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七十四章 西北现状

大明:朕不是昏君 一百七十四章 西北现状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6:28 来源:笔趣阁

“皇上真要派兵?”

萧如薰迟疑问道,看着朱由校坚决的神情后,一咬牙劝道:“以臣看来现在不宜出兵,不如等两年再说。”

朱由校目视着他道:“说说理由。”

“臣以为朝廷应该先收回朵甘都司和哈密卫,然后才是乌斯藏,毕竟藏巴汗并未明面上自立,而朵甘都司和哈密卫已经废弃多年了,人心思明,盼朝廷大军如婴儿之盼父母。”

明朝嘉靖年间,哈密卫被叶尔羌汗国攻占,大批哈密百姓逃亡到陕甘宁地区,但祸不单行的是,马上朵甘都司又被蒙古人攻占。

明代的雪区不仅仅是后世的西藏,而是包括了青海南部,甘肃小部分,西川西南部,以及不丹、锡金两国,都属于雪区。

大明朝把它一分为二,成立两个行都司衙门,一个是南部的乌斯藏,另一个是北部的朵甘。

大约以拉萨以北一些为分界点,拉萨以南属于乌斯藏,以北属于朵甘。

而乌斯藏信奉红教的更多(花教属于红教的分支),朵甘信奉黄教的更多,因此朵甘跟蒙古人关系更好。

占据朵甘都司的蒙古部是一个联盟,名为卫拉特四部联盟,其中分为主要的四部,即准格尔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和和硕特部。

此时最强盛的是和硕特部,也是四部联盟的盟主,固始汗正是该部的首领,大约在后世的蒙古西部到南疆一代游牧。

这四部是瓦剌的后裔,在蒙古达延汗崛起后,被赶到这一带后衰弱,夹在大明和叶尔羌汗国之间生存。

嘉靖时朝政混乱,朝廷被东南沿海的倭寇拖住大部分兵力,无暇西顾,叶尔羌汗国趁机攻占哈密。

四部一看明朝没出兵干涉,那还不趁机扩大自己的牧区,因此南下侵入青海,夺取了朵甘都司大部分领土。

从那时起,哈密卫和朵甘都司都废弃了,这也给了乌斯藏地区的世俗贵族萌发野心的机会。

乌斯藏地区除了僧官外,还有一个世俗贵族的政权,这是从宋朝就开始,被朝廷册封的家族,领地在后世的日喀则。

元朝末年,这个叫帕木竹巴的家族,被其手下仁帕巴家族取代,归顺大明朝受到册封。

到了嘉靖四十四年,仁帕巴家族手下有个叫辛厦巴的官员造反,推翻了仁帕巴家族统治,这就是藏巴汗的父亲。

辛厦巴死后,他的儿子彭措南佳继任,信奉红教的彭措南佳野心更大,开始攻打其他教派的管辖地区,几乎占领了整个乌斯藏地区。

1618年彭措南佳正式建立政权,自称后藏上部之王,这就是史称的藏巴汗。

此时的朝廷,经历万历三大征,一口气还没歇好,建州女真造反了,朝廷只能先出兵镇压近在咫尺的女真人。

但1619年随着萨尔浒的惨败,让朝廷再也无力管西部之事。

天启元年,彭措南佳去世,由他的儿子葛玛丹迥旺波继任,倒是停下脚步,没有再追击逃亡朵甘地区的黄教首领。

“收复朵甘吗,让朕想想。”

朱由校摸着下巴沉思起来,刘理顺一脸焦急的望着他,又不好打断,看向张溥和陈子龙,眼神中满是示意。

等到朱由校抬起头来,张溥马上开口道:“皇上,此事还是缓缓,西北新军初建,未经过大战检验,若是开战怕是不妥。”

陈子龙和刘理顺跟着附和,朱由校点点头问萧如薰道:“新军训练的如何了?朕看到军务处上的奏折,说陕西基本完成,宁夏卫也大部完成,只有西宁卫、甘州卫、肃州卫等处还在整编中。”

萧如薰恭敬的禀告道:“西安行都司(前面那陕西行都司是错的,正确的是西安行都司)所辖,在陛下驾临前五天全部完成整编,只是战斗力的确还不确定,臣只能保证陕西和宁夏的新军,战斗力必原先更强,其他的还待检验。”

朱由校微微点头,沉吟道:“若是出兵,西宁卫等才是主力,无论是气候还是地理,他们比内地的军队更熟悉,也更适应。”

说着再次沉思起来,张溥他们松了口气,皇帝没有头脑发热就好,否则他们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毕竟人微言轻,他们三都是新科进士,还没那么大威望。

朱由校突然抬头问道:“萧老将军觉的洪巡抚怎样?朕是说忠心、能力等,陕西各级官员对他印象如何?”

萧如薰浑身一震,嗫嚅的不敢说,朱由校摆手道:“就是闲谈,说说你的看法,不会传出去的,这三位你放心,都是君子。”

萧如薰看着他期盼的目光,一咬牙道:“巡抚大人能力臣佩服万分,以臣拙见,怕是不逊于两院各位老大人,忠心的话,臣只能说目前为止,洪大人还是忠心皇上,勤劳王事的。”

朱由校点点头,轻嗯了一声道:“诸将对他印象如何?州县官员可有怨言?”

萧如薰不知道皇帝为何盯着洪承畴不放,洪承畴没来迎接,是因为人在汉中,并不知道皇帝到了西安。

但既然已经开口了,只好继续回答:“陕西新军对巡抚大人印象很好,但州县官员怨言不少,为的是这两年的摊丁入亩和改种粮食。”

朱由校嘴角微微一翘,轻声笑道:“看来老将军很推崇他呀。”

萧如薰浑身一哆嗦,“扑通”一下跪下:“臣万死,臣多言了。”

皇帝只问他官员对洪承畴的印象,可没让他解释原因,他这的确是不改替洪承畴解释被文官怨恨的原因的。

朱由校摆摆手道:“起来吧,朕不怪你,但练兵时一定要记住,将士征战时服从上司安排,但心中要牢牢记住,自己是谁的人。”

“皇上!”

张溥等人叫起来,朱由校看向他们正色道:“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是觉的朕专权是吧?但这一点朕是一定要坚持的,别忘了朕把军政大权交给总督,若是不坚持这点,那日后就是藩镇之乱。”

三人怔了怔,低头沉思起来,萧如薰磕头道:“臣铭记吾皇教诲,新军从整编第一天开始,就强调了忠于皇上,军中教导员完全按照大纲教育将士,不敢逾越分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