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狄仁杰 > 第三章 李唐光复会

家父狄仁杰 第三章 李唐光复会

作者:肆世叁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1:18 来源:笔趣阁

“此事某会写份手书,昭哥儿带给洛阳县即可!”

杨执柔给出了答复,只不过目光却是依旧放在狄光昭的身上。

“那侄儿就先行谢过伯父了!”狄光昭感激着。

张敬已经双拳握紧,双眼通红中,满满的感激:“小的,叩谢杨侍郎之恩!”

说着话,张敬已经单膝着地,正正经经的行了一个军礼。

而后缓缓起身,如标枪一般钉在书房的地面上。

狄光昭目光微动,他看得出这位与狄家关系颇好,身为春官侍郎杨执柔心中的疑惑。

原本让张敬等安西老兵,成为洛阳不良人,真的只是件最为普通简单的事情了。不涉军务,不通政务。不良人虽然身着官服,却只不过是连衙门里的吏员都不如的序列。杀人放火的事情,有河南府、有刑部、有大理寺等衙门口子去管。不良人们在城中能管的,也就是些鸡鸣狗盗的事情。帮派械斗、失窃偷盗,才是不良人们能管的上的事。

而让堂堂春官侍郎,中枢要职的杨执柔来做这件事情,显然是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然而,狄光昭却就是这么做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人情往来四字。

你不来我不往,自然是没有人情可言。

杨执柔出身弘农,身居要职,又曾与狄仁杰同部为官,在狄光昭的计划中,是处于可以被拉拢的人物。

现在,狄家或者说狄光昭,有张敬等人在下面做事,这是基础。但是在朝堂上,那暗流涌动、刀光剑影的地方,没有一个可靠的团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活得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朝代里,会有那么多的党争发生。

一个人的力量在群体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狄仁杰闻名于世的公正,推举贤能,也未尝不是一众提拔后辈,构建势力的做法。

不论好坏,这是为官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狄光昭沉声开口:“阿耶常在家中教导,伯父学问高深。南下之前,更是嘱托侄儿,遇事不决,定要登门请教。”

什么学问高深,什么叮嘱,都是不存在的事情。但狄光昭却光明正大,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了。

杨执柔微微颔首,没有立马开口,依旧在等待着狄光昭接下来的话。

一旁的张敬看出了些什么,无声作揖,缓缓退出书房,临出门前顺手将房门轻轻合上。

这时候,狄光昭终于是再次开口:“阿耶也常说,伯父与阿耶志向相同,现在朝堂上还有伯父您在,即使南下,他老人家也有种吾道不孤的感想……”

远在江南苏州的狄仁杰表示,自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杨执柔也不会当真,但却听出了狄光昭话里的意思。

他缓缓开口:“狄公的志向……”

狄仁杰的志向是什么?

当然是光复李唐皇室啊!

要不是因为狄仁杰在朝中,次次寻求为李唐皇室复辟,也不会致使遭人陷害,以谋逆之罪下狱,更因此被赶出洛阳城。

这是试探?还是寻求盟友?

杨执柔双眼看着狄光昭,心中却在思索着。

往日在朝堂上,杨执柔基本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弘农杨氏从前隋开始,就已经显赫无比,更是从未曾远离权力的核心。那个位置上的人是谁,对于他们这样出身门阀的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影响。

见杨执柔不表明态度,狄光昭只得是继续开口:“朝堂不定,天下便会动荡。朝中奸佞横行,忠良人人自危。”

狄光昭说着话,就差直接说,现在朝廷里有来俊臣等人在,大家都不会好过,都是在等死!

到此时,杨执柔已经不自觉的缓缓点头。

狄光昭眼看终于是起了效果,继续说:“圣人遭人蒙蔽,又有亲近之人时常进言,往后……真要是到了那一天……这天下,那政事堂里……杨公以为,自己可能进的?”

怕是早就被来奸和武家给灭了小命!

杨执柔心中感叹一声,终于是开口道:“圣人临朝,往后自然是要亲子继承!”

含蓄却不遮掩,杨执柔这位春官侍郎,已经是表明了态度。

圣人的亲子是谁?

自然是姓李的!

不论是大唐还是大周,未来的继承人都只能是姓李!

狄光昭露出了笑容,对着杨执柔施礼:“朝中虽然混乱,但似伯父等公正良臣,理应携手,护好这片大好山河!各地观察使、刺史,受政事堂统御,有伯父你们在,才能上下通行,替天子牧守子民!家父虽远在江南,但一直心系神都,挂念朝中诸公忠良。侄儿也相信,家父不久之后必然会洗清冤屈,返回神都为圣人驾前……”

杨执柔抬头,目露震惊,更是疑惑狄光昭的坚信。

结党!

这是要结党啊!

保李党?

看着眼前的少年人,杨执柔震惊于少年的大胆,竟然想要串联朝中诸公,更要将手伸向地方。更震惊于,少年竟然这般坚信,已经被贬到江南的狄仁杰,还能返回神都,更能站在圣人驾前……

入阁为宰?

杨执柔心神动荡,心中默念着狄光昭说的那句‘替天子牧守子民’。

天子的子民,是臣子能够牧守的?

这个天子,又该是哪一个?

该姓什么?

不由的,杨执柔想到了那位,已经远在江南的同僚。

原地官尚书狄仁杰!

狄公当初,在朝堂之上,在衮衮诸公面前,好像也是这般坚定的站在了先帝子嗣身前……

“汝不曾丢了狄公的公正忠良……”说着话,杨执柔目光深沉,对着狄光昭重重的点点头。

他虽是门阀出身,择优站队是常有之事,身处官场,本该是钻营上下。但他又饱读诗书,常常抄写圣贤文字,心中忠义尚且存在。

杨执柔今日见一小儿,竟能说出这般话来,不由想到当初自己在朝堂上的隐忍。当那个被皇命出家的妇人,混乱皇家,更是以武代李俯视天下,杨执柔退却了。当奸佞陷害同僚忠良,他杨执柔依旧退却了。

但是当刀斧加身、牢狱洞开的时候,只剩他杨执柔,结局会是怎样?

心中注意已定,曾经那个李唐,他站定了!朝中余下的心系李唐的忠良,他会联系。那些曾经和他一样中立的诸公,也会去全力说服。

但杨执柔却是开口询问:“朝中之事,此时你还插不上手,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前面,这天下就乱不了!但是,那些安西兵,你为何要这般亲力亲为。”

明明一份手书的事情,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这般珍重,杨执柔不认为是没有缘故的。

只听狄光昭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如炬,开口说:“杨公,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涉及整个朝堂,整个天下的全面战争!诸公为人行事正直,脏事就让小侄来做吧!”

战争吗?

那自然是有阳谋和阴谋之分的……

杨执柔大抵是懂了些什么,也明白了曾经那些滚滚诸公,为何会屡遭构陷。

但是今天的这场谈话,他还需要细细消化。

起身,分说解释之后,杨执柔竟然是亲自将狄光昭送到府门外。

这是对少年人勇气的表彰!

从杨府离去,狄光昭没有丝毫停留,带着人去寻崔成器,让其带着张敬赶向了洛阳县衙。

听闻有春官侍郎的手书,洛阳县令立即让崔成器领了张敬到衙门里。

一番交涉之后,曾经的安西老兵、军中逃卒,身份一变,成了天子脚下,神都之中的一名不良人。

当官皮着身,握住久违的大唐横刀之后。二十五条热血汉子双膝着地,重重跪下。

面对着某个摆着姿势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