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158.与永乐志同道合

永乐之盛 158.与永乐志同道合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朱老四你又想到什么新法子,要跟我辩论,成渊屁股疼的,哪里有闲心思过来听他叨叨。你就不能好好的批阅奏疏?

“陛下,先说好不要打板子,您是要封三皇子的事情?还是想重视火器?”

这家伙还真是管不住嘴,瞧瞧这嘴说什么中什么。

从认识成渊开始,别人不知道,朱棣最清楚,震撼于成渊的预言能力,说一句中一句。

尤其是苏州,湖州,松江,嘉兴四府有洪水的事,他又预言中了。

洪水来势汹汹,但及时解决,并没有造成多大危害。

朱棣觉得明明自己才是皇帝,可预言能力还不如成渊这小子,情何以堪。

这家伙肯是上天派来辅佐自己完成大业的。

朱棣笑骂道:“你当朕瞧上你的屁股了,你真是不害臊,朕要说说火器的事,再说说高燧的事情。”

好家伙……又被我预言中了,我真是个天才。

现在成渊站的规规矩矩,他可以跟朱老四顶嘴,但是在朱老四说正事的时候绝对不能捣乱,不然就让你脑袋直接搬家。

朱棣一屁股坐下,这些日子想起大半辈子的作战,梦里常响起的惊雷,火器这些,让他心有震感。

历史上,永乐大帝于五军营、三千营之外另设神机营,成立世上最早的专门的火器兵种,与他今日这番境遇,实在不无关系。

经过多年打仗经验,朱棣深知火器的重要,针对漠北,强弓利矢、骏马快鞭,这些从靖难吃的火器亏,让朱棣对火器运用刮目相看。

朱棣等着成渊上朝总是焦躁的,好不容易见到成渊,立刻抽出关于沿海的奏疏塞到成渊手里:“瞅瞅,海盗兴风作浪,不知从哪里抢了火器。”

成渊接过奏疏,匆匆浏览一遍,知道了大概,这和史书里记载的倭寇乱杀烧抢没有什么不同。

“朕靖难时你最清楚,燕军被南军用火苦头都尝到过,朕对这些火器很是感兴趣啊,关于火器匠人,火器图纸,火器作坊这些,朕要重新整顿。

等蝗虫事过,你要负责,首先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还要制定一系列研发火器的奖罚措施,鼓励这些火器工匠为大明造火器。”

朱棣这番话结束,成渊道:“陛下也应该建立一支火器部队,这是臣以为最合适的。”

火器部队!朱棣前几天想过,但没有具体思路,想不到今天成渊又提出这个东西,当下道:“成渊,你跟朕想到一块去了。”

成渊笑了笑,说道:“打造一支火器部队,与陛下的三千营,五军营一起拱卫大明京城,不如就叫……神机营。”

朱棣蹭的站了起来:“神机营,你竟然跟朕不谋而合,朕要组建一支纯火器为主的京营部队。”

朱元璋统一天下时,因为火器捡了大便宜,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不过大明军队的火器比例一直很低。一百人里火铳手不过十人,其他的都是冷兵器。

当然也因为火器炸膛,因此火器威力并不如后期。

朱棣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和熟悉。

他在靖难中,每次都吃火器的亏。

朱棣总结经验,深知火器利用得当时可以做利器,因此去年他就开始在心里盘算,打造一支火器部队。

神机营与其他部队不同,火器基本被代替冷兵器。

“陛下,臣以为火器不比冷兵器,火器的工艺要求更高,对于火器工匠要求也要严格,没有能够批量生产火器的队伍做后盾,是绝对不行的。

不实现火器工匠需求,那神机营就成了一句空谈。”

朱棣想了想,将奏疏底部抽出一卷图纸,“你过来,朕要你在这卷图纸上将你对神机营的计划写出来。你,能否今夜做到。”

“臣可以做到。”

“当真?做不到朕要罚你。”朱棣又补了一句:“当然不是打板子,是其他的惩罚。”

“如果今夜臣做到了,陛下要怎样嘉奖臣?”成渊信心满满,笑道。

“那朕就将朕的宝贝给你。”

宝贝?夜明珠还是镇国剑,或许是藩属国进贡的好东西。

成渊道:“臣已经迫不及待要陛下的宝贝。”

依照刚才和朱棣的探讨,神机营专门学习一切与火器有关的东西,需要准备的可就多了。

需要碗口炮,将军炮,手把铳,快枪,单兵火器,攻城火器……以及火箭这些,还需要适应各种地形。

不过,大明朝的火器部队不会单独去作战的,它会跟骑兵,步兵,冷兵器相互配合。

火器犀利凶猛,作战时可以达到震慑的作用,用最小的代价取最大的胜利和战果。

成渊只需要将自己的规划交给朱棣便好,后面神机营陆陆续续的建造和演练,朱棣都会选择,火器匠人也要由专门的机构管理。

这些事情,还需要工部跟着一起配合才可以,对于枪械他懂些,让他制造就不太可能。

就像我们会住房子,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造房子。

提到火器,自然离不开火药,黑火药这种,工匠们经常尝试。

最有名的是洪武年的陶成道,他已经为了这类事业付出了生命。工匠们也得到很多经验,知道怎样的比例可以产生更大的效果。

对于火药,并不是威力大就好。

有的火药威力大,一用就炸膛。

火器离不开材料,明朝继承了宋元的焦炭冶铁技术,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火器的使用安全,寿命。

以如今的工艺水平,提炼一块钢也是不容易,因为无法量产,如果集中大量人力,只能做出几把稀有珍贵的火器的话。

对于大明军队来说,毫无意义。

对于火器,成渊是想过燧发枪,燧发枪只要工艺进行改进,以自己的拿来主义和工匠努力,努力下,也是能够实现的。

这个可以写出来,给朱棣,具体研发要靠工匠。

接着,成渊又提了三段击,这对于大明目前来说,无疑是最容易解决火器每发射一次,装药填弹最佳办法。

三段击最初原型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义子沐英在讨伐云南时,为了攻击当地的野象部队用过,他们是三个人为一组。

朱棣看到图纸写的东西时,猛的拍了下桌子,将殿外打瞌睡的内侍吓得立刻跑进来。

“不错,如今朕对火器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火器射速太慢,导致火器威力受影响,你这个法子朕觉得十分不错。

朕明日立刻让武将组织神机营,把这个法子也推广下去。”

成渊知道什么时候该邀功,什么时候该谦虚,立刻道:“陛下,这并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当年云南沐英沐大将军提出来的,臣只是把它加工改进下。”

“这种法子朕却不知,如今大明消息传播缓慢,这个法子或许只在云南当地流传,所以朕算你的功劳。”

“陛下其实也想到了,不是吗,功劳应该是陛下的。”

“你与朕的法子不谋而合,朕与其他武将提,他们都是不看好,也只有你与朕志同道合。”

那你的宝贝是不是该赏我了,你这已经勾起我的好奇了,拿你给的宝贝去卖了,到时候大棚又有钱制造了。

成渊不由得笑起来,露出牙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