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二百六十六章 三部臣服

大明:朕不是昏君 二百六十六章 三部臣服

作者:墨香阁大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6:28 来源:笔趣阁

天启十一年悄悄的过去了,李定国以战功晋升为少将,被调到山西曹文诏手下。

这一仗打的很艰苦,好在伤亡不大,不仅整个缅甸再无土司,而且全境被并入大明版图。

安南吓的瑟瑟发抖,可山地军停下步伐没有进入安南境内,这是朝廷定下的策略。

原本攻打安南会很难,广西云南出兵的话,要面对成片的丛林,连绵不绝的山脉。

可缅甸全境并入后,大明要攻打它完全可以两面开花,南北并进,减少了太多的难度。

因此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消化掉现有的战果,至于安南恐怕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大明不打只是给它投降的机会,原本就是大明的疆域,这百多年来被一步步蚕食,以前的腾不出手,现在就看你识趣与否了。

天启十二年三月,西北大旱,蒙古也同样大旱,但有了水库和灌溉渠的存在,西北和漠南并没有绝收。

加上朝廷赈灾得力,百姓们还是能吃饱饭,就是用水太难了些。

但漠北就惨了,漠北旱情虽然没有那么严重,可还是影响到牧场,大批的牧民南下逃荒,漠北三大汗国慌了。

要是以往,他们会去抢劫,可现在不敢呀。

南边除了科尔沁外,全部并入大明版图,东边更是大明固有的领土,只要敢动手,迎接他们的肯定是灭顶之灾。

大明朝没有征伐他们已经是万幸之事了,哪还敢先动手,唯一能动的只有科尔沁。

可科尔沁不傻,一看情况不对,本来就呼声很高并入大明的声音顿时成了主流。

诸部台吉一商量,赶紧的上表臣服,接受大明的改制,顾不上部落被分割分封,先活下去再说。

吴克善现在最后悔的是,海兰珠被皇太极截胡了,以前没觉得,现在他恨死了皇太极。

要不是他,按照努尔哈赤的安排,海兰珠现在应该是朱由校的小心肝才对,没看贵英恰现在牛气的很吗,还不是有个好妹妹嫁给了朱由校。

漠北那边得知这消息后,三大汗国展开激烈的争论,土谢图汗国和车臣汗国支持并入大明,唯有札萨克图汗国不同意。

这应该跟地缘关系有关,土谢图汗国位于蒙古高原中部,也就是后世的乌兰巴托为中心。

车臣汗国位于蒙古高原东部,后世一部分内蒙古的版图也在其中,这两部跟大明更近,交流也更多。

而札萨克图汗国位于蒙古高原西部,并一部分新疆东部地区,除了蒙古族,其中不乏畏兀儿族。

他们跟西部的原瓦剌人、畏兀儿人交流更多,眼看着瓦剌人被大明强力压服,他们肯定有些担心。

大明占领了天山以北后,并没有分封瓦剌四部,而是按照郡县制全部派遣官员管理,接管了全部军队,不允许瓦剌贵族手中拥有武力。

特别是对准格尔部更是盯得死死的,这让札萨克图部担心自己也会落个如此下场。

与土谢图部和车臣部激烈争论的理由是,外喀尔喀不同于内喀尔喀诸部,他们从没支持过大明朝,因此绝不会得到优待。

争论的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消息传回后札萨克图部分裂了,一部分不愿臣服大明的人,在两个台吉的带领下,北上去寻找新的牧场。

而整个外喀尔喀诸部的领地,终于并入大明的版图,接受分封后被分为二十八个旗,朝廷开始向他们赈灾。

这里面最不合算的其实是科尔沁诸部,科尔沁草原这边并没有自然灾害,但被外喀尔喀的兵锋逼的不得不投靠大明。

当然,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是福是祸谁又能提前清楚呢。

即使外喀尔喀不逼他们,想要存活的外喀尔喀三部,最终也是要臣服大明,求得粮食度过灾荒。

到那时整个草原就剩下科尔沁诸部,被围在中间,靠天吃饭的牧民在丰年没关系,万一灾年呢。

到那时有人一旦抢掠周边,那就是向大明开战了,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分封安置了,而是灭了科尔沁都有可能。

再说,就算没有这事,只剩科尔沁诸部在中间,眼看着周围的同族日子越过越红火,牧民们不怕跑光才怪。

到那时,科尔沁诸部会越来越困顿,再想并入大明,条件可就没这么好了。

一个月后,分裂出去的札萨克图部北上人员,凄惨的回到蒙古高原,请求回归臣服大明。

消息送到京城,朱由校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原来他们并不是向正被冰原迁徙,而是向西北方向,想要去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

结果遇到乌兹别克汗国的阻拦,此时的沙俄并未全部控制伏尔加河流域,仅仅是占据了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都是游牧民族。

不仅有蒙古人,瓦剌人,也有突厥遗脉,以及中亚地区的各游牧民族,但大部分向沙皇称臣纳贡。

而此时的乌兹别克汗国,并不属于沙俄管辖,甚至是沙俄的敌人,双方经常互相攻伐,互有胜负。

沙俄此时的力量是强于乌兹别克汗国的,但沙俄主要兵力被牵制在欧洲,只要等波兰立陶宛消停一些,他们才能抽出手来。

乌兹别克汗国跟沙俄纠缠多了,对这位野心勃勃的邻居深有戒心,阻拦这一部蒙古人去伏尔加河流域,其实是不愿他们到那后,壮大沙俄的力量。

现在他们被赶回来,凄凄惨惨的祈求原谅,朱由校当然不可能那么痛快答应。

你丫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谁惯着你毛病呀。

因此他下了一道命令,命令这一部分蒙古人,留下老弱妇孺,其他的青壮年带上武器去往正北的冰原。

条件只有一个,找出沙俄探路的人马,杀了他们,或者摧毁沙俄除了原西伯利亚汗国意外,其他地方建造的堡垒。

只要他们答应这条件,朝廷可以派出一个连的骑兵相助,但必须要有收获,否则不允许他们回归。

权衡利弊后,这一部分裂人员答应了,开始准备出征,并等候朝廷的人马到来,消息反馈回京城,京营跟勇卫营闹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