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五百五十八章 勇将投效

雄起中亚 第五百五十八章 勇将投效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5:52:12 来源:笔趣阁

在返回瓜州的途中,李承绩又在寿昌县停留了一番。接见夏国的降官降将,询问了黑沙暴造成的伤亡事宜。临到离开了,高逸却有事单独求见。

“国主,末将斗胆举荐一人。”,高逸被领到李承绩跟前,出声道。在流落呼罗珊后,就一直在李大海身边当差。由于表现出众,李大海就将其举荐给李承绩,好使其受到重用。

李承绩亲自试探了一番,发现在兵家之事上高逸果然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便将其充入军中,担任中层军职。因呼罗珊扩张速度太快,兵马充入太多。所以很多军将都低位高配,高逸也就有了独领一军的机会。

此次攻打夏国,高逸就独领一军。沙洲敦煌、寿昌二县,就是他劝降的。

虽然军中也有人质疑高逸乃夏国旧将,恐对呼罗珊有不臣之心。但李承绩还是对他保留充分的信任,让其驰聘沙场。

这让高逸感激的同时,也收起了那份对夏国的不忍。

到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呼罗珊的兴起与夏国的衰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而且就在和州攻破之前,他的家人就被接到哈密力。时隔一年未见,却恍如数年。李承绩的恩情,他也就记在心里了。

“哦!何人竟让高将军亲自举荐?”,李承绩好奇道。不管高逸举荐是什么人,单论高逸这份心思,就说明他已将自己看成与呼罗珊一体了。

“沙洲望族之后,性果敢,胆识过人,吉拉思义也!”,高逸说完,李承绩就打量着站在不远处的青年。

那是一个留着党项族发饰的男子,头顶留着三缕鬓发,就像动画片里的三毛。

“召他过来吧!”,李承绩说了一声,一近卫就前去将他领来。

“小人吉拉思义拜见国主!”,来的路上听高逸说过呼罗珊的礼节,便躬身道。

“嗯!身子骨看着还不错,可使得几担弓?”,李承绩坐在马上,居高临下道。

“小人不才,只使得五担弓!”,吉拉思义面色沉静道。

这倒勾起了李承绩的兴趣,便环顾左右,冲着忽勒道:“此人说他的臂力超过你,可还服气?”。

忽勒在被李承绩一招打脸后,就收起了心里的倨傲。再收到李承绩抛来的橄榄枝,就甘愿接受了。便被李承绩收入近卫司,从一底层近卫做起。

此时就在一干近卫中,被李承绩点名,当即站出来道:“属下请求一战!”。

刚好天空有一群大雁飞过,李承绩让人拿出一副长弓交给吉拉思义,出声道:“十个数以内,你们谁射的大雁多为胜!”。

这不仅仅是臂力了,还要求准度。

吉拉思义摆弄了下长弓,熟悉手感。忽勒则拉了拉弓弦,调整角度。

为了公平起见,李承绩也没催促吉拉思义。毕竟长弓不是长弩,一米多高不说,重量还不轻。弓铉虽张力很足,但也要人拉动才是。尽管忽勒使用长弓的时间也很短,但相比吉拉思义初次接触,还是更有优势一些。

“国主,小人备好了!”,吉拉思义道。

李承绩没多说什么,就让人倒数十、九、八······

两人一开始并没有急着射箭,而是对准天上的大雁,不断调整角度。直到倒数三秒时,两人才先后放开手臂。张大到极限的弓铉也猛地回缩,将箭矢射了出去。

噗嗤······

最先掉在地上的不是大雁,而是折断了一半的弓箭。李承绩看得分明,忽勒的箭矢先射中了大雁。但吉拉思义后来居上,不仅也射中了大雁,还冲力不减,钉住了忽勒的半截大雁。

后半截的箭矢,也就此折断。

这可不是运气,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

李承绩心下高兴,当即让其随行伴驾。虽还未赐予官职,但有伴驾的机会,官身是迟早的。至于举荐的高逸,也被李承绩提拔为千夫长,负责沙洲的军防。

虽然眼下沙洲二县并无大的战事,但他的主要职责也不是打战。而是搜捕沙洲之地的百姓。因为有沙洲城被蒙古攻破的教训在,很多百姓都躲进了附近的山里或沙漠里。如何将他们找出来,就需要他发挥自己的能耐了。

高逸知道呼罗珊对人口的迫切需求,连忙保证尽心竭力地办好此事。

这么回到瓜州,肃州被攻破的最新战报就送到李承绩手上。却是原花拉子模降将阿里·希尔里德率领五千部族兵马,趁着黑风暴肆虐肃州的间歇,猛然兵临肃州城下。跟着用屡试不爽的火药炸门法子,一举攻破肃州城门。

夏国守将还想负隅顽抗,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呼罗珊将士涌入,守将也回天乏力。便在呼罗珊的步步紧逼下,力战而死。

不过阿里·希尔里德的兵马也损失了两成,受伤无数。显然夏国虽被蒙古打断了脊梁骨,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李承绩便晋封阿里·希尔里德的军职,让其回来修整,补充兵马。反正此次东征,别的不多,兵马最多。而且还都是部族人,死伤再多,也损耗不了呼罗珊的根基。更何况还可以削弱他们,提高呼罗珊在草原上的威慑力。

与此同时,夏国的兴庆府。呼罗珊攻克沙瓜二州的军报,也急速传回夏国宫城。

夏国国主李安全已执掌鼎器五年了,从继位起就天灾不断。旧岁更是蒙古兴兵,叫西夏生灵涂炭。眼看着好不容易纳女称贡才让蒙古退兵,不想今年又有呼罗珊兴兵夏国。

这可真是**迭起,命途多舛啊!

“铛铛铛······”,召见群臣,朝义大开的钟声不断作响,很多夏国官员急匆匆的赶赴紫寰殿议事。

尽管夏国是党项族建国,但一切典仪建制都仿自宋国。整个西夏皇宫,也是缩小版的宋国宫廷。只是其中还混有不少大唐时的建筑遗风以及少许党项族的民族特色,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