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纵横四海

雄起中亚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纵横四海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7:28 来源:笔趣阁

这时候,醒转过来的李承绩已得知李大力与李大海齐齐赶到的消息。便先召见李大力,询问波斯之事。

“启禀国主!为臣已查明,此次波斯各总督组建联军之事,确有人挑唆。”,李大力从怀里掏出一份信函,献给了李承绩。

看了一会儿,李承绩脸色微冷道:“哈密报答、阿思谷马,这两人还真让我刮目相看。”。

“他们在西波斯四处游说,大肆诋毁我呼罗珊。引起诸位总督惊惧,组建联军围困刺夷,迫使郡守放弃呼罗珊官职,上奏恢复库希斯坦旧制。”,说到这里,李大力观察着李承绩的脸色变化,接着道:“但奈何刺夷郡守马克不里深明大义,不愿受他们裹挟。拒开城门,拒绝上奏。并派信使,上奏他们叛国之举。”。

“嗯?这马克不里倒是识趣!”,李承绩脸色和缓了不少。

正因马克不里的拒绝合作,使得这些人联名上奏,请求李承绩撤去马克不里的郡守之职,恢复刺夷、塞姆南、可疾云三郡的旧制。由此,也就落下了口实。

毕竟库希斯坦的总督之位,一直都在马克不里家族流传。即便现在马克不里家族已势微,总督也成了各位军将们的傀儡。但在法理上,最该担任总督的,还是马克不里。

“他知道自己成了总督,也是别人的棋子。这些年,马克不里家族的总督,可是走马观花一般。因而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自是不愿受人摆布的。”,李大力带着些许讽刺道。

这位前库希斯坦总督,在位有两年的时间。是十年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之所以活这么久,是因为他善于装傻充楞。直到内附呼罗珊,被废除了总督之职。他才一改以往的傻里傻气,变得精明无比。

所以说,没了总督的头衔,他是活得非常惬意的。那些总督想让他恢复旧制,也就等同于逼着他跳火坑了。

“不管他是真忠心还是假忠心,只要他坚决不受总督之职,那群乌合之众的气焰就降了大半。”,李承绩说着,又问道:“刺夷城近况如何了?”。

“联军碍于呼罗珊的威势,不敢攻城。便以平乱的名头,围在刺夷城周围不走。”,这些消息在刺夷围城之前,就送过来了。只是耽搁在路上,又有大辽与西喀喇汗国的消息为先。所以直到李大力命人亲自去找,才使其呈送到李承绩跟前。

“哼!可笑!连名头都不敢亮出来,还想与我呼罗珊作队。”,李承绩冷笑着,突然看向北方,出声道:“摩诃末、屈出律。你们以为派人将那些乌合之众联合在一起,我就不敢出兵了么?”。

说到这,李承绩随即坐回桌案,撰写着诏令。以极其严厉的口吻,呵斥诸位总督的不臣之心。并勒令他们返回自己的封地,否则便派遣大军征讨。

同时命图斯、塞姆南、可疾云三郡边军入主刺夷,动作可以慢一点,但声势一定要浩大。最好人尽皆知,震动整个波斯之地。

再命奔赴蒲华的第四路大军,立即覆灭西喀喇汗国,进入大辽平乱。蒲华、马鲁、班城三郡边军,听候第四路大军调遣。

卡尔旺率领的第一路大军入主马鲁,守护呼罗珊之地的安宁。波斯军团和李大气率领的第二路大军,则在也里休息三天后,赶往大辽平乱。

处理完这事,李承绩就接见了李大海。期间与李大力擦肩而过时,瞧见他脸色沉重。瞬时心里七上八下的,走起路来都小心翼翼,生怕踩死了蚂蚁。

“造船的工匠,你寻觅得如何了?”,李承绩神色平静道。

李大海不敢怠慢,马上回道:“已寻得两百零七人,以拜占庭人居多。还有两西西里人、意大利人、波斯人。他们都在马鲁,等着国主的命令。”。

这个时代地中海的航海贸易还是非常发达的!所以拜占庭造船的工匠不少。而两西西里人与意大利人,则是后世意大利半岛的两个国家。只不过意大利王国在北部,两西西里王国在南部。中间隔着一个教皇国,组成后世意大利的版图。

论航海技术,两西西里王国与意大利王国更为发达。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造船业。只是它们在拜占庭的西边,前往呼罗珊没这么容易。

“好!我在信德郡的滨海之地新建了一城名为卡拉奇。现在我命你为城主,在那里给我铸造可以出海的大船。日后组成船代,封你为船长,为我纵横四海。”,李承绩颇为豪气的说道。

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海洋梦!现在终于有实现的机会了,心里也颇为欢喜。

李大海能听出李承绩语气中的喜悦,立即大喜过望道:“谢国主厚爱。为臣一定为国主造出大船,纵横四海。”,虽然他也不清楚是哪四海,但只要李承绩说了,那就一定有四海。

随后李承绩便交待了些琐事,主要是让他在卡拉奇之地,尽管放开手脚造船。有什么事,他都可以替他担着。并且除了造船的工匠以外,还要多找些懂得航海的水手。

一定要以各种手段,确保远洋船队组建起来。

李大海连声应着,立下了军令状。李承绩又勉励了几句,才让其退下了。

来到行宫的花园,李承绩想到了奥里萨。就让随行的宫人,去将奥里萨找来。

只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奥里萨竟然出宫了。李承绩有些无奈,便换了身衣服,也出了行宫走走。

得益于战乱的结束,也里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规模已明显比从前大了一圈。虽没到马鲁爆炸性发展的恐怖地步,但原来城池周边的村子,已经全部与也里城连为了一体。

并且城内经过整修,几条主干道全都铺上了水泥。贫民窟全部拆除,建了一排排漂亮的公租屋。这是给低收入群体准备的房子,租金便宜。并在附近建设大量工坊,就近解决了百姓们的就业问题。

在人文关怀上,也里郡是做得最突出的。哪怕是马鲁,底层百姓都有些无法承受城内越来越高的地租与物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