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雄起中亚 > 第九章 文武双修

雄起中亚 第九章 文武双修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7:28 来源:笔趣阁

春日里,光线异常柔和。给粉墙黛瓦的郡王府,生生披上了一层薄纱。

某间小院里,裸着上半身的李承绩,正在一个老者的指点下,一板一眼的扎着马步。

这便是萧斡里刺的老部下--萧崇德。

只见其满头银发,面色肃然。仅静静的站着,就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这便是从军多年,特有的军人血性。

在李承绩偷偷打听他时,身子下意识的动了一下。结果一颗石子陡然飞来,狠狠砸中李承绩的屁·股。同时耳边,也响起一道略为深沉的说教声:“吸气!提气!站着别动!”。

配上萧崇德不苟言笑的眼神,活像地狱中走出来的阎罗王。

李承绩便定了定心神,乖乖的顶着太阳,安安静静的扎着马步。

好在春日的暖阳不大,长时间的晒着,也像置身火炉旁一样。传说中的春困,也就成了李承绩必须克服的敌人。

这样挨了好几石子后,李承绩才堪堪打消了睡意。

也是古话说得好,入门先站三年桩。所以但凡华夏武学,都必须从扎马步做起。一是锻炼腿力,二是修炼内功。

虽然李承绩这幅身体,之前就跟萧崇德学过武术。但生了一场大病,使得身体素质下降得厉害。再加上现代穿越来的灵魂,促使从前的武学技巧,忘了一干二净。

如今再学,也算是从头再来。

不过有从前的底子在,使得扎马步,也没想象中的艰难。

何况李承绩在穿越之前,也好歹在特训队里待过。不说每天一百个俯卧撑,就说周期性的二十公里越野长跑,就极其锻炼人。这不仅是身体,还包括意志。

所以就李承绩个人而言,对扎马步,是没什么挑战性的。

便趁这个机会,和萧崇德套近乎道:“太翁,你能说说和曾太公一起征战沙场的事么?”。

一般的老年人,就喜欢给小辈讲述曾经的光辉岁月。一是不服老,二是赢得小辈的尊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因长期找不到诉说对象,就更喜欢逢人说事了。

像萧崇德,今年八十有一,乃是仗朝之年。身下又无儿无女,待在没落的萧家,应该最是孤独。

身为刑警,李承绩就对揣摩人心之事,进行系统性的训练过。再加上长时间的办案经历,积累了一定的实用经验。便想通过这方法,拉近彼此的关系。

其实萧崇德心底,本就爱屋及乌,对李承绩有颇多偏爱。只是从前教李承绩练武时,被其闹得快没了耐心。所以此次重回李府,就故意板着脸,疏远和李承绩的关系。

如今被李承绩这么一问,却是正中下怀。就清了清嗓子,回忆着曾经征战沙场的岁月。

根据他的说法,自己并不是契丹人。而是早些年,逃到塞北云内州的汉人后代。因东边女真人崛起,北方的草原部落,纷纷脱离大辽的掌控。

临近草原的云内州,就这样被部落劫掠。还是幼年的他,便被掳到了草原。

后来适逢德宗耶律大石败走可敦城。因没有粮食,便将他给那颜养的羊充军了。

为了逃避那颜的处罚,他就请求耶律大石等人将他带走。

当时萧斡里刺见他机灵,就将他带在身边。

这么些年,他跟着萧斡里刺南征北战。生生在西域,打下了一片天下。只是他一心忠于萧斡里刺,所以自始至终,都甘愿为萧斡里刺的家奴。

在整个萧家人丁凋零后,也依然舍不得离开萧家。

听到这些,李承绩既为其征战沙场,而不自觉心情澎湃。又为其忠于萧家,而心生敬佩之情。

毕竟以萧崇德的功劳,完全可以自立门户,成为一方大将。可惜的是,他选择终身生活在萧斡里刺的光辉之下。使得大辽的建国史上,少有他的只言片语。

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也难怪李萧氏像对萧斡里刺一样的敬重他了。

同时李承绩,也对大辽建国的不易,有更深的感触。

因为当初耶律大石败走可敦城时,随身只带了两百人。至于粮食,也仅够三天。而整个行程,却有近两千公里。所以听着,就让人觉得钦佩不已。

正感慨万千,腿肚子就突然被抽了一下。却是刚才动了一下,被萧崇德撞见了。

这让李承绩,暗自感叹萧崇德的眼神不错。

到底都这么大年纪了!若是一般人,早就老眼昏花。可是这萧崇德,却依旧耳清目明。走起路来,也是硬挺得很。完全不像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需要拄着拐杖。

可能这就是学武的好处吧!

让身体的各项技能,大大延迟了老化的速度。

不过这武术,还是从李承绩那个便宜太公那里传过来的。说是萧家曾经在中原,请了一位驻颜有术的得道高人。好让其教导后辈子弟,强身健体。

因遭遇家国突变,萧斡里刺就没藏私。将祖上传下的武术,一一教给了亲近的近侍。这样一来,也好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么练到了晌午,李承绩的腿肚子,是又酸又痛。就当即坐在院子的石墩上,好放松放松。

体贴的竹青赶紧走过来,给李承绩倒上一杯温水。

这是李承绩的习惯!既不喝茶,也不喝这里的特产马奶酒。摸清他喜好的竹青,就按着他的脾性来。

这么修习了一会儿,他又拖着酸痛的双腿,前往书房。

那里有李萧氏给他请的教书先生!不仅有汉文,还有契丹文、回鹤文。

对李承绩来说,掌握这三种语言文字,是必不可少。因为汉文是繁体字,所以对他这习惯了简体字的现代人来说,有必要修习一遍。至于契丹文,是大辽的皇族文字。要想爬得更高,就必须掌握这一语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种政治资本。回鹤文的话,是当前大辽民间,最普遍的语言。要想出门方便交流,就有必要掌握。

因此李萧氏,一次性就给他请了三位教书先生。这学习任务,也自然是极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