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四百零八章 辽臣南下

雄起中亚 第四百零八章 辽臣南下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7:28 来源:笔趣阁

马鲁,经过近似野蛮性的扩张,马鲁已修建了四道城墙。加上原有的内外城,现在算是长了两圈。并且随着跨河石桥的修建,河对岸的土地也迅速纳入了城区。

穆尔加布河,也名副其实的成了马鲁的内河。

原本分散在马鲁周边的城镇、村落,也都在马鲁城的扩张下,与城区连成了一体。有名的埃米尔大道,也在改名为呼罗珊大道后,成了贯穿马鲁城的中轴线,绵延近一百余里。

路上尽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兴盛之景,直叫人叹为观止。很多刚踏上马鲁土地的商贾,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时前大辽南枢密院直学士王殷志、前大辽敌烈麻都司的石抹特烈、前大辽近卫司统领以及随行数人,乘坐马车,缓缓驶近马鲁的凯旋门。

这是马鲁城最北侧的城门,就在沙漠边缘。除了一座高大·阔气的城门,两旁就只有一排象征性的低矮土墙。与繁盛的城区,也隔着好远一段距离。

一个营的边军驻扎在这里,负责维护此地的安宁与稳定。城门内外有一些房屋,比较低矮,数量不多。所以边军在这里的意义,更多是象征大于实际。

“请问车内,坐的可是石抹先生?”,拉比拉西恭候在城门外,迎上前道。

在马鲁,先生的敬称指读过书,有学识的人。这是随着一系列学校的兴建,渐渐传开的。据说最早,是从国王口中传出来的。

发展到现在,先生已经是对人的美称了。

以石抹特烈曾是大辽礼官的身份来看,学识是少不了的。所以先生的敬称,正好合适。

“在下正是石抹民安,不知阁下是?”,由于担任特烈麻都一职太久了,很多人都忘了他的本名。从而以石抹特烈相称,都成了习惯。

眼下既已卸任官职,那么特烈二字,也就不再适宜了。

“在下是呼罗珊国近卫司司务拉比拉西,奉国王之令,特来此地恭候先生。”,瞥见马车内还有其他人,又分别见了一礼。

“那有劳司务了!”,石抹民安回了一礼,温声道。

自从接到李世昌相邀的信函后,他就立即动身南下了。并且将王殷志他们,也都邀请了过来。还有一些旧友,也都在南下的路上。

也是大辽的日暮之气,已经彰显无疑了。他们这些在大辽为官的,自然看得明明白白。再加上耶律子正在朝堂上的排挤,他们或贬或罢官。

对大辽的国运,也就越加心灰意冷。

面对李世昌这个旧主的邀请,他们就没多少犹豫,主动赴邀。

这对李承绩来说,自然是大喜事。因为随着呼罗珊国的进一步扩张,新纳入的疆域,急需要人治理。大辽旧臣的投效,刚好填补了这个缺口。

尽管石抹民安他们来马鲁的名义,还只是探望李世昌。但事实上,彼此都一清二楚对方的目的。况且李承绩相信他爹的能力,绝对能让石抹民安他们,为呼罗珊国效力。

所以在面子上,李承绩也尽量给足了。

随后拉比拉西便在前面引路,领着众人前往圣宫。

一路上,石抹明安虽见过寻斯干与浦华二城的繁盛,但还是被马鲁城的兴盛之景惊讶到了。尤其是笔直宽阔的埃米尔大道,连续经过的四道城门,让他们对马鲁城的宽广,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并且他们还注意到,第四道城墙外面,还有大片连绵的房屋。一些街市的雏形,也都露出了规模。所以可以预见,城区还在向外扩展。

而且第四道城墙,也修得十分简略。强基是河底的砂石,并不牢靠。且墙面也很薄,只有两尺来宽。高度的话,仅一丈有余。

说实话,这样的城墙连很多百姓家里的院子都比不过。

但是这反而让石抹明安他们心生震撼!

因为这样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反而露出了呼罗珊国的底气。且扩展的城区,也显露出呼罗珊国急速上升的国力。

就在他们陷入对马鲁城的深深震撼之时,圣宫内。张钛铭、阿尔子密、阿利·不剌、弗拉特、郭槐等一部主官或是司务,都齐聚一堂。李承绩坐在上首,脸上带着苦笑。

因为张钛铭他们聚在一起,不为别的,而是阻止他南下犒军。

“国主!自古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古尔之地兵荒马乱,适在不宜亲临啊!”,戴维·古里安苦口婆心的说着,似是李承绩不答应,就有死谏的准备。

当然,以李承绩对戴维·古里安的了解,他绝对不会有死谏的勇气。并且这出自汉朝的典故,也不会是戴维·古里安这个一心钻钱眼里的犹太人能懂的。

如此,显然是有人教戴维·古里安说的。

再看其额头上的虚汗和躲闪的目光,李承绩就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便出声道:“此番南下,是犒赏三军。戴维司务,怎能如此不通情理!”,李承绩说这话时,语气稍稍有些严重。

早就将自己比喻为李承绩一条狗的戴维·古里安,立即面色一白。身子也像筛糠一样,抖得厉害。到底他明白,自己有今天的地位,都是李承绩赏赐的。而且自己的家族利益,也与李氏商行纠缠太深。

特别是守着钱库司这个肥差,引起很多人眼馋的情况下。他只能拼命抱住李承绩的大腿,好使自己的位子坐得更稳当一些。面对李承绩时,便很难有底气。

今日若不是其他主官和司务,一起向他威逼。说不得,他连宫门都不会踏一步。

便颤颤巍巍的应声道:“臣-臣---”。

一旁的张钛铭见其如此不堪,马上向郭槐使了个眼色。就见其上前一步,抢声道:“国主身份尊贵,理应坐守马鲁。犒赏三军之事,只需一道旨意即可。”。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连串的附和之声在大殿上回响,显然是早就商量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