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二百零五章 欠皇帝的钱还理直气壮

历史上李起元死于崇祯二年八月,但在天启六年身体就撑不住了,辞官回家后就缠绵病榻。

“臣……”

张口说了一个字就停住,李起元揉揉鼻子,不好意思的再次开口道:“先给内库一百万,剩下的一百万明年夏收后补上可好?”

朱由校未置可否,看了一眼他后曼声道:“朕富有四海、天下归心,秦皇汉武皆等闲,唐宗宋祖不足道矣!”

李起元顿觉脸上火辣辣,急忙说道:“臣留下银子是为了担心明年春荒,并不是想苛待陛下,请……”

话未说完,被朱由校打断道:“别!别解释了,朕若连你都不相信还能信谁,当年卿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廉,朕记着的。”

说着大手一挥道:“一百万就一百万吧,但规矩就是规矩,该还还是要还的,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借不还。”

李起元这才松口气,赶紧告退。

主要是在这呆着尴尬啊,皇帝都说反话了,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数落一遍,哪里还呆的下去。

不过对朱由校记的他美名还是很得意的,这名头是他当年在河南当布政使时,被河南人民称颂的。

那还是在万历皇帝时候吧,想起这李起元唏嘘不已,当年意气奋发,为了百姓敢怼所有人。

无论是当初掌权的楚党,还是追赶楚党在民间声望高涨的东林党,他都是丝毫不给面子。

再后来到了朝廷六部,新皇连续继位,如日中天的东林党拉拢他,开始崛起的阉党同样拉拢他,可他还是不动如山。

眼看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了,皇帝把钱袋子扔给他,他记得自己当初推辞过,不愿接下这烂摊子。

可皇帝坚持,而且信任他,为此他连上十三道奏折,从民田到军屯,从军饷到赋税,全面改革大明的税赋制度,皇帝一一同意了。

因此他接过户部尚书这位置,开始为大明殚精竭虑,两年时间连上三百多道奏章,都是因为财税问题。

可党争越来越激烈,虽说自己还是稳如泰山,但皇帝却躲到后宫当木匠不出来了。

那时候他真的想放弃了,好在皇帝突然大发神威,三下五除二的清除了两党势力,亲自握紧权利。

这两年眼看这大明朝复苏了,他高兴啊,作为一个老臣,他觉的不负自己当年立下的志愿,为大明中兴死而后已快要做到了。

……

“朕是个穷鬼啊,幸好宗人府那边的生意还有分成,不然今年连赏赐都不知道怎么办。”

朱由校叹息着,作为皇族最高领袖,每年还是要给穷困的族人恩赏的,加上后宫嫔妃们的娘家,总得意思一下吧。

一百万是勉强够,可花完了自己明年上半年喝西北风呀。

“皇上”

狄蕾莎叫了一声,迟疑了一下说:“一年才收入四千多万两白银,这……”

后宫不得干政,她这话问的突兀,好在朱由校没介意,这女人跟别人不一样,绝对不会背叛,而且同样很有经济头脑。

朱由校笑了笑,解释道:“李尚书说的收入只是指商税等银钱的收入,包括海贸的税收,其他的没算在里头。”

“没算!为何呀?”

既然问了,皇帝也回答了,她的胆子也就更大了。

朱由校笑道:“税赋改革后,田赋收的是粮食,储存于户部设在各地的粮仓,俸禄不在用实物,这些也就不需要全部押解进京。”

狄蕾莎算了算后,抬头道:“那也不多呀,田赋一年折价一千万差不多了吧?”

朱由校点点头道:“不错,还有一点,地方衙门留下一部分税银,充当本地经费,当然这是每年核算开销后才允许的,省的来回押解,浪费人力物力。”

狄蕾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财税改革后,大明朝实行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离制度。

不是后世那国税、地税,而是地方留下的税银大幅度增加后,朝廷只收取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剩下的税银。

这一条朱由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何要给地方增加财政收入,是为了建设地方基础设施。

原本的地方政府也有留下部分税银,但那几乎只够衙门运转,其他的什么事也办不了。

一旦地方要办事,就得向上一级报告,然后一层层的报上去,经过朝廷同意后,再有户部拨款项。

这样,地方几乎不可能建设当地,地方官只能召集当地有钱人,倡议捐款。

可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被乡绅富户拿捏的死死的,拿人的手短啊。

现在不用了,直接由朝廷出钱,有人要主动捐款当然不会拒绝,可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命令,各地官府在财政宽裕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解决建设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对外面的说的,那就是对乡村的控制力。

中原王朝从古到今皇权不下乡,说白了就是道路太难走了,百姓连告状都不方便,只能由村里自行解决。

除非大案要案,否则县城里的衙役捕快是不会下乡的。

没有主持公道还想百姓听你的,想得美,因此乡村底下朝廷的威信就弱了很多,还不如村里的村官。

要想改变这状况,必须有快捷的交通。

不说后世那样的村村通,至少乡镇一级必须要有大路,一旦有事就能快速反应,百姓也能快速去县里请求主持公道。

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朱由校当然不说出来,有些事本来只能做不能说的,说了会激起大量的反对。

“老高,问问御用监咱们还有多少钱。”

高时明憋着笑回道:“不用去了皇上,奴婢昨天刚了解过,一共有一千六百万两银子,其他不算。”

“这么多?”

朱由校眼睛一亮,好奇问道。

高时明咬着后牙槽不笑,点着脑袋道:“昨儿宗人府送分红来,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李尚书刚好看到了。”

“啥!”

朱由校惊愕一下,马上懊恼的捶一下自己的胸口,顿足道:“难怪老李今天想赖账,原来被他知道朕有钱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