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151.镇国公的预言

永乐之盛 151.镇国公的预言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15:56:14 来源:笔趣阁

自从成渊听到刘管事说蚂蚱的事情后,他晚上就魔怔了,甚至趴在床上时半夜也说蚂蚱,气的身下的安成公主对他用美眸冷眼瞧着。

成渊撑着胳膊,低头看她,严肃的说道:“我昨晚想起我以前跟着老师傅算的卦。

那时说四五年后五六月,山东等地会有蝗虫,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将山东地界的庄稼食用,到时连树木野草都被啃食,我算了时间,就是今年。”

【永乐元年,江南大水,夏原吉前去治水,五六月,山东蝗灾,有心怀不轨者,传言是陛下奉天靖难的惩罚,只有朱棣还政给朱允炆的其他儿子,才可以阻止。历史上永乐元年,朱棣直接因此免了山东的夏税。】

“你说今年五六月有蝗灾?”

安成抱着他的脖子,看着身子上面的人若有所思,她觉得怎么会,可以算好几年前的事情吗?

虽然自己驸马自己知道,他做事常常神机妙算,但是安成还是怀疑成渊这个梦的真实性。

不是她不相信成渊说的,而是这种话说出去会惹怒父皇,万一出现什么意外的话。

内阁和满朝文武会用妖言惑众的帽子直接给成渊扣着,他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现在又胡乱说。

永乐元年才多久,现在正是各地百姓需要收心的时候,安稳过日子,所以更需要谨慎对待。

这件事只有自己知道,不去告诉其他人,应该会无事,就当他太累了乱做梦乱说话。

可是一想到成渊之前说的许多事都会应验,她又很矛盾,就像他描述江南大水,连地方都描述的很准确。

山东出现蝗灾,肯定是对大明不利的事情。一想到庄稼颗粒无收,安成这种不理农事政事的人,心里也胆颤。

现在成渊才恢复,这这日子安生的待在国公府,也不出去惹事,要是在因为这些梦而乱说,她又要跟着他担惊受怕。

“殿下无需担心,当初我跟着算卦的老师傅学过糊口手艺,后来我到处谋生,去了燕王府,但是我记性好,那卦象不会错。

方面他算我会娶到一位公主,如今我不是娶到殿下你了吗。”

成渊真诚的对她说道,加上表情和眼神,满脸正经,让安成有些目瞪口呆起来。

要不是看他受伤,还说的特别真诚正经,说不定早就将他推床下去了。

看她要发问,成渊阻止她道:“绝不会有假的,话不能乱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既然做了大明的国公,那就得变成一块砖瓦,为大明这座屋子做到遮风挡雨,我相信卦象不会错。

愿意以命赌一次,此事我决定明日亲自上奏给陛下,公主到时候就不要管了。”

这是成渊自靖难成功以来,第一次决定要从永乐元年开始做的事情,刚才他沐浴时就想好了对策。

想到后来在电视看到的旱地,水灾和铺天盖地的蝗虫,他就觉得自己不能置身事外,想到这里就觉得头皮发麻。

如果不给朱老四提个醒,一旦夏四月松江府,苏州府水灾袭来,五六月山东蝗虫,那大明这几个地方又会损失惨重。

明朝史书记载,【夏四月,户部尚书夏原吉治苏、松、嘉、湖水患。继而五六月捕山东蝗。七八月,河南蝗,免今年夏税。】

蝗虫比旱灾水灾还厉害。

成渊抽身而退,帮她盖好被子爬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就光着身子坐在那里写明日给朱棣上奏的东西。

幸亏初春,屋子里有地龙,温暖如春,安成有些皱眉,这还是那个整日折腾自己做奇怪姿势的人吗。

她觉得他今晚突然有些不同,有些向两年前刚入燕王府的热血青年。

不管四月有没有水灾,不管五六月有没有蝗虫,他为大明的赤子之心就不是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所能比的。

随后起身,将衣服穿好,帮他开始磨墨,随后又让府里值夜的婆子送了热水,给他沏茶。

成渊也不言语,拿起毛笔蘸满墨水飞快的写着,随后又将茶喝光,杯子递给她。

成渊和安成对视一眼,而后笑了起来。

她笑的是,自己的驸马并不是梅殷他们那种不敢当的阴暗之人。

成渊笑的是,自己终于又拾起劝靖难时的为国为民之心,这才是他来到这个大明的意义,要为百姓做点什么。

宁可因为此事被朱棣呵斥,也要不留后悔之事,他要做自己女人心目中的英雄。

当他喝着第二杯茶,说不许安成插手,要自己独自去告诉朱棣时,他很可怜巴巴的被赶去厢房睡。

大明这种年头,谁还被正妻赶出去睡啊,除了镇国公,大明应该找不到第二个人了吧。

有的,今晚朱棣就是被徐皇后给赶出坤宁宫的,原因是徐皇后一直想回北平,亲自去赏赐那些当初随她一起守城的百姓妇孺。

但是朱棣太忙了,就算了吧,他还不许徐皇后去,说刺杀的事情才过去不久,不许去。

这也就算了,朱棣试探着说了咸宁和成渊的事,徐皇后便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对安成不公平。

夫妻两人各执己见,朱棣自己气哼哼回乾清宫去了。

成渊这边差点笑死,半夜突然打雷闪电,算是春雷,惊的安成睡不着,又跑去跟他睡。

安成看他不理自己,啪的在他屁股拍了下后,成渊这才笑着将她取笑一番后,将她抱在怀里,一直睡到天亮。

他感谢这个雷。

第二天,朱柏坐在镇国公府的大厅里问了成渊不下二十遍:“你说松江,苏州,嘉兴各地夏四月有水灾?山东河南会有蝗虫。”

成渊第二天先去找他的“好友”朱柏说了说,好基友朱柏立刻给朱棣在早朝说了后。

朱柏就每天跟着成渊,东奔西走的买粮食,做肉干,还天天和成渊传授生意经。

成渊为了搞钱,学着朱柏又在京城开了个书店,每天口述,由自己徒弟杨贤侄当他的“语音翻译”,工工整整的给他写话本,拿去印刷,然后卖。

甚至他还觉得不够,动用自己女人的权力,在民报说,一个月后江南几个府县有水灾,呼吁大家把粮食和肉干都储存些。

被百姓称为镇国公的预言。

说书人宣传这条时,内阁的几个大臣自然也听说了,他们上书给朱棣说消息霍乱民心。

满朝文武也觉得镇国公怎么生了场大病后,脑子糊涂了。

甚至还惊动了在后宫的徐皇后。

虽然后宫不得干政,但是徐皇后就想问问成渊民报上的真假,呼吁储藏粮食和肉干等东西的事。

成渊很乖巧的去见岳母,顺便拉着徐皇后最疼爱的儿子跟女儿,一起给他当挡箭牌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