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84.成渊对俘虏办法

永乐之盛 84.成渊对俘虏办法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成渊坐在石墩上清理血污,望了眼被俘虏的南军,对朱高炽和徐氏道:“兵在精不在多,若是把这些俘虏都留下,只怕北平府的粮草不够几个月霍霍,该立刻解决掉这个问题。”

朱高炽思索良久,朱棣曾经也和他说过,最初靖难需要很多的将士,但多次战争下来,兵在于精锐而不在多。

“不能杀,但是留下,北平城也养不起,不如我们给他们吃一顿饱饭后,放他们离去,松懈朝廷和燕军战生死的决心。”

丘福和朱权点头称赞:“成先生这个主意不错,如今燕王在城外二十多里的郑村坝,城中事情便由世子和先生决断。”

达玉儿赞赏的看了眼,没想到成渊还是条汉子,随后也表示该放南军回家。

南军虽然愿意投降,但常年在南方的将士,家眷也都在南方,离家太久的将士容易军心不稳,放在北平还是隐患。

燕军和边军始终是适应北方这种环境,对于朱棣来说,更好用一些。

今天拼死守住张掖门,算是大好事,九座门洞都已经砖和冰浇灌成冰墙,今夜还会有人轮流继续浇灌。

屋子的砖瓦被用来围墙,许多屋顶的木头被劈成柴火,放在锅底生火做饭。

成渊安排厨娘婆子做了饭菜给俘虏分完,命人待会儿全部都送出城,让他们各自回家。

南军将士又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燕军没有杀他们,担心的事情是今后回家会不会被当逃兵处置。

深夜时分,大雪飘飘扬扬的撒在北平府大地,苍茫雪白,灯笼在寒风中呼啸。

几十口大锅水煮的冒白气,粥锅里的肉也在翻腾,南军将士喝着肉汤啃着肉。

此刻,带着几支兵马仓皇逃跑的李景隆却是惨不忍睹,他们被燕军袭击郑村坝,连帐篷都没有来得及带,丢盔弃甲。

白天忙着逃跑赶路,还不觉得身体热,现在行军速度慢下来,反而感觉到浑身发冷。

李景隆一路上逃走,有不少的将士也偷偷离开队伍,朝廷的讨逆大将军都逃命去了,他们这些虾兵蟹将又当如何。

最让将士不满的是,如今已经要逃命去,可李景隆却逃命也不忘带着那个女人。

假扮亲兵的那女人正瑟缩在李景隆怀里,两人同乘一匹马,也不管将士死活。

原本就从各地调来的将士此刻也不满意,天刚擦黑时,李景隆带着将士悄悄摸摸的离开,北平城四周的亲兵也没管。

这几支兵马还是李景隆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朱棣拦截专门带上作为保护的。

留下四周兵马逃跑,将士对此十分不满,大将军都逃跑了,他们哪里还有什么军心。

朱棣在大营听说了李景隆逃跑的事情,也没有下令追赶,只是命大家把俘虏全部遣散,只留下精兵悍将。

但朱棣把南军的盔甲和帽子全部扒拉下来,但是有个十分奇怪的要求,就是朱棣命令每个人都把民报上关于朱允炆如何迫害亲叔叔的事,抄写在纸上。

不识字的让别人抄,识字的就读几篇,将朱棣靖难时的那封讨伐信带去了各地。

这当然是成渊的主意,北平府内城的俘虏吃饱喝足,还要干最后一件事,脱下盔甲,抄写民报才可以离去。

达玉不解的看着成渊:“为何要带这种文章出去。”

“利用俘虏,将这些靖难的声音传到江地区,你想,若是他们这些败兵怀里揣着民报回到故乡,或者又回到李景隆旗下,这会给他们的军心带来多大冲击!”

如今这个时候,除了文人利舆论外,百姓之间,这东西并不很流行。

如今,民报就是他用来掌握百姓舆论的东西,民报上的文章有理有根据,读书人看了都会觉得心服口服。

大名鼎鼎的文采先生方孝儒虽然文章有才,但是相比朱权和朱棣写的檄文,文章太晦涩难懂,都是八股文的味道。

这种只适合文人之间传播,而朱棣的则是被成渊他们搞成了口水文,甚至如顺口溜一样。

此刻,城楼顶还有十几个穿着普通的将士,他们当然不是南军的俘虏,而是成渊借着俘虏撒进李景隆大军的暗子。

这些都是从燕三护卫里挑出来的人,他们南下后在敌后战场不断搅局。

成渊的徒弟还斧头帮散落江南的那些人便是最好的情报收集者。

“今日你们为靖难去江南,明日必定高官厚禄,兄弟们,我成渊替燕王敬你们一杯。”

说罢将酒端起,向几人扬了扬后一饮而尽。

北平城外积雪有数尺,但是被血和南军踩的光溜溜的,部分已经化成了清冰,一眼望去都是两军交战的痕迹。

城外除了投降的俘虏,还有一些死守战场的南军,这些将士依然坚守着,他们并不知道李景隆已经跑了。

他们昨夜冻了一宿,怕冷时只能在雪里蹦来蹦去,互相依偎着取暖。

对于他们来说,心态和被俘虏的南军不一样,他们要驻守,为朝廷驻到最后,听从李景隆调遣。

下午时分,修整好的城外燕军开始进攻城外的残余,冻了一整晚还饿肚子的南军体力肯定不敌吃饱喝足,休息好的燕军。

毫无疑问的落了下风。

当留在九门外死战的南军看到燕军又袭来,傻傻的等着大战神李景隆来救他们。

可他们并不知道,讨逆大将军李景隆已经丢盔弃甲,带着自己的亲军溜之大吉,跑回山东去了。

南军死不投降的这些,骨气和勇气可嘉,他们死死挣扎和燕军抵抗,但三天后,全部摆平在北平府城外。

他们到死都没等来讨逆大将军李景隆救援。

朝廷几十万南军就这样,李景隆带走一部分,逃走一部分,死掉一部,俘虏一部分,五十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三十五万。

而朱棣收纳的大宁卫精兵,加自己的燕军精锐,最少有十万。

暮色时分。

成渊依旧让几位郡主帮忙抄写民报内容,一会儿朱棣就会把城外的俘虏捕获,这些民报就让他们传到江南去。

朱棣带着大军回归北平城,命人立刻修了九门,加固了北平府的高墙。

“成先生!”张玉和朱能笑道。

朱柏道:“哈哈,总算可以放心几日了。”

徐增寿对成渊点点头,转身去找自己的大姐和妹妹她们。

丘福已经准备了酒菜,给朱棣和众人接风洗尘。

永安郡主则是去看自己的夫君袁容,袁容对成渊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了。

李让带着永平郡主也过来和成渊叙话,燕王妃徐氏告诉众人,这次成先生守张掖门有大功劳。

朱棣笑道:“成渊,这次守城你又是首功啊。”

咸宁撒娇的抱着朱棣胳膊,甜甜道:“父王,你光用嘴说啊?”

朱棣看着自己爱女,他最喜欢咸宁这个女儿,看她撒娇,刮了下她鼻子道:“父王记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