

“嘿嘿!孩儿高兴。”

朱由校哈哈大笑,转头叫道:“老高,两件事,一件去通知宗人令,另一件马上派人去延安府,安排好你们小殿下的家人。”

“是!奴婢遵命。”

高时明暗暗纳罕,这就成殿下了,皇帝不会是傻了吧,可他不敢多话,赶紧去吩咐底下人办事。

他不知道朱由校此时心中默默的叹一声道:“大明欠你的朕如今都给你补上,我大汉民族欠你的,朕也给你补上,两撅名王,纵横七省,是你把鞑子打的想要放弃西南,跟你划疆而治,而后世子孙却少有人知道你为大汉民族做出的壮举,惜哉!”

明代早期的宗人令是亲王,这跟前朝没什么不同,可到了明中期开始,由于皇室宗亲不能呆在京城,这位置就交给勋戚兼任了,归入礼部管辖。

但宗人令其实是正一品的,比礼部尚书的正二品还高,因此礼部也无法真的管到,只有礼仪上需要的,礼部才会派人处理。

皇帝认义子还要宗人令出面,自然惊动礼部,也就惊动了内阁,七位阁臣都赶到养心殿了。

孙承宗刚从辽东回来,这假期还没休呢,就遇到这种事。

“臣等拜见皇上,皇后千岁!”

看到皇后也在,袁可立目光示意着,张嫣微微摇一下头,示意他不用说了。

袁可立一怔,默默的微微点头,相信皇后肯定有道理才会阻止自己。

“臣等听说皇上找宗人府,此等大事怎么这么突然?”

那边孙承宗却开口问道,朱由校满面笑容的招呼大家先坐下,然后笑呵呵的说:“孙先生辛苦了,这孩子叫李定国,这名字好吧,安邦定国,今后必是我大明良臣,朕保证他今后的成就,绝不输给各位先生。”

这是大实话,却让七位阁臣吃惊的瞪大眼睛,张嫣也惊讶的一怔,这是皇帝第一次说这话。

孙承宗吃惊后微微皱眉,看向孩子端详了一下,面色缓和许多,李定国的确看着让人舒服,很乖巧而且看得出很聪慧。

“皇上这么有把握?”

李宗延好奇问道,朱由校肯定的点头道:“朕绝无虚言,这孩子朕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好像是朕失散多年的孩子似的。”

这话就让人容易接受了,这是眼缘,不少人认干儿子,还不是都因为眼缘,只是朱由校是皇帝,事情才变得复杂,否则其实没啥关系的。

袁可立现在斟酌好语言,开口道:“皇上认义子其实无可厚非,只是要让宗人令介入臣不解,难道要记入皇族玉蝶,那就不是义子而是继子了。”

朱由校当然知道他们为何紧张,记录在玉蝶上那就是皇族了,日后会多许多麻烦的。

但他决意要补偿李定国,自然不能退缩,镇定的说道:“朕是打算让宗人令记录,但会注明不改姓,这孩子的功名让他自己取,无论读书也好,马上求取也罢,朕这当父亲的,只给他机会,不给他优待,诸卿意下何如?”

这下大家松了口气,只要断了对皇位的威胁,皇帝爱认儿子认去,反正从太祖皇帝开始,大明的皇帝又不是没有收义子的先例。

朱元璋义子就多达二十多人,除了早夭的外,其他的全都是坐镇一方的干才,最出色就是李文忠和沐英了。

而且他的这些义子,每一个都跟亲儿子一样,从小就是跟朱标他们兄弟一起长大的,除了封王这不行外,其他的跟亲子一样。

朱棣这杀人狂都对这些义兄义弟有兄弟之情,可见他们当初是如何的融洽。

像朱元璋的义子平安,靖难时屡败朱棣,后来战败被俘,朱棣也只是把他禁在北京城,并未对他有其他的惩罚。

“既如此,臣支持陛下。”

袁可立首先表态,其他几位迟疑一下,也附和支持,朱由校开心的大声招呼李定国过来见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