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二百三十八章 廷议人选

大明:朕不是昏君 二百三十八章 廷议人选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6:28 来源:笔趣阁

“臣举荐原广宁巡抚孙传庭,出任总督!”

刚刚就任军务院副院长的熊廷弼,在群臣通过成立安西省的决议后,马上出列奏道。

大家有些惊奇的望着他,作为原蓟辽督师,卢象升跟他更久,怎地举荐后来才去辽东的孙传庭呢。

孙传庭是收复广宁后,朝廷在辽西再设一位巡抚,他才以登莱兵备道的身份提拔上去的。

卢象升原本就在辽东担任兵备道,升职为辽东巡抚,应该说跟熊廷弼接触更频繁。

可再一想,有人一副恍然大悟,低声对身边的同僚说:“熊蛮子是楚人。”

不少人马上心领神会,卢象升是南直隶的,楚党跟东林党仇深似海啊,当年楚党领袖当内阁首辅,可把东林党打压的。

紧接着东林党做大,打压楚党、齐党、浙党,但最恨的还是楚党。

当然有见识的人对这嗤之以鼻,谁不知道卢象升、孙传庭等人,包括熊廷弼都是皇帝的心腹,怎么可能内讧。

但人心就是这么鬼蜮,自己不光明的人,最喜欢把别人也想的龌龊,东林一脉的人开始反对,力挺卢象升去安西省。

孙传庭朋友少,也没多少同乡支持,就连同科的进士,跟他关系好的也没几个。

这跟他的出身有关,他是山西人,原本应该是晋党才对,可问题是他是军户家庭出身,这身份一向被读书人看不上。

这一来,朝堂上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卢象升,没几个人为他说话。

“官场啊,就不是正常人能干的活!”

朱由校看着底下这一副官场现形图,无奈的感叹。

今天这事不涉及忠奸对错,只是因为两人各自的出身,人们就天然有了远近亲疏的意味。

这就是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有本能驱使。

朱由校看一眼张惟贤和徐希,两位国公会意的出列道:“臣(臣)附议熊副院长!”

两位国公的下场,登时得到武将们的支持,特别是勋贵出身的,天然的站在张、徐二位一边,这又是一个出身决定的立场。

双方争论起来,终于有了对手了,朱由校再次示意范景文,明白他的意思的范景文出列支持孙传庭。

然后魏忠贤一看,马上蹦出来叫道:“臣支持孙大人!”

满堂一下子没声了,大家愣住看着他,有人想要破口大骂,被身边明白的人一把拽住。

“别闹,这货现在是朝臣,不是内监。”

大家这才想起来,人家魏忠贤现在是正经的从三品官员,内政司的司长。

只是他知道大家不喜欢他,一直没在朝堂上参与过议政,让大家选择性的忽略了罢了。

朱由校看着他,眼里都露出笑意,转脸看向文官这边道:“政务院有何意见,还有一个巡抚的人选,卿等看何人出任更适合?”

“对呀!怎么忘了还有一个巡抚呀。”

大家这才想起来,自从督抚被固定为常设后,这个督指的是提督而不是总督。

安西省要不是新设的,而且是边疆,也不会设总督,而是巡抚和提督各一位。

现在这总督任命后,依然还是要提督和巡抚的,一个管政务,一个管军务,总督则是军政一把抓。

“臣附议孙伯雅出任总督,并提议由南京吏部侍郎武之望出任巡抚。”

袁可立今天这是第一次开口,一开口就支持了孙传庭,这下大家再无争议,明摆着这事已经内定了。

再一听让武之望当巡抚,更是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安西省地处西北边陲,孙传庭是山西代县人(代州镇武卫),武之望是陕西临潼人,两人都算西北人。

朱由校却迟疑了,他跟两院暗中定下的只是总督人选,对于提督和巡抚,交由两院自己再斟酌。

但确实给了建议,原则上用西北人更好,毕竟青海、新疆气候,南方人去那真不适应。

若是太平时间可以,担任地方官的人有时间调整适应,可现在那里是刚平定和还未收复的地区,以上任就要投入工作,自然西北人更好。

“恩师考虑过武卿年纪否?朕没记错的话,他已经七十七岁了啊!”

历史上武之望就是今年死的,终年七十七岁,不过他是因为固原兵变自杀的,不然应该还能活几年。

可毕竟这年龄,按照朝廷新的规定,是可以告老还乡享受待遇的。

袁可立微微一笑,点头道:“皇上体恤臣下,不过臣跟武叔卿是同年,时常书信往来,知道他的身体还硬朗,更有拳拳之心,不用顾虑年纪。”

孙承宗也笑道:“武叔卿年少时身体羸弱,因而醉心医术,考上进士时已是关中名医,对养生、治病极有心得,皇上不用挂念。”

他两这番话引起不少朝臣附和,朱由校这才知道,后世大名鼎鼎的中医名书《济阳纲目》《济阴纲目》都是出自武之望之手。

这老头不仅是关中鸿儒,还是当世名医,难怪身体健康,这年纪了还奋斗在第一线。

“既如此,朕同意由武卿出任巡抚,众卿有不同意见的吗?”

朱由校从善如流的问道,大家互相看了看,纷纷选择支持,随即盯着提督之位该由谁担任。

轮到张惟贤了,老国公站出来拱手道:“臣建议安西省提督一职暂时搁置,等此战结束后论功行赏,由此战功臣中一位出任。”

“咦!这主意好啊。”

“对对,此战若是大胜,其功臣必定名震西陲,更能震慑住西域。”

支持的人纷纷说起好处,但担忧的人反对道:“各位别忘了,此战女真骑兵去了六千多,领兵的又是多尔衮,而且他早早就扑向哈密去了。”

“这……”

“应该不会吧,不说陕西总督麾下的大将,就说这次援军总指挥是曹文诏呀,还有虎大威可是立了头功的。”

窃窃私语声汇集成嘈杂声,不少人眼神闪烁的望向皇太极,这家伙眼观鼻鼻观心,好像跟他没关系似的,可老实了。

自从进了政务院,皇太极就规矩的不行,除了在本院参与讨论外,在朝堂上都是一言不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