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189.决定

永乐之盛 189.决定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浙东,府县。

古典奢华的衙门,朱高煦慵懒的靠在软榻上,敞着上衣,桌上放着空掉的酒坛,愁眉苦脸。

就在刚刚,他收到了京城四五道回京的旨意。

朱高煦知道丘福不经自己同意,擅自给成渊写信,现在成渊已经被下到大狱,要自己回去对质。

自己正急着做出功绩,力挽狂澜。

这道回京的旨意,无疑是让他失去将功补过的机会,简直是天降霹雳,来的真不是时候。

“丘老将军,你为何如此。”

果然,朱高煦对这件事表达了很大的不满,在众武将里,丘福对自己最为忠心,但忠心也不代表可以随意弄巧成拙。

“王爷,不如将计就计,把镇国公拉下水,免得他帮太子。”丘福道:“出了事臣一人承担,陛下不会对王爷您做什么处罚。”

“哐当—”

桌上的酒坛被粗暴的摔落,踩着碎片的朱高煦走到丘福面前,皱了皱眉看着他:“你起来吧,本王回去,你务必打赢最后一场。”

“是,臣定会全力以赴。”

“嗯!”

朱高煦整了整衣服,准备收拾。

“王爷。”丘福一下子站起来,跑到朱高煦面前:“王爷,这次是笼络镇国公的好机会,王爷不可错过。”

“王爷,得不到就要毁了他,您别忘了,他可是太子太师。”

朱高煦抱着头盔,带着人马,走了几步,又停下又道:“本王会想想的。”

察觉到朱高煦的动摇,丘福也算放下心来,希望能帮汉王夺得储君之位。

………………

干净的床单被褥,热腾腾的红烧狮子头,旁边收拾地面的丫环不停的在忙碌。

刑部尚书刘观亲自在门口,陪着成渊聊天。

自从成渊进来,就是刑部大牢一道靓丽的景致,引来不少狱卒刑犯羡慕嫉妒恨。

成渊感受着不断被注目,悠然自得翘着二郎腿,就差来一根雪茄。

这哪里是刑部大牢,就是换个干净的屋子睡觉。

察觉到旁边朱高炽同情眼神,成渊挠挠鸡窝头发,问道:“太子,你看我还有抢救的机会吗。”

他生怕朱胖胖来一句:没救了,父王要砍你,等着你家孩子给你清明上坟祭祀吧。

朱高炽沉默的看着他,那表情就像是好不容易挖了多年的宝藏,结果打开发现是废铁。

面对成渊期盼的眼神,朱高炽叹了口气,人间清醒道:“老头儿现在没处发火,正巧那信,又撞到点儿上。现在只希望二弟能够做一回人。如果二弟不肯承认,那你就只能……”

我好歹是你老师,你怎么能见死不救呢……成渊沉重的点了点头。

朱胖胖接着说道:“我会让母后去父皇那里说说的。”

“我们都会尽力帮你证明清白,我先回去了,你需要什么,刑部尚书会帮你传达,置办。”

刑部尚书刘观对着成渊笑了笑,这位可是大爷,只是暂时来刑部受难来了而已,刘观心里有数。

迄今为止,成渊还没能想到怎么证明自己与那封信无关,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除非写信人自己否认。

“好,多谢太子殿下。”成渊失落的点头。

刑部尚书刘观补充道:

“需要换洗衣物吗?”

“不必,另外请告诉中山王家的小郡主,让她来一趟,带上些纸。”

…………

刑部安排马车和护卫,把朱高炽送走,又安排人去应天城里的书斋请徐妙锦过来。

徐妙锦站在牢房门口,清浅的对他一笑,拢了拢发丝,从带来的盒子里取了纸,笔,书本……都是十分整洁。

她拿出刀片裁纸,每张都裁的一样大小,多余的纸屑也要放在一起。随后将带来的果子放好。

成渊拿起果子咬了口,正要丢掉果核。

徐妙锦拿出帕子道:“放这里。”

徐姨还是个强迫症啊。

等她磨好墨,便展开纸张书写:

“石头记新章,刘姥姥进大观园。”

写完她高挺的鼻子微微嗅了嗅,随后道:“你衣服馊了。”

“那徐姨要帮我洗吗?”成渊笑道。

隔壁无聊偷听的犯人呸了下,这个家伙什么来头,好骚啊,还跟自己的姨搞在一起,有悖伦理,辣眼睛。

徐妙锦皱了皱眉:“要不要姨,去告诉安成啊。”

徐姨你这个没趣味的女人……成渊口不对心的称赞道:“不用了,麻烦徐姨多不好。”

成渊继续说:“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这刘姥姥是凤姐娘家的一个远亲,曾经来过贾府一次,凤姐资助了她二十两银子。平儿因问:想是见过奶奶了?”

徐妙锦抬头白他一眼:“这里是不是要加些什么?”

加什么,曹雪芹写的很好了。成渊咳嗽道:“这是我改过的稿子。这个月书斋营收如何?”

“不好,降了些,你出狱后记得快想办法。”徐妙锦道。

她低头继续写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章。

成渊给自己倒了杯水,边喝边看着她道:“写快一点。”

徐妙锦嗯嗯两声,道:“那你能认真些吗。”

她扭了扭腰,挪了凳子,语气略带撒娇。

写完一章时,约摸夕阳西下。

徐妙锦道:“等我印完书稿,让安成帮你送衣服。”

“不用!你别去,我就喜欢穿着有味道的衣服。”成渊那头摇晃的就像个拨浪鼓。

徐妙锦“嗯”了一声。

牢房大门被关上。

………………

京城正是夏季,烈阳下,树叶浓密如伞盖。

树荫下陆陆续续的站着乘凉的人。

赶了好些天路的的朱高煦,看着应天府城门,握了握手里的鞭子,进了城门。

正在门洞里打瞌睡的守城士兵被奔过的马蹄声惊醒,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楚过去的身影。

“汉王回京了?”

“是汉王。”

几个守城官叽叽喳喳。

回京的路上,朱高煦已经将所有的事情考虑好,关于浙东的事情,总是要去面对的。

朱高煦很清楚朱棣的脾气,他在心里叹息一声,脑海里都是丘福之前给他出的主意。

如果没有大哥,那么太子绝对是自己的,现在又多出来个小皇孙,想到这里朱高煦就觉得很不爽。

在朱高煦心里,他也一直想把成渊这个人收到自己的属下,有了成渊就可以得半个天下。

朱高煦是个权衡利弊的人,怎么做最合适,最有利,他便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