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187.祸从天上来

永乐之盛 187.祸从天上来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丘福认为,要么找人背锅,要么打赢倭寇,用大胜仗抵过虚假捷报,重挫倭寇肯定不可能,除非有个预卜先知的人提前指路。

朱高煦认为找人背锅行不通,朱棣不是傻子,现在假捷报满朝皆知,在搞个背锅的,只怕自己汉王功勋都要被消磨殆尽。

“找成渊,他或许可以为王爷指出条路,若他不答应,直接当成弃子丢掉便可。”

丘福表达自己意思,这是很武将作风的,不是朋友,就当敌人砍掉。否则等敌人反抗,就来不及。

朱高煦很犹豫,因为他很清楚成渊并没有对他表露恶意,况且是自己妹妹的驸马,成仇那场景,他无法把控。

“王爷你还犹豫?是太子一派的人马咄咄逼人,我们来浙东杀倭寇,就已经别无选择。”

朱高煦道:“这件事,干镇国公何事?他既没有弹劾本王,也没有与大哥走的太近。

我们在浙东战场都无法抵抗倭寇这帮子,你让远在京城的人为我们出谋划策,以此来定他是敌是友,非大丈夫作风。”

朱高煦蛮横挥手:“只要本王清剿倭寇,便可将功补过,大不了不要这一次战功。”

“王爷,不可心慈手软。”

“屁!我这么做是在树敌,若我真的做了皇帝,我还需要成渊,为何要把他推到对立面,我就不信,我不如大哥那个跛子。”

朱高煦不屑,然后拍着桌子大骂朱高炽和狗屁倒灶的文官,没想到自己念着亲情,他们先动手了。

随后安然坐下来,吃肉喝酒。

丘福心急火燎,两边还有其他的武将随从,眼里满是焦急。

“丘将军,怎么不饮酒啊。”朱高煦催促着道。

丘福一愣,随即说道:“王爷饮酒可以解痛苦,臣不能饮酒,捷报是臣给您出的主意,这件事我会向陛下澄清。”

“糊涂啊!本王不是怕谁,只是觉得为何要无谓的牺牲,你非要去父皇那里求死,父皇就算想饶你也没办法。”

“给本王继续上菜!”

当兵士抬着肥肥的烤羊来到朱高煦和丘福面前时,丘福道:“这羊……怎么这么肥。”

“本王按照大哥的身材选的,吃的就是他,你敢不动筷?”朱高煦眼睛瞪得像铜铃。

丘福伸出筷子,颤巍巍夹了口肉吞咽下去。

朱高煦吃的又恨又痛快,似乎真的是吃朱高炽的肉。

丘福吃到半截,便起身离去,他不能坐以待毙,随后私自以朱高煦的口吻写信,求指点,派人送去给成渊。

为了朱高煦,丘福也是拼了。

……

数日后。

谨身殿,朱棣正将朱瞻基放在自己大腿上,随后又把他放在自己批阅奏疏的地方。

朱瞻基撅着屁股,将上面的笔架跟朱笔摆弄着,奏疏被摆的乱七八糟,嘴里嘟嘟囔囔,念念有词,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而朱棣则扶着自己皇孙屁股,笑呵呵的带着他一起玩,儿子不听话,女儿不省心,文武大臣互相掐架,真是不省心。

眼下唯独这个小皇孙,让他感觉到一些欣慰。

“瞻基,你自己玩儿,爷爷处理些奏疏,知道吗。”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脑袋说道。

刘义匆匆进来:“陛下,刚才纪指挥使,交给奴婢一封给镇国公的信。”

朱棣道:“成渊的信,纪纲拿它做什么,朕何时给过纪纲这个权利?还有你拿来给朕做甚啊。”

“这个听说是,汉王写给镇国公,请他指点浙东倭战的事情。”刘义如实把自己听来的说出来。

朱棣听到这里,将信接过,放在桌上正要拆。

朱瞻基拿起信就往嘴里吃,朱棣连忙夺过来,抓住孙子的小手,拆开信看起来。

信中是关于浙东倭寇之事,希望成渊出个主意。

朱棣皱眉,道:“成渊掺和了?不掺和高煦给他写信?”

“不知。”刘义如实答道。

“浙东的事情,朕都不知道其中的内情,还被欺骗。成渊反而知道,如今还成了高煦的军师,难道是成渊知而不报么,一起骗朕?”

朱棣皱眉,假捷报的事情,文武百官分成两派争斗,都是夺嫡所引发的。

成渊不是答应自己不掺和,现在信都送回来了……

朱棣最讨厌别人骗他,若是成渊出尔反尔,参与浙东假捷报的事,那一并治罪。

朱瞻基觉得无聊,急得乱扔东西要出去玩,不断的扔奏疏。

“刘义,让纪纲与都察院御史,立刻前往镇国公府询问成渊,问他是否参与浙东的事情,若是成渊不辩驳,立刻禁足起来。”

刘义有些惊讶,连忙道:“奴婢领旨。”

…………

镇国公府门口。

纪纲,都察院御史陈瑛,刘义等几人对刘管事道:“镇国公可在府里?”

“在,几位大人请进。”刘大锤带着三人往前厅而去。

丫环进来上了四杯茶,又安静的退下去,纪纲看了眼陈瑛,又看了眼旁边的刘义。

成渊坐在椅子上,从容道:“大家喝茶,你们怎么有空一起来国公府。”

纪纲听了,脸色有些尴尬,看着成渊道:“镇国公,陛下让我们几个代他核实一个事情。”

“噢?好啊。”

成渊站起来,道:“请陛下询问。”

陈瑛看着纪纲他们,发现两个人都不开口,自己只好站起来道:“成渊,俺问你,浙东假捷报的事情,你是不是一直知道。”

成渊沉默片刻:“回陛下,绝无此事。”

纪纲和刘义互相看一眼,随后清了清嗓子,问道:“成渊,俺问你,你与汉王和丘福可有来往,为何私自提点。”

成渊躬身道:“臣一直在山东治理蝗虫,从未有过如此想法。近日回京也并不知浙东之事。”

陈瑛咳嗽一声,又问:“那为何汉王与丘福要写信给你,并让你指点。你还不承认吗。”

纪纲和刘义盯着成渊,一动不动。

“臣并不知,若有半句假话,任凭陛下处置,对陛下,臣不敢隐瞒。”成渊一字一句。

“朕问你,这封截获的信,怎么回事,是写给你的。”陈瑛咳嗽两声。

成渊抬头,看向纪纲。

纪纲有些尴尬,转到一边。

成渊动了动眉毛,摇摇头:“臣并不知道这封信怎么回事,也从未与浙东抗倭军有任何书信来往,请陛下明查。”

陈瑛和纪纲道:“我们替陛下询问国公爷,还请国公爷如实回答,莫要狡辩。”

“没有狡辩,可否将信与我一看。”成渊道。

刘义从怀里摸出,递给成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