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162.是时候表现了

永乐之盛 162.是时候表现了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15:56:14 来源:笔趣阁

“明日去应天大街试试。”朱高炽看着他,双手支持。

成渊循循善诱:“殿下也该帮咱们宣传下,明日来个开门红。”

…………

第二日散了朝,朱棣便将自己三个女婿叫到御书房。

袁容自去年重阳节责怪成渊,两人便很少说话。

袁容只封了候,而成渊封了国公这件事,袁容十分不爽。

上个月袁容跟着夏原吉去苏州府一带治水,因为他负责的粮库转移有所懈怠,朱棣没有赏袁容,反而赏了成渊。

袁容将不满转移到成渊身上,永安公主朱玉英自然维护丈夫,言语上对成渊也颇有不满。

被袁容这个傻逼针对,成渊也是无奈,谁让都是老朱家女婿,平时攀比也正常。

成渊过去时,李让和袁容已经在旁边坐着,他拱拱手:“不知陛下召见,可是有事要吩咐臣。”

“嗯……”

朱棣脸色凝重起来,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们都是自家人,朕近来听到有关武将文官分两拨的,有些还跑去汉王府送礼,袁容,李让,成渊,朕想知道你们怎么看待。”

为了朱胖胖和嘴强王者兄弟两。

袁容之前跑去汉王府喝酒,富阳候李让也是收过礼物的。

当时成渊被安成找借口带走,自然是没有去成,也算保持了中立。

成渊觉得,朱棣这么问肯定不是想问谁做储君。

这种事朱棣很有主见,就是来敲敲警钟。

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徐皇后所生,手心手背都是肉,朱棣不会看着他儿子互相残杀争斗。

这事不能表立场。

“谁先说?”

袁容道:“父皇,大让小,三妹夫先说。”

成渊道:“父皇,长者为尊,我怎么敢抢大姐夫的风头,大姐夫先说。”

朱棣看了眼袁容,示意他先说。

袁容道:“父皇,我觉得,太子是陛下亲自封的太子,当初为了国定,登基便是大皇子做太子,此事这些官员应该没什么好议论的。”

朱棣看了眼道:“袁容,怎么?你认为一日做太子,便稳妥了?高炽身体不好你不知道?”

朱老四你也太坏了,你这是给大家放烟雾弹,想钓鱼执法?成渊默默观察着局势。

李让憨厚笑道:“回父皇,太子,汉王都是很不错的,太子性情仁厚,汉王为人,也如父皇洒脱果断,都是极为出色。”

朱棣看了眼:“李让啊,你这说了跟没说一样,不过他们两个确实各有各的出色之处。”

沉默了许久,朱棣转头看了看成渊问道:“到你了。”

来了,来了,朱老四又给送命题让我答了……成渊清了清嗓子,拱手对朱棣行了君臣之礼。

“你行君臣之礼做什么?”朱棣最看重,最担心的还是成渊的态度。

只要成渊这家伙愿意支持谁,今后推手过去,那人便是大明天子,所以朱棣心里很是紧张。

“储君乃是国本,不是家事,臣该以镇国公的身份回答陛下问题。

臣只觉得储君之事,只管静静地等待陛下圣裁就是了。

陛下立谁,臣就拥戴谁,这是顺应圣意,做臣子的嚼无用的舌根为何?臣觉得他们吃饱了撑的。”

朱棣转了转眼睛,指了指成渊:“你这个兔崽子,滑头啊。”

成渊也神情严肃起来:“陛下的意思,臣明白,想必是有些朝臣所作所为让陛下担忧。

其实陛下英明神武,只要心中有数,不必在乎朝臣所做。”

朱棣除了问他们几个人态度,也是故意借这件事看看他们的想法,总不能到时候朝廷分两派支持汉王和太子。

袁容,李让,朱能,张玉,丘福这些武将,包括成渊在内,每次都跟朱高煦来往最多。

朱棣自然要问一问。

朱棣沉默片刻道:“袁容,李让,你们先下去吧,朕与镇国公说几句话。”

李让巴不得赶紧离开:“是。”

袁容看了眼成渊,很是不满,但也不敢在朱棣面前表露,随即离去。

殿门关上,朱棣道:“说说吧。”

“是,父皇。”

“咦,怎么又改口了?”

“刚才是国事,现在是家事。”成渊说道。

朱棣也是个父亲,站在做父亲的角度考虑,肯定是两个儿子都不伤害。

“果然,还是你比较懂朕。”朱棣从御座下来,坐到低阶处,拍了拍旁边的地毯道:“坐。”

“俺觉得高炽这孩子,很像懿文太子,心胸广阔,性情仁厚,有王者之风啊,靖难这两年,粮草,政事,都是他做的,井井有条。作为父亲,俺对他很满意。”

雄才大略的永乐皇帝此刻就是个普通父亲,夸自己儿子时,一脸高兴。

“可高煦也不错,他拼死救过俺那么多次,论领兵打仗,也绝对是一把好手。

两个孩子都太优秀,俺看到朝臣暗自成两拨,心里才起了疑惑。

高炽体态节食治疗,都是那样,俺想让他身体好,但又怕他拖着这种身子治理不好大明江山。”

朱棣话说的这么明白,成渊再装傻就不厚道了,于是他道:“您为难,是因为太子身体不好?等忙完蝗虫之事臣就好好的替太子修身节食。”

有个圣明的君王,人才,是盛世不可缺乏的,成渊需要这一点。

朱棣道:“只是其中之一,朕这身体还能活几十年,到那时,俺的皇孙都长大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是俺每天批阅数以千计的奏疏觉得吃力,高炽能吃得消吗,难道又要走懿文太子的路?英年早逝?

你知道高煦,他武治得了俺的一身本事,文治不是不行,是他没有碰触到而已。其实这两年,高炽也一直读书练字。

俺当时还含蓄告诉他,到时候立他做太子,怎么好食言呢。”

成渊不懂了:“那陛下犹豫?”

“高炽从没有过失,俺怎么能剥夺他的储君资格,最重要的是,俺若是坏了立嫡立长的规矩,今后大明皇室就永无宁日了。

再说,俺很中意瞻基。

立高煦,只能顾及大明眼前,立了高炽,是顾及后世。”

朱棣像是说心事的人。

“您对我推心置腹,我也愿意为陛下分忧,您有话直说。”成渊道。

自己是看明白了,朱棣并不是为了谁做储君犹豫,是有其他的事情交待。

“你聪明啊,俺知道,现在武将更多是支持高煦,文官反而对高炽支持,俺不想看到他们兄弟残杀。”

成渊道:“您知道的,两位皇子对我都很尊敬,关系不错,不管哪位皇子继承大统,都不会亏待我。

但是陛下封我世袭镇国公,子子孙孙与大明同体,所以我也会和安成殿下依照您的心意,尽力效忠便是。”

朱棣道:“俺不是让你表忠心,是看到文臣武将如此巴结分化,怕他们兄弟争位,俺——不想看到他们兄弟任何一方受伤,懂吗。”

成渊道:“懂的,我也会尽力,让他们都好好的活着。”

“俺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如果俺有一天不在了,你一定要让他们两都好好活着,不要兄弟残杀。”

“好,不过我觉得您担心太早了,这件事不必这么早打算,说不定您可以活到很久。

两位皇子的事情,有时候不必急着下定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现在咱们要做的是让大明百姓吃饱穿暖,练兵强国,工商发展才是。”

朱棣哈哈大笑起来:“要是达不到盛世,俺第一个先收拾你。”

“臣自为盛世而来!”

成渊松了口气,汉王和太子在这种事上,他只能表明自己的意思。

朱棣对他推心置腹,但是他也不能抖太多的心事出去,人家是皇帝,哪天不高兴,翻脸了拼不起。

幸好朱棣也没再说这事,而是让人叫郑和去商议云南的事。。

成渊趁机起身告辞。

他要卖玉米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