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173.错过与蝗灾

永乐之盛 173.错过与蝗灾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15:56:14 来源:笔趣阁

“老板娘,上酒。”

成渊胸膛微微起伏,不只是感叹酒还是感叹人生,极为复杂的呵出一口气,将酒杯满上,然后捏着酒杯一动不动,给对面的人倒上:“匡愚,你知道白莲教吗。”

白莲教就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执着的打元朝,打完元朝打明朝,接着打清朝。

匡愚点点头,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

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

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白莲教在长期在明朝的南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省的白莲教流派,拜无生老母。

匡愚道:“师父是怀疑唐婶是白莲教的?”

成渊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只是分析道:“上次庙会,成国公抓了白莲教徒有一百多人,我是怕白莲教报复,才如此谨慎。”

匡愚道:“这个唐婶说是从山东逃荒的,公主便收留她。”

成渊皱眉,逃荒的妇人不偏不倚就倒在镇国公府门口,被国公府的人救了。

还十分懂得公主的喜好,短短半个月就很讨她欢心,况且按照臂力,成渊肯定这个唐婶练过武,穷文富武,逃荒的一般是穷人,妇人肯定不识字。

“匡愚,你多留意这个唐婶儿。”

“是,我们今晚?”

“我们去镇国书院,明日回去,你跟公主讲讲道理。”

“不要试图和女人讲理,尤其是公主,你会怀疑人生的。”

匡愚不懂,安成殿下明明最讲理啊,就是有些清冷。

..........................

“回来了么?”

“国公没回来。”

“殿下,你是为留下唐婶才与国公吵架么?”

“不是。”

国公府卧房,侍剑将床铺整好,脸上满是疑惑,她一心为自家殿下,总觉的这个唐婶有问题。

“本宫明明喜欢吃枇杷,他非给本宫荔枝,咸宁的喜好他怎么就记得。他喜欢咸宁娶便是了,干嘛瞒着本宫在后园搂搂抱抱。”安成说道:“本宫不介意咸宁,介意的是驸马不敢直接与本宫说,自然要吵。”

侍剑大着胆子道:“奴婢觉得,国公爷是因为殿下不把唐婶送走,殿下吵的是后园的事,你们两人吵的不是一件事。”

“唐婶无依无靠的,但很善解人意,驸马一回来便无任何理由,让送唐婶走,本宫怎么能不生气。”

但随后又软了语气道:“等他明日回来,本宫问清楚他,便将唐婶送走。”

正在这时,国公府大门打开,几个人匆匆进来。

听到声音,安成脸上闪过喜色,肯定是那个没良心的回来了,便摸了摸自己小腹,柔声道:“你爹回来了。”

随即要出门去看,但想了想又坐在桌前,装作高冷不理人。

“砰砰”的声音传来,外面宫里来的内侍喊道:“国公爷,陛下有旨。”

安成一愣,不是成渊。

走过去将门打开,道:“他不在,应该是去了城外,什么事。”

内侍拿着朱棣的圣旨,躬身站在门口。

“见过安成殿下,陛下命国公爷立刻前往山东治蝗,奴婢这就去城外找他。”

内侍说完带着几个人匆匆离去。

刘管事刚趁着半夜给朱允炆送饭和经书,看到门口站的人,问了才知道是宫里来人。

..............

蝗灾已经开始了,成渊看着官道上摸黑赶路的百姓,站在镇国书院的门口,让夏风吹着自己,觉得十分惬意。

用尽力气喊道:“蝗灾会过去的,盛世会来的,一定会的,那些不信老子,想看老子笑话的,下辈子吧。”

黑夜中,一匹矫健的骏马飞奔而来,内侍扶了扶官帽,进了镇国书院。

成渊正好站在暖棚前的大道中,道:“公公,何事。”

内侍将圣旨交给成渊,“通政司收到消息,济南府蝗灾严重,请你乘船北上。”

“现在吗?”成渊问道。

“现在。”

成渊来不及回府,点了几个人马就要走,想了想把匡愚带上。

船连夜从应天出发,随后进入运河,一路北上。

朝堂上波澜不惊,尤其是许多朝臣十分轻松。

朱棣不明白,为什么除了自己和成渊,其他的官员就像是世外高人一样,波澜不惊。

蝗虫的事情虽然已经知晓,但是灾难扩展的范围,依旧远远超出朱老四的心理防线。

在最初只有成渊和朱柏在拼尽全力,其他的官员就觉着高枕无忧。

就连山东的官员也觉得,有朝廷防控,怕什么。

这是最大的悲哀,遇见灾难不万众一心,有些人只想着看成渊的笑话。

如今,蝗虫已经在青州府,济南府开始蔓延!

“成渊走了没有。”朱棣一拳砸在奉天殿的御案上。

“启奏陛下,已经去了山东。”

“成渊去了山东,现在河南怎么办。”朱棣指着朝堂的官员:“他一个人顾及不了大明各府。

难道朕的永乐朝,除了成渊,就再也没有一个敢抗蝗虫的人吗,朕要你们何用。”

地图上,山东与河南的府县已经被涂满了灾难的标志。

蝗灾蔓延飞快,朱棣急的上火。

在滔滔水浪的运河上,两岸风景甚好。

北方的麦子已经成熟,只是还没有收割,成渊看着良田道:“如果山东各府蝗虫跑到其他府县,后果不堪设想。”

“师父,山东现在全都是蝗虫吗?”

“没错,原本只有青州府,现在其他也有,你想想,满天的蝗虫卷而来,如大漠的沙尘一般,特别可怕。

我刚开始告诉他们,大家都是质疑和不信,信了却又都不作为,他们囤积粮食想抬高价格倒是真的。

现在严重了,陛下又立刻找我去山东,湘王爷一人在山东也挺难,他跟我算是至交。”

匡愚摇摇头:“师父,你给山东送了那么多鸭子,这些钱都是你的。朝廷为何不管。”

成渊摇摇头:“不是我的,我的早就花完了,是殿下的钱,她用她的嫁妆替我补了后面的鸭子钱。”

“那你还跟她吵架?”匡愚性情耿直问道。

“师父,像你这样的厉害人,三妻四妾倒是可以的,我这种人,家里有妻哪里还敢有妾。”

成渊点头,表示理解:“你那孩子多大了。”

“两三岁。”

“其实安成殿下对我们都清冷,对师父你确实很好的,这半个月她每晚都在府门等你。”

“我知道。”

“师娘可不是因为那个唐婶,而是为了你才生气的。”

对于这个问题,成渊道:“师父的事情不许你议论。”

“师父,你不做选择吗?”

成渊看了看他:“如果我为了你师娘放弃咸宁殿下,此后不在来往,你觉得如何?”

匡愚看着他没有说话,皱了皱眉。

“可是咸宁殿下怎么办?她昨天以为师父帮她,找人弹劾那吴主事,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

如今为了师父也是全心全意,又愿意放下身段,师父若弃了她,今后陛下与皇后都会失了脸面。”

“那我若为了咸宁,与你师娘和离,你觉得的呢?”

匡愚:“……师父,师娘怀着你的孩子,你怎么能抛妻弃子,那徒儿会觉得你是恶人。”

成渊道:“难以抉择,不是吗。”

匡愚有些欲言又止,但还是劝说着道:“师娘也好,咸宁殿下也好,那个徐姑娘也罢,师父都该好好待她们,她们值得,你……也值得,别辜负。”

干徐姨什么事……她只是会每次在自己路过成锦书斋时,等待他说几句话而已……这个匡愚整天跟着,把自己的私生活都偷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