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夏宰之召唤诸天 > 第一百九十九章 衡阳郡策

夏宰之召唤诸天 第一百九十九章 衡阳郡策

作者:异想di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1:56 来源:笔趣阁

“我要将冀州的所有灾民都送回衡阳。”姒遇依旧坚定。

“燕王,你可想好?”崔浩满脸皆是肃色,继续说道,“如果将这些饥民全送回去,不说衡阳是否能承载得起,单说这路上的损耗,也不可能是什么小数字。”

“单是这条路上便有几百位灾民……更何况整个冀州,甚至,比衡阳郡的人还要多。”

“衡阳城的治安、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并不是什么小儿科,他们都要花钱,如果只靠燕王府,花销绝对不够,甚至直接造成局势紊乱。”

崔浩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而是将收纳灾民的所有弊端都跟姒遇陈述一遍。

“崔师,这些我都知道。但是,衡阳城需要人口,我们不可能只依靠衡阳郡那些人口争天下,这些灾民是很好的选择,不仅是他们,像是黄巾的败兵,各大世家的奴隶,我都要尽可能将其拿下。人口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人口的积累,何来的人才?”

“可……”人口的重要性,崔浩自然是知道的。

沇州的选择,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如果能有选择,繁华且人口众多的豫州岂不美哉?

如果有钱,崔浩不用姒遇看到想到,也会提出,但问题是,现在的衡阳只能靠燕王府,或者说,只能靠王亥扛住。

“衡阳没钱我知道,我们养不起这么多人,好高骛远的下场我也知道,境界泡沫化,人口饿死,和直接置之不理没啥区别,甚至还拖累衡阳城其他人民的生存。”

“路是要一步步走,但是除了这次机会以外,以后哪里还有机会能名正言顺的向大夏要去那么多人口?崔师,这点风险,我认为我们需要承担。毕竟,衡阳不缺土地。”

姒遇眼神炯炯,认真的望着崔浩,缓缓道来。

“我们只需要承担路上的开销,大片免费的土地和种子,以及等待时的消耗。”

“前不久王亥叔父又开通了一条商路,向大周的贵族贩卖琉璃。大周那些贵族,个个跟巫婆一样,对琉璃的需求必然会很大,以王亥叔父的头脑,暴利没得跑。撑到来年开春绝对没问题。”

“兵力怎么办?衡阳为什么不开发那些土地,就是因为狼族的威胁。”

崔浩承认姒遇确实很有说服力,但一针见血,敏锐发现问题所在。

“府兵制度。”

“府兵制度?”

崔浩有些疑问。

“崔师,荀彧荀先生,崔师可有耳闻?”姒遇并没有直接解释崔浩的疑问,反而轻笑问道。

“荀彧,荀攸的叔叔,荀子老前辈的亲传弟子,年仅二十出头便是神相境界,莫不成……他加入燕王府了?”

崔浩有些激动,神态失色,荀彧的实力,作为荀攸的师兄,崔浩自然是知道的。

与民魂的融洽程度,是崔浩目前所见过的最强一人,他亲眼目睹荀彧能通过民魂,来了解当地人才的位置。

如果荀彧加入燕王府,相当于千千万万个人才加入燕王府。

不仅如此,荀攸荀彧荀灌三人的加入,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也非常明显,儒家三家之一的荀家已经选择站位姒遇。

“没错,多亏荀攸的大力游说,荀彧先生愿意先来衡阳城看看。”姒遇也满是激动,然后继续说道,“这府兵制度便是荀彧先生昨日寄给我的,包大人对其赞不绝口,不愧是荀子口中的王佐之才……”

当然,荀彧并没有直接取名为府兵制度,而姒遇在看过之后,发现荀彧的这项制度极其类似于古代的府兵制度,准确来说,在荀彧的加工之下,更像八旗制度和府兵制度的混合产物。

府兵制度,个人认为,他的关键是兵农合一,换句话说就是全民皆兵。

府兵制度下,全国各地被分成若干的兵府,没有作战任务时,府兵就是自耕农,在农田里耕种,进行农业生产。而农闲时间,集体进行军事训练,等到有作战任务时,府兵需要自带干粮,兵器,战马前往所在的兵府报道,然后服兵役,替国家作战。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大量荒芜,国家因此掌握了大量的荒地,为了发展经济,也为了增加人口,扩充兵源,政府出面招募流民,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流民种植,农民将赋税直接交给国家,这种土地制度称为均田制。

均田制不仅解决了无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国家才有条件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

因为人口较少,所以要尽快养育人口发展经济,因为人口较少,社会财政收入也少,难以养活大量的职业军人,因而实行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适合了社会的发展。

荀彧所定下的政策也差不多类似府兵,当然由于衡阳郡的面积不够大,其实更像八旗的牛禄。

在荀彧的想法中,他直接将姒遇刚征的五万大军直接削弱成两万大军,只留下那些经过风雨上过战场人均千夫长的士卒,其他新兵则是分散入各大村子。

没错,荀彧以村代府,用一个个小小的村子代替一个个兵府,每个村子都要有战斗力,至少留一位中三境的村长。

除此之外,每个村子差不多有百户家人,其中,垂髫黄须安排在衡阳城内,青壮则屯田,若危险袭来,几大村子联合起来也有五百号人,且有狼烟预警,赵云等将随时待命。

荀彧的这一想法确实最适合边境,一是府兵的成本比较低,养五万大军完全可以养十万府兵,二是在边境,数量的重要性要高于质量,姒遇不能只管一处地方,要防备吴越各种突袭。

当然,府兵最需要的就是土地,古代,府兵之所以被募兵所取代,就是因为能当府兵的基本都是中小地主阶级,后期的土地被地方豪强吞并之后,府兵的数量就大大减少,最后变成一群叛乱的丘八。

但是目前的衡阳并不需要担忧,衡阳基本上没有大的家族,土地属于国有,完全够花,而且姒遇不会停下扩张版图的脚步,一旦停下,也就该改革了……

听完了姒遇的解释,崔浩思忖片刻,随后笑道,“荀彧真的是王佐之才,府兵制度若早点挖掘,早就成我大夏的国策,何愁发展到如此地步?”

“兵力的问题既然能解决,那这事我认为可行,但人口,必须要是儿童和青壮……”崔浩严肃说道。

“这就由崔师你来安排吧。”姒遇也知道自己不能有妇女之仁,深呼一口气,轻声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