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东境风起

雄起中亚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东境风起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15:52:12 来源:笔趣阁

马鲁七区外的达绍尔酒肆,正值饭点,但进来客人不多,店里的生意很一般。

掌柜的不在,伙计们也都三三两两的打着哈欠。

这时外面响起报童的声音,只听:“号外号外!大元银行三日后发行纸币,第纳尔禁止使用了。”。

尽管今日的《大元日报》、《呼罗珊商报》、《马鲁早报》等官方报纸都已报道了此事,但这号外却是大元银行发行纸币的增印,上面详细的介绍了发行纸币的面额和大元官方对流通领域的货币管理体制。

事关自己的钱袋子,就是那些昏昏入睡的跑堂伙计也紧张了起来。

这时一个脸上黑乎乎,留着寸发,一副苦力汉打扮的男子边招呼报童买了报纸,边大步向店内走去。正巧掌柜从楼上下来,也喊住了正要往别处卖报的报童。

“嘿,小子,给我也来份报纸。”,掌柜的圆脸小眼,明显的东方人长相。

随着大元在甘肃行省站稳脚跟,来自东方的商人就多了起来。从元夏共治的凉州开始,一直到马鲁,沿途都可以看到这些中原商人驮着商货的身影。

而大元向来又重视对商业的扶持,所以有利的商业环境也促使这些商人趋之若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钱赚!

根据马鲁现在宽松的移民政策,只要进入大元的国境,在移民司注测户籍,就可以获得大元国籍。这样变相的吸引了中原商人的到来,增加人口。

现在马鲁就出现了不少中原商人经营的酒肆、客栈和一些低端的服务业。至于工坊之类的制造业,因大元本身就有不少本地工坊主,且工艺也很精湛。所以一时半会儿,这些后来的中原商人只能选择较为低端的产业。

比如这开在七区的酒肆,服务对象主要就是手里没多少钱的普通百姓。那生意,自然也就一般般了。毕竟但凡有些势力和钱财的,都会往城中心挤。

当下因昨日的袭杀案,官府派出兵力戒严。这促使本就生意一般的酒肆,更加生意惨淡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客人进来,可让店里的伙计没那么困了。

“有包间吗?”,那男子径直问道。

“有的有的,客观楼上请!”,伙计连忙凑上前道。

这时掌柜也买了报纸,冲着伙计道:“你去忙活吧!”,说着,就亲自将男子引上楼。

“王爷有交代吗?”,男子见左右无人,突然压低声音道。

掌柜的面色不变,背对着男子道:“将军莫急,王爷说了,只要你方便行事,天山、楚河两地,都可以是你的封地。”。

“我要见王爷!”,到了包间,男子直接提出条件。

“将军,王爷不可能见你的。”,掌柜的拒绝道。

“见不到王爷,此事也便不用提了。”,男子起身便要往外走。

“嘿,有话好好说嘛。将军难道还不清楚,你现在已经是粘板上的鱼肉,就等落刀了。”,

这话让男子身子一僵,有些恶狠狠的盯着掌柜。

“将军应该知晓,按照旧岁军调,你早该在一月之前便启程赶回和州驻地的。但国主却以敏妃有孕为由,命你在京城陪产。这女人生孩子,男人陪着是何道理?况且你只是敏妃的表哥,虽有些‘苟且’的风言风语,但我相信将军是清白的。”,

“什么苟且?你吧嘴巴放干净点儿!”,男子气呼呼道。敏妃便是耶律浑忽,被李承绩纳入后宫后,成为四妃之一。因是前朝公主,和李承绩从前有些嫌隙。所以在宫里很是安静。平时也很少和各宫妃嫔来往,安心住在自己的云光殿。

只是她也是个有福之人!

虽然承宠的日子不多,但竟然也有孕了。如今还不过三月,浑忽又常常因感怀家破人亡,而闷闷不乐。这使得胎像就不大稳。李承绩念及浑忽家无余亲,便让本来要去和州赴任的龙格丁里留在马鲁,好与浑忽说说话,以宽解浑忽的心境。

这是官面上的说辞,事实上,还有另一个版本。

那就是宫里有传言说,浑忽的孩子是龙格丁里的。因为刚过一多月光景的年节大宴上,龙格丁里曾在宫里留宿一晚。虽然当时留宿的不只他一人,但是当时有人看到他和浑忽在花园里单独相处。

再加上龙格丁里从前和浑忽就私交不错,当初在乃蛮人窃据巴拉沙滚时,还一起密谋着起义。听说他们当时就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尽管二人乃是表兄妹,但马鲁亲兄妹结为夫妇都有,更何况是表兄妹。

即便现在马鲁的法律已经明令禁止近亲结婚,但是在百姓们印象中,这种思维观念还没彻底改变。于是这种传言一出,就被很多人信以为真。并且许多人还揣测,李承绩将龙格丁里留在马鲁,就是为了调查这件事的真假。

尽管官面上也对此辟谣,严惩散播谣言者。可是有些事儿,官方越是遮掩的,民间就越信以为真。何况这又牵扯到给皇室带绿帽子的丑闻,就更加令人感兴趣了。

也正因此,作为夏国齐王暗使的掌柜刘有荣,才会搭上龙格丁里这条线。

说起来,夏国对大元霸占甘肃四州之地,是狠的咬牙切齿的。但是从前实力不够,根本不敢想夺回旧地。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战事的结束,东面又从金国的战事上捞了许多好处。另外蒙古人也知会了夏国。如果夏国对西面的大元用兵,会免除他们的岁贡。并且将金国的秦凤路几个州府交给夏国治理。

到底蒙古也见不得大元的壮大!

毕竟大元和蒙古都是一丘之貉,发展的路线都是靠军事吞并。蒙古灭国了多少部落,大元就灭了多少国家。甚至连投靠他们的回鹤,都直接出兵灭了。这对蒙古的脸面来说,简直就是蔑视和屈辱。

只是之前考虑到攻金之战在即,做不到两面开战。而且大元的实力也不容小视,为避免两败俱伤,给蒙古帝国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还是以和谈结束了争端。

现在虽也不敢轻易的撕破脸,但让夏国这只小绵羊给大元制造点麻烦,也不是坏事。

另外根据从马鲁传来的情报,大元已经在西面用兵了。东面这边,那自然就有机可乘了。

(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卡文卡久了,所以更新慢了。现在状态调整过来了,会做到稳定更新的。希望各位书友的票票也投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