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痴心妄想

雄起中亚 第一百八十二章 痴心妄想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5:52:12 来源:笔趣阁

投桃报李,耶律子正也答应出面,会阻止南院朝官提出的合并之议。这就使得回回派系的朝官,更团结在耶律子正麾下。

只是当前,为了不引起李世昌的警觉。这些事都是暗地里进行!就连回回派系的朝官拜访王爷府,也是掩人耳目而来。

听到提醒,耶律子正点了点头,应声道:“本王正是有此考虑!才召诸位前来商议!”。虽然他白日里,答应了接见屈出律。但是当前的形势,还是大意不得。

毕竟自前些年耶律阿海出使大辽以来,蒙古和大辽的关系,就相对亲善。尤其是定下通商之议后,更是和睦异常。不少在女真人统治下的契丹部族,就在蒙古的刻意帮衬下,借道北境,来到大辽。

可惜菊尔汗并无重回祖宗疆土的心思,各位朝官,也无复国的宏大抱负。于是那些远道而来的契丹部族,也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倒是像难·民似的,随意安置在也密里、阿里麻里、益里(伊宁)等州府。

促使不少契丹部族心灰意冷,投效蒙古麾下。

对此,大辽上下。不仅没有半分警觉,还引以为喜。认为这些契丹部族都是大麻烦!投效蒙古人,还免除了安置的隐患。

尽管有心忧国事的御史,进言过此事的利弊。可是朝堂上的整体态度,都安于享受。

所以除了一顿斥责免官外,就没有旁的结果。

李世昌深知朝堂上追求安稳的态度,也只能叹气的保持沉默。

这心思,耶律子正是不知道的。而且就算知道,他也会和李世昌唱反调。因为他也认为那御史危言耸听!

到底那些投靠来的契丹部族,并不能为大辽带来助力。反而因他们的到来,使得大辽颇耗精力。徒惹麻烦不说,还要耗费一定的钱财。

说起来,简直有害无益。

因此投靠蒙古,还无形中为大辽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另外乃蛮部,之前可是臣服大辽的。在承天皇后摄政时期,投靠了女真人。促使德宗当初起兵之地--可敦城,成了隔开的飞地。更北部的谦谦州,也失去了掌控。

大片疆土,就此沦落女真人之手。

这种叛服无常之辈,本该得到讨伐的。

毕竟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可是和大辽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乃蛮部臣服于大金,简直让大辽威严扫地。

如今被蒙古人讨伐,部族尽灭,领地尽失。犹如遭了天谴!

受到背叛的大辽,应当是乐见其成的。

况且乃蛮部已被蒙古人打散了!曾经称霸北方草原的霸主,也就如过往云烟,成了蒙古人的奠基者。屈出律的乃蛮大汗之子身份,也就无甚用处。

即使他自作主张的,继承了乃蛮大汗之位。在失去了部族的情况下,也就是个名头。

再与其搭上关系,也就并无大的用处了。

那位回回朝官想了想!见耶律子正似乎对此事颇为有意,就思索了一番,出声道:“当前乃蛮部为蒙古所败,太阳汗也已然死于蒙古人之手。再与其有所纠葛,怕是为蒙古人所不喜。且屈出律的身份,也无从考证。王爷若是有心帮衬,还是慎重为妙!”。

这话说得在理!其它朝官,也都小声讨论了几许后,连连点头。

到底乃蛮部以及附属部族,已被蒙古人收编。太阳汗、不欲鲁汗、脱脱等乃蛮以及乃蛮从属部族族长,也已身死。再算算时间,距离蒙古收服阿勒坦山以北之地,已有近两到三年的时间。

这期间,能证实屈出律身份的人,怕也寥寥无几。

所以真真假假的情况下,还是得慎重为妙。

更何况,蒙古人的声势,在场的人不是不知道。尤其是这些回回派系的朝官,生意上可是与蒙古人往来密切。虽有这方面的原因,不愿使大辽与蒙古交恶。

但更多的,还是明白蒙古人的实力,不可小视。因此心里,生出一种不敢与其敌对的心思。

如今为了一个丧家之犬一般,且无从证明身份的汗王,得罪气势汹汹,四处攻占的蒙古人,实在有些不划算。

说不得,菊尔汗为了平息蒙古人的怒气,而将他们这些人当成替罪羊。

无论是为国还是为己,他们都不愿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

耶律子正知道大家的疑虑,也暗自思索过这个问题。

但在考虑利弊后,他还是按耐不住这个念头。

因为他只要想到屈出律在李世昌那里吃了闭门羹的事情,就忍不住想与其作对。从而在声望上,让李世昌一跃不振。

毕竟在他看来,乃蛮部也不是没有利用的价值。

比如乃蛮部所属部民颇多,即使被蒙古人打散了,阿勒坦山南北的大片领土上,也依然散落着诸多残余部族。他们在世代受乃蛮部的统治下,还是非常心向乃蛮的。

只要屈出律振臂一呼,未必没有部族响应。一支强大的部族大军,也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而成。

还有蒙古人打败、兼并的部族,大大小小,数不胜数。他们在族灭的情况下,本就对蒙古人心生怨恨。当初乃蛮面对蒙古人的兵锋时,就有不少残余部族,前来帮衬。

现在他们散落各地,未必没有复仇的心思。

在得知屈出律向蒙古发起挑战的消息后,定然会加入联军阵营的。

与其相比,扩张太快的蒙古,就没有那么大的声望。那些被收服的部族,也很可能揭竿而起,站出来反对蒙古人的统治。

所以耶律子正觉得,只要帮屈出律重振旗鼓,未来未必没有与蒙古人一战,收复失地的可能。

到时候,得到大辽帮衬的乃蛮部族,也会心向大辽,重回大辽麾下。

这样大辽的领土,又会恢复到鼎盛时期。蒙古这个隐患,也自会在乃蛮人的征战中,烟消云散。

越往下想,他的心下就越发激动。因为这样一个大功劳,可是值得千秋万代都传颂的大功绩。大辽的史册上,也会有他重重的一笔。

名垂千古!这样的人臣之极,是没有人能抵抗得了。

何况他心里,也不仅是甘愿做人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