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 第十二章,科举(二)

萧战所说的“局面”,源自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大规模普及。

这并非偶然,而是刘备的一次试探,他在试探世家的态度,同时也是计划的第一步。

这,便是郭嘉给他留下的立国第一策——科举。

原本郭嘉的建议是在一统天下十年后,国家彻底稳定再进行。

但是刘备已经等不及了,他很清楚,如果继续任由世家把控国家命脉,当有一天皇帝的才略不够出色时,就会再次出现大权旁落,甚至是天下大乱的局面。

时至今日,刘备才明白郭嘉为何要急着远遁海外。因为他如果继续留下,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个计策是他想出来的,继而把矛头放在他身上。

郭嘉也是世家出身,这是在挖世家自己的根,可以预见,世家之人对他的恨意还要超过刘备。

刘备没好气道:“他是个逃兵,自己逍遥快活去了,留下朕孤军奋战。”

萧战听着皇帝这赌气般的话语,不禁有些好笑,看来陛下心里还是有怨气的啊!

他不想触及这个问题,这么多年跟在郭嘉身边,早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

于是道:“陛下有定北侯,安南侯(张飞)平西侯(赵云)有大汉百万铁骑,并非孤军奋战。”

刘备摇头叹道:“你不懂,这不一样!”

关羽,张飞,赵云几人都是手足兄弟,可以信任,但他们并不具备郭嘉的政治目光,以及那独一无二的超凡见识。

刘备可以用他们征战天下,却无法与他们商量计划的细节。

至于荀彧,如果是其他事,刘备同样很信任他,但.科举可是在挖世家的根。

刘备不确定,荀彧对他的忠诚能否胜过对家族的感情。甚至就连他正在培养的下一任丞相诸葛孔明,刘备也不敢绝对信任了。

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啊!

又有几人能像郭嘉这般,全然不顾家族传承,舍小家而为天下?

萧战沉默以对,不管有没有听懂,他都不适合再介入这个话题当中。

他只是皇帝的眼睛,做好分内之事就够了。

这时,一个中年太监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贾太尉到了。”

贾诩,郭嘉走后的新一任太尉。

刘备几次想召,但这个老狐狸仿佛嗅到了气味,知道这次不会有什么好差事,于是几次称病不来。

直到刘备派张飞去请他。

就在刚刚,禁宫内的康庄大道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定南侯扛着贾太尉进宫了。

“你怎能如此有辱斯文。”贾诩有些愤然的声音传入殿内。

“嘿嘿,文和,我也是为了你好。”

“这话从何说起?”

“伱不是病了么,我怕你撑不过去,所以急着带你来找张神医(张仲景)看病。”

刘备听到二人的争辩声,不禁哑然失笑。

果然啊,要想治书生还得靠翼德。这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片刻后,二人一前一后进入殿内。

“臣,参见陛下。”

哪怕是结拜兄弟,当身份发生转变时,张飞也不得不遵守规矩。

“三弟,文和,不必多礼。”刘备右手虚抬,示意二人起身,随后饶有兴趣的看着贾诩:“文和的病可好些了?”

这老狐狸神采奕奕的,哪有半点生病的模样,这要是郭嘉,为了显得逼真非得给自己身上弄点伤病不可。

贾文和还是不够狠!

唉,又想起奉孝了,你如今可好?

贾诩毫不迟疑道:“臣患的是心病,请陛下准许臣归乡休养。”

他已经猜到皇帝召他的目的,说什么也是不肯应下这份差事的。

诚然,刘备有百万铁骑做后盾,这件事成功的几率很大。

但,这可是与全天下的世家为敌啊!

他们发现奈何不了皇帝之后,多半会选择拿主持之人出气,就像是当年秦国的贵族与商鞅。

刘备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没好气道:“放心,朕会护你一世,哪怕朕百年之后,太子也会护你贾家人。”

科举之事不容马虎,刘备是皇帝,不可能亲自去主持。所以他需要一个有能力,谋略,手腕的人来主持,而且这个人的职位还要够高,否则压不住那帮世家大族。

如果不是涉及世家,荀彧会是最好的人选。

“臣又何尝不愿为陛下分忧,只是每每想起西凉遍地疮痍,便觉心痛如绞,夜不能寐.”贾诩的眼泪说来就来,仿佛真的是在为死去的关西子弟而痛心。

他是宁愿辞官,也不想做这份“名垂青史”的大事。

哪怕刘备许下承诺。

天底下最不值钱的就是皇帝的承诺,因为他一旦反悔,就意味着你要丧命。

“得了得了,谁不知道你贾文和从来只顾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还说什么为西凉子弟心痛如绞,骗狗呢?”

张飞翻了翻白眼反驳道,可是刚说完就觉得不太对劲。

骗我?

骗大哥?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目光灼灼的盯着贾诩:“你当真想辞官?”

贾诩如蒙大赦,急忙道:“臣且回去休养几年,待身体恢复如初,再回来为陛下效命。”

“准了。”

刘备答应得很爽快,就连张飞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意味着他白跑一趟了么?

贾诩本能地觉得不太对劲,皇帝和郭奉孝那老狐狸是一丘之貉,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他。

果然,下一刻就听到刘备说道:“不过.你毕竟是功勋老臣,如此大事怎能不让你知晓?”

“朕会每隔三日派人给你送消息,让你能及时得知科举进展。”

贾诩心中一突:大可不必。

因为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以为这件事是他在幕后操控。

“陛下,不必为臣浪费人力物力,此事待臣回京述职再问不迟。”

“怎么,你连朕的诏书都要拒绝了吗?”

抗旨不遵,这可是重罪。

贾诩长叹了口气,果然和郭奉孝是穿一条裤子的,这家伙明明都去了海外,怎么长安还留着他的气味?

“启禀陛下,为国建功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臣想了想,愿担下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