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200.手中的武器

永乐之盛 200.手中的武器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臣让陛下去寻找这类人才,可内阁却没有通过,陛下只是说科举取士是大明第一大事。

但臣想说,只有臣说的那成氏之学可以作为盛世的武器,而这些儒学只是武装头脑,手中的武器在哪里?

山东蝗灾,苏松水患,都是我们对地理对天文的不了解。那倭寇连年侵略沿海,朝廷战败,只能说明我们忙着用儒学丰富思想,却忘了是面对敌人的坚船利炮,我们需要更好的武器。

否则送死是早晚的事!这些都是盛世不可缺少的姑娘。臣称它是有太子的清醒理智头脑,朱能将军的健康,汉王的威武,是成氏姑娘。

健康,勇武,正确清醒。健康可以活的久,勇武代表强大,正确清醒的目标可以走的更远。

人需要它,朝廷也需要它!”

成渊拱手道:“臣好几次不知天高地厚的顶撞陛下,劝说内阁。可陛下并没有对臣惩罚,皇后娘娘也是拿臣当做儿子。

殿下对臣一心一意,她从来没有怨言,太子和汉王对臣敬重,湘王对臣也如好友般坦荡,臣不知如何偿还,只能用臣的成氏之学,为大明出一份力。

所以接下来等白莲事了,臣要到天界寺去住几天,随后将行礼搬到镇国书院,将成氏之学继续深究,把它都写下来。

却不曾想自己发癔症,害得殿下担心,就连陛下和皇后娘娘也坐在这里等着。

请陛下与娘娘不要计较臣方才的误言,恕臣失礼。”

卧房里,没有人说话。

就连朱瞻基也不敢闹腾,瞪大眼睛在每个大人脸上扫过。

“成渊,朕记得那时你只是跟着几个不出名的识字先生学过,怎么几年里变化如此大。”

“臣已经解释过一次,这些都是臣在脑海里推算出来的,正不正确陛下可以想想臣这几年的做事。

臣就是臣,臣独一无二,也不是什么百家学派送来的,做事也是毫无章法可寻,臣为自己学问统称为杂家。杂家是臣创出来的,它始于永乐之朝。”

“臣不喜儒家,也不喜欢法家,臣爱的只有大明这个汉家,只有安成殿下亮着烛火,在院中等臣回府的小家。”

朱棣愣了半天,这家伙可真是太能说了。

毕竟这个时代都是老师授学生,口口相传的,所以成渊知道的太多,太丰富了一些。

百家讲坛,中国地理,成渊前世在电视常看,四库全书借过同学的,史记看的囫囵吞枣。

看的最多的应该是史学家讲明朝和唐朝的历史,大秦的纪录片看过,汉武帝的电视看过,加上上学多年的历史和后来的世界史,这些说服大明朝的人应该足够。

“小渊子,本宫没有看错人,好的学问就该传下去,把你给陛下介绍的这位成氏“姑娘”好好的传给学生,本宫把朝廷几个优秀的子弟交给你?”

“多谢娘娘支持,只是臣喜欢愿意来学的,有兴趣来学的,而不是通过娘娘的权力来做。”

朱棣一直没有冷声,虽然徐皇后这么说,可是成渊也不知道,这是朱棣的认可,还是徐皇后对自己的支持。

成渊希望朱棣亲口承认。

但是朱棣对打仗大胆,在这种事情上总是慢半拍。

成渊猜测,朱棣只是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会轻易的去决策,如果有把握,朱棣会百分百支持。

朱棣没有表态。

成渊的心就沉入谷底。

唉,汉家兄弟啊,我已经尽力来说服了,看来你们只有继续受儒家思想不断的侵略和统治了。

废除殉葬制别想了,那些腐朽陈旧的毒瘤继续残害你们吧,到时候挨打受害就会发现。

学医只可以救麻木的躯体,救不了挨打的山河和百姓。

就如讯哥儿说,翻阅两千年的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儒家的糟粕思想怕是剔除不掉了。

继续儒家二元思维,这世上只有君子和小人两类人。

但说实话,怎么就非黑即白,明明还有灰色地带,人性有优点,也是有缺点。人其实半人半鬼,但是也因为那些优点而熠熠生辉。

世上没有纯粹的好人,没有纯粹的坏人,儒家思想却灌输世人只有君子和小人。

“儒家那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正统嫡传的优越感。举国上下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骄傲自大,却越来越不思进取,最后沦落挨打。

倭寇的侵略,只是小开端。”

成渊说完坐在椅子上,捧着茶水,闭着眼睛抿了口。

正统嫡传的优越感……朱棣似乎被这几个字击中了内心,他忽然找到了可以抵抗自己非正统的学问。

“你再说一遍!”朱棣道。

成渊看向朱棣:“陛下。臣不是说儒学不好,只是不要太信从,有问题的就该抛弃。”

“俺说的上一句。”朱棣站起来看着成渊:“朕以为成氏之学已经是特别成熟的学问,你却连书籍也没有,你把你说的那些学问写出来,拿来给朕看。”

“陛下?你的意思是。”

“朕给机会,让你把你这成氏之学的种子培养成可以为朝廷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朱棣爽朗的大笑,发出哈哈的声音点头:“你没有辜负朕给你的太师位。”

“陛下,你真的愿意让臣在大明的土地培养这棵大树?”成渊惊喜道。

“嗯,但养死了,机会就没了。”朱棣道。

成渊挠挠头:“陛下!”

“不是答应你了吗。”朱棣道。

“奥,我的意思是,红薯干一斤十两银子,红薯粉条,十五两,您让郑公公带回宫的红薯干有十斤,红薯粉条有十斤多些。

所以,一百两加一百五十多两,您给二百四十九两。”

成渊说道。

“行了,朕给你五百两。”朱棣豪爽的说道。

成渊想了想:“那臣就给皇后娘娘送一支唇脂吧,这个后面会是要推选出去的。”

朱柏道:“唇脂还未凝固。”

朱棣和徐皇后纷纷过去看,成渊指着唇脂道:“我给它起名叫唇红,它很难褪色,而且无毒。”

徐皇后看过后,很是好奇,她常年用胭脂水粉,对于这么精致的东西还是头一回见,忍不住有些小感慨。

朱瞻基如果不是被安成拉着,他一定会把唇脂当成好吃的给吃下去。

因为朱高炽胖,太子妃张氏几乎不许朱瞻基碰甜食。

徐皇后道:“难得你有心,到时候交给安成,让她带进宫便好。”

成渊笑道:“臣遵旨。”

朱柏道:“你看本王如何?去镇国书院帮你一起。”

朱棣笑道:“这是好事,十二弟你去跟着他学。”

随后成渊询问朱柏,把朱柏的铺子改成卖三鲜味的粉条,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辣椒,卖三鲜粉条也不错,开成大明的连锁店。

再搞些爆米花,后世某书某音倒油炒玉米的技术可以试试,红薯干,红薯片,红薯条,果干……

做生意不丢人,他的成氏之学需要银子支持,搞研究也需要,离了银子寸步难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