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五百九十五章 千万人口

雄起中亚 第五百九十五章 千万人口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5:52:12 来源:笔趣阁

而那穆萨·阿尔子密是阿依娜的坚定支持者。早前就有意撮合李承绩娶了阿依娜,现在虽还没明媒正娶的嫁给李承绩,但王府的事务,阿依娜已帮着打理了。

此次李承绩大婚,穆萨·阿尔子密就奉劝李承绩娶阿依娜为王后。若是真成了事儿,就是张钛铭此生之大憾了!

毕竟他的女儿,曾经距那后位只有一步之遥。

在他想着这些时,宣读圣旨的穆尔果已经话题一转,开始歌颂起了李承绩的文治武功。有大兴文教,在呼罗珊各地修建学堂。又有救万民于水火,替西喀喇汗国与辽国赶走花拉子模与乃蛮人,保他们生命无虞。

最重要的是李承绩的英明决策,使得呼罗珊国力越发昌盛。在中亚的地界,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大帝国。

最后是展望未来,勉励诸位臣子。并感怀为呼罗珊发展壮大而牺牲的将士,让天下百姓都要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各种军人抚恤,也都双倍。

这让帖木儿灭里在内的军将,都不禁眼角酸涩。从前为花拉子模打仗时,将士死了就是死了。别说什么抚恤了,不再加征将士家眷的赋税就是真主保佑了。

现在呼罗珊一改往日各国的惯例!不仅从军待遇从优,还增加各种战死和伤残抚恤。尽管这对户部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对千千万万的呼罗珊将士来说,却是他们的买命钱。

所以李承绩也不觉得这钱花得冤。

朝廷的官员也觉得李承绩此举是一大义举。因此置喙者少,褒奖者多。

如此宣布完,六部各司开始禀告政务了。

因朝会在乎呼罗珊威仪,所以禀报的政务都是大喜事。

最先是由户部之首--张钛铭开始!他先向李承绩禀告呼罗珊最新的人口数量。这是李承绩,也是呼罗珊上下都比较关心的。

因为人口是国力的显性指标。尤其是在严重依赖人口作为生产力的十三世纪,人口基数无疑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代表。

“旧岁百姓七百二十七万,今年又并入回鹤、东喀喇汗国、夏国、吐蕃等地部民,人口已有九百一十三万。”,张钛铭笑容满面道。这个数字并不精准,但误差也只会在十到五十万之间。

主要是战乱的缘故,这些新辟之地还有很大数量的逃民。他们不计入户籍,自然也无法统计。还有钦察草原不断纳入呼罗珊统治的部族,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钦察部族被人力商行捕获,从而送入呼罗珊内地。

户籍上,也就不断增长。

再就是波斯,随着呼罗珊对当地秩序的重建,百姓也都开始在官府登记户籍。

这也是为了自身利益。

因为呼罗珊是按照户籍分配田地的。如果没有户籍的话,连一捧土豆别想分到。而且即便经商做工,也都是要户籍的。呼罗珊对每个呼罗珊百姓都发放铁质身份铭牌。

上面有个人的基本信息,是呼罗珊百姓在呼罗珊境内耐以生存的根本。

否则的话,官府是会将其当成黑户处理。

那到时候,就是送去古尔、钦察等地做边民了。

这也引得当前呼罗珊国内的户籍登记制度进展极快,户部官员也都全国到处跑,忙得脚不沾地。

当下在场的呼罗珊官员听到呼罗珊已经有了接近千万的人口,都惊叹不已。

倒是李承绩,面色如常,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早就看过统计数据的,知道结果。另外这千万人口中,刚纳入呼罗珊统治的新移民占比数量太大。

并且无论哪个族群。都不占绝对优势。这使得呼罗珊国内,还是有分lie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中央政权遭遇重大变故时,地方上的统治就会更加不稳。

虽然现在正进行大规模的人口置换政策,使得每一个地方,都不会让任何一个族群占据绝对的人口数量。像河中地比较集中分布的粟特人,就被打散到呼罗珊各地。

还有天山、碎叶等地比较集中的葛逻禄人,也被打散。花拉子模、回鹤、夏国四郡、吐蕃麻域、波斯猪郡、古尔、信德等地的土著人,也都被重新安置中。

但事有轻重缓急!

人口置换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的。

只有回鹤与夏国四州、钦察等地因战争手段,迁移得比较彻底。其他地方,还都进展缓慢。所以接下来,人口置换政策依然是呼罗珊的国策之一。

随后张钛铭又开始介绍呼罗珊的财政收入。

商税、粮税这两项重要收入折合成金币,达到三千六百八十九万贯。依照十枚第纳尔为一贯的比例换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这还没算各种缴获的战利品,否则的话,只会高得令人咂舌。

但这么多钱也不可能一下子流入民间。

如今因呼罗珊商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已出现一定的通货膨胀了。各种生活物资都出现不同幅度的涨价。即便物价司出面弹压,也都压不住。

还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太多了,让第纳尔为主的货币体系出现严重贬值。

现在为了稳定物价,呼罗珊已开始禁止一些生活必须品的出口。比如粮食、布匹,就管控得非常严厉。往常虽也有出口禁令,但一些商贾小心点倒卖到境外,还是没什么大事的。

现在查的严,很多商贾都栽了跟头。不仅家产被没收,脑袋还有可能不保。

李承绩已经命令各大工坊加大生产量了,好尽量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不利局面。并且各大战事也都告一段落,军需采购会出现大幅缩减。这会让工坊有大量的商品供给市场,通货膨胀的局面会预见性的出现缓解。

李承绩想着国库这笔钱要好好利用。虽不能马上投入民间,但可以大做文章。比如成立皇家银行,发行纸币。有这国库的储备金,足够挡住一切有可能的金融风险。

而且还可以方便民间交易,促进商贸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民间的财富收入国库,更大程度上的调动国家资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