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兴建学堂

雄起中亚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兴建学堂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5:52:12 来源:笔趣阁

“纳绥尔丁!他们威风吗?”,一间玻璃行内,一个包着头巾的男子站在临街的窗户边上。身边趴着一个小男孩,正把玩着李氏商行高价售卖的千里镜。

“威风!”,小男孩眯着眼睛,透过千里镜,将下方踏步而行的护教军,看得一清二楚。

“那你想像他们一样吗?”,男子循循善诱道。

“那可以看星星吗?可以看那些好玩的算术书吗?”,小男孩似乎对这些更感兴趣。

“呵呵呵···你只要去了军营,这些都会有的。”,男子瞧着威风八面的护教军,心生仰慕道。

“那我要去!现在就去!”,小男孩被勾起了兴趣,手舞足蹈起来。结果手一滑,将千里镜甩出窗外。这可让小男孩心疼死了,立即身子一倾,就探出窗外。

“呀!”,男子大惊失色,就要阻止。只是他还是慢了一招!使得小男孩发出一声惊叫,就整个跌出窗外。

正在看热闹的百姓们,也突然被掉下来的小男孩吓着了。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有人被砸到。

正在行军的护教军,也因这个意外而停下脚步。

“哒哒哒···”,一阵急速的马蹄声传来,就见一个身着甲胄的近卫飞速来到李承绩跟前。

“启禀总督,前方出了乱子!”,说着,近卫就将有人摔下楼的经过简略的禀告了一遍。

“哦?人伤着没有?”,在这入城的大喜日子,李毅不喜欢闹出人命。

近卫摇了摇头,道只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也是二楼并不算高,下面又有人接着。所以纳绥尔丁摔下时,伤得并不重。

不过到底影响到了护教军的入城,因此这件事,并不能就这么算了。

于是说话间,纳绥尔丁和他爹一起,被人带了上来。

“总--总督---”,头一次见到总督这样大的官儿,又是因为这样的事,纳绥尔丁他爹紧张得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就是你砸伤人的?”,李承绩见纳绥尔丁行礼时,还时不时抬头打量着自己,不由出声问道。

“小儿无知,还请总督恕罪!”,纳绥尔丁他爹腿一软,面色苍白道。

“你喜欢这东西?”,李承绩见纳绥尔丁手中一直攒着千里镜,语气温和道。

“嗯!阿父说,娘亲去了天堂,住在最亮的星星上。如果想她,只要一直盯着最亮的星星,就能看到她。”,纳绥尔丁奶声奶气的回应着。

“哦?!”,李承绩颇觉有趣,接着问道:“那你知道哪颗星是最亮的吗?”。

“日落和日出之前,最亮的是金星。冬天的时候,天上最亮的,是天狼星。”

“咿?!你还知道金星和天狼星?”,李承绩有些惊讶。因为这些星辰的名字和方位,只在军营发行的小百科全书上,有过简单的介绍。

平时只作为扫盲课之外,闲暇之际阅读的书籍,并不是必要的学科。

所以很多护教军的将士,也都不知道金星和天狼星的名称。

如今这小男孩竟然知晓,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听说《小百科全书》是军营里传出来的,我便给小儿买了。”,纳绥尔丁他爹摸了一把头上的虚汗,小心翼翼道。

军营的东西,向来都有足够的噱头引人关注。尤其是护教军的军营,里面流出来的东西,无论吃的用的,都受人追捧。

像扫盲读物,就既有科教性,又带有趣味性。不仅通俗易懂,还易学易记。对军营里的大老粗们来说,算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对那些刚启蒙的小孩子来说,也是最适宜的读物。因此不少有些家底的人家,都会买些军营的扫盲读物,弄回家给孩子看看。

由于这是启发民智的好事情,护教军对此也管制不严。使得护教军内部往往一补充扫盲书册,民间的书斋里,就同步摆上了货架。

供小孩念书的学堂里,也全都大规模采购。这成为礼部科教司,为数不多的财源。

李承绩知道这一点,就笑问道:“他识字?”。

“识得一些。小儿在图斯时,常常翻看《古兰经》。内人从旁教导,倒是将上面的经文认了个全。”,说到这里,纳绥尔丁他爹脸上浮出几分伤感。

因为他的妻子是在图斯被围城期间,因兵祸而香消玉损。所以提起往事,不免心生感触。

吞了吞口水,见李承绩似乎对纳绥尔丁起了兴趣,就接着道:“前些日子迁来马鲁,便费了些第纳尔,值办了铺面。小儿也在城里的学堂念书。今儿适逢护教军入城,学堂便停课了。”。

在呼罗珊总督府统治的七郡之地,学堂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郡治兴建起来。这是礼部主持的!从民间搜罗一些有学问的先生,进入学堂教习。

每月的薪酬,礼部会下发一部分。另有一半,由学堂承担。

到底这时候,正值呼罗珊总督府大发展之际。很多地方,都需要巨量的钱财投入。因此能省的地方,自然要省一点。并且学堂自己承担一部分,也可以让念书的学生明白,求学的不易。

当然,促使百姓送孩童念书的最大动力,还是利益。

因为礼部有言,日后会举办科举,从有学识的读书人中,选派官吏。这对那些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统治阶层的商贾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所以学堂之中,念书的子弟,往往多是商贾出身。并且礼部为鼓励民间办学,还准许商贾们捐钱修建学堂。建成之后,学堂的名字还可以由商贾们自己命名。

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有远见的商贾们,自然不会吝啬这么一点钱财。所以修建学堂的修建,很是迅速。

呼罗珊总督府也会在很多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像用地上,就可以直接向总督府申请。然后再官面上,只需要用很小的一笔钱财,就能拿到不小的地块。

这在寸土寸金的马鲁城,可是捡了大便宜了。

(出了点事,做了个小手术。目前恢复中。另祝各位书友们新年快乐!虽然迟了好多天。感觉下街李的打赏,也感谢什么时候开始1等书友的支持。你们的不离不弃,算是我最大的动力。话不多说,继续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