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二百一十二章 廷议

大明:朕不是昏君 二百一十二章 廷议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6:28 来源:笔趣阁

“此事再议,朕先问问诸卿,对后金征伐草原有何看法,此事对我大明的利弊才是眼下最重要的,诸卿先议这事吧。”

朱由校自不可能处罚被弹劾的人员,也不会莽撞的说出机密,女真人没这么快跟察哈尔部动手。

自从广宁镇被收复后,后金征伐察哈尔部要绕一大圈,这是辽东的地形限制的,除非跟明朝合伙才能从广宁走。

这也是历史上明朝失去广宁后,清军能够从宣府发动进攻的原因,也是后金能够快速击败林丹汗的重要原因。

战线短了一两倍不说,还能直接威胁到蒙古诸部,无奈的内喀尔喀部就是在这情况下投降的。

不然硬气到首领被抓也不投降的内喀尔喀部,绝不会向女真投降,更愿意跟着大明混才是他们的本意。

这里面有怕被女真吞并的担心,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内喀尔喀三部看不起女真人,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如何能跟孛儿只斤氏的子孙相提并论。

其实大多数蒙古部族都有这情节,成吉思汗的成就让他们看不起所有的周边部族,唯独汉族不会。

别看元朝把人分为几等,南方汉人地位最低就是看不起汉人,其实那是误解,真要看不起汉人,他为何重用那么多汉族官吏。

元朝从建立之日起,就选择汉化自己,学习四书五经,学习汉人的生活习惯,不是被逼的,而是有意识的自主选择。

而且蒙古人中不乏大儒出现,编写宋、辽、金三代史的是蒙古族丞相脱脱,和另一位蒙古族丞相阿鲁图。

这可是二十四史中很重要的三部史书,从这可以看出,元朝后期的蒙古族,已经把自己看成儒家文化的继承人之一了。

因此北元败亡回草原时,才会有大批的蒙古贵族留下,加入大明朝,这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已经觉的中原王朝才是正统。

其实从帖木儿汗执意东征就能看出这里面的端倪,1402年帖木儿击败奥斯曼帝国,活捉了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后停下脚步。

这一举动让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解,要知道那时候的奥斯曼帝国,是欧洲人噩梦。

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帖木儿,此时若是乘胜追击,整个东欧平原恐怕都会被他征服,重现当年窝阔台时代的辉煌。

而且帖木儿最崇拜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的,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可他偏偏就是停下脚步,选择率军东征。

他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击败大明朝,他才算能够比肩成吉思汗,没有打败中原王朝的人,是不配称为伟大人物的。

当然,他这选择也不能说错了,帖木儿很早就向大明称臣,每年都派人来大明进贡,但野心勃勃的他为的却是查探大明的虚实。

此时的大明朝刚刚经历靖难之役,而且朱棣只是攻进了南京城,南方其他地方,还有建文帝余党在抵抗。

因此这个时间点,他选择其实是很正确的,但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还没到大明境内他就死了。

而且他的死很有意思,是自己喝酒把自己喝死的。

在得到漠北蒙古诸部愿意跟他一起攻打大明朝的消息后,开心的帖木儿纵情狂欢,结果喝酒过量死了。

不过或许正是这原因,让奥斯曼帝国对大明极为忌惮。

这位噩梦般的男人都要如此重视大明,要跟漠北诸部联手才敢真正动手,奥斯曼帝国岂敢小觑,要知道帖木儿本身就带了二十万人来的。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最强盛的时代,正是帖木儿死后四五十年,攻破君士坦丁堡,让欧洲不得不联手对抗它一个。

可最强盛的奥斯曼帝国,在对待大明朝时,选择的是进贡,鲁密铳就是在他们进贡的火枪上得到改良的结果。

那已经是嘉靖时代了,大明早就虚弱的不成样子了,可强悍的奥斯曼帝国,依然不敢东进。

“皇上,后金征伐蒙古是他们的事,有何利弊可言,臣觉的咱们冷眼观望就好。”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大义凛然的上前道,登时激起一片反对声。

刘宗周大步出列,狠狠的瞪一眼自己这得力助手,回身对朱由校拱手道:“臣有本奏!”

“臣建议军务院关注草原战况,女真强则帮蒙古,蒙古胜则帮女真,不能让他们打破这平衡。”

朱由校本来被周延儒那话说的满脸黑线,听了这话才露出笑容,缓缓点头道:“还有谁有其他见解的,都说说。”

大臣们一看稀奇呀,这是战争之事,先开口的竟然是礼部的两位大佬,而且刘宗周这位尚书,一项不怎么关心兵事的。

老刘是真正的大儒,眼睛盯着的是礼仪和文化传承,再有就是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其他的他一般不会说话。

现在皇帝明显对他的话感兴趣了,大家偷偷的眼神交流后,姚希孟和文震孟这对甥舅同时上前一步。

两人一怔,对视一眼后姚希孟退后一步,让给舅舅先说。

文震孟也不推辞,当胸揖拜一礼道:“臣建议军务院探讨收复辽东之可能性,若可行,朝廷当立即下令辽东出兵,并下令山西、山东、河北京畿之驻军出击,以血萨尔浒之耻!”

“臣反对!”

户科给事中陈仁锡上前道,看一眼文震孟再次开口道:“春耕将至,户部还有余钱用于此吗?何况要调动四省军队,文大人就不为百姓想想吗?”

文震孟反驳道:“户部再难,还能难过当年吗?如今大好时机不用,难道要等女真人壮大后再打,到时候就是胜,花费难道不是远超此时吗?”

朱由校看着两人争吵也不阻止,这两位都不是奸臣,各自的理由其实都有道理,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是同榜进士,一位状元一个探花。

更有意思的是文震孟考进士考了十次才考中,而陈仁锡考了八次,两人都是少年成名就中举,偏偏会试跟刘理顺一样不顺。

你要说人家没才华,可两人包括刘理顺都是二十出头就中举,可就是考不上进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