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231.师生之情

永乐之盛 231.师生之情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大家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后,就轻装队伍立刻出发吧。”成渊随后便利索的翻上了马背。

匡愚道:“师父,要不你别去了,我替您去,你不想看看你的孩子,会长什么样吗。”

成渊没有吭声,

他知道,这些日子的相处,匡愚已经对他有了很大的依赖和亲情。

“我当然想。”成渊认真的看了一眼匡愚,随后认真说道:“但是,我也是大明朝的镇国公,不是可以贪生怕死的小百姓,

殿下她会理解我的。

我们需要轻装前行,

确定是哪一处地方,地动危害哪几个府县,清理出官道,才能让京城和后面的粮草队伍及时进去。

因为地动要么引起山路断裂,或者桥梁断裂,要么山路被泥土石头直接给堵住的,很常见。

到时候你要是不能完成师父交给你的任务,那我就没有你这个徒弟!”成渊恐吓匡愚:“还不快去,是不是要老子揍你啊。”

很多时候,成渊不会骂匡愚,因为他的徒弟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成年人。

大家都是有尊严的。

“是,师父,到时候我会的。”匡愚低着头,默默翻身上马。

成渊回头,朱能和朱高炽两人背着大包袱,李乾跟在朱高炽身后,他已经把自己斗胆写的信交给了成渊,但始终有些心虚。

对于这个,成渊不计较,

他知道自己的女人是什么性格,

另外对于李乾来说,此时大家都有写家书的对象,他没有。

这次去抗震,谁知道会不会一去不复返啊,就当自己是做了件好事,成渊如此想着。

杨贤之背着一个大包袱,他昨晚没有来得及跟着成渊走,现在想想就觉得自己要去,所以二话不说,就背着包袱要出门。

连朝廷都没有打招呼,自己师父不在京城里,而是去一处未知的府县,他就一点也不开心。

做个什么官啊,发生了地动的府县到现在都没查明白,师父有命,但是唯独没有叫自己,他现在要去,

还需要去国公府问问。

镇国书院那几个学生,

尤其是杨荣那个儿子,比较迟钝些,

带着七八个学生,说是老师已经离开京城了,而且生死未卜。

几个学生沉默了片刻。

杨荣的儿子刚从乡下来不久,虽然木些迟钝,但是他说话从来都是可以信任的。

因为他爹是杨荣。

杨荣的儿子杨子宋直接被其他几个学生拖拽着往镇国公府方向走。

“莫急,莫急,不要拉扯,非礼勿动。”杨子宋大呼道:“某会走,某自己会走。”

七八个学生脸色较为凝重,却是心潮澎湃,心里紧张的很,他们来到国公府时看到他们的大师兄杨贤之正在国公府门口告别。

纷纷上去对大肚子的女人见礼:“师娘好。”

杨子宋嘀咕道:“你们见过师娘的样子!”

七八个学生摇摇头,随口又说他们听师父说过师娘有了身孕,那这样找准没错。

安成和杨贤之说完话,转过头来却是微笑,心里我很激动,突然有一种所有都值得的感觉。

果然不愧是成渊啊,平时把这七八个学生当宝贝一样,他们的师生之情若亲人一般。

但是她还是没有允许他们几个跟着学生跟着杨贤之北上,因为这些学生太年轻。

“送他们回镇国书院。”

杨子宋和其他几个学生似乎是有些不情愿,但是看国公府守卫亲自送他们回去,喉咙都跟噎了东西一样。

“姐。”咸宁带着小包袱和两个宫女站在府门口,看着安成道:“我来府里住着,也好照顾你。”

安成吸了吸鼻子,突然觉得自己鼻子有些酸,而后她看向应天城的西北方向,那里霞光满天。

府院。

咸宁站在国公府院子,看着这空荡荡的府,原先好多护卫都被带走了,热闹的国公府,一下子清冷许多。

谷簒

“那个狗男人,就喜欢干这种出风头的事。”咸宁气鼓鼓的把包袱衣服丢给女官,带着几分任性,用脚踢着府中的石凳子。

“北方地动,那些人的绝笔信还在箱子里呢。”安成哭笑不得。

“狗男人有没有写?”

“没有。”安成站在她旁边,笑着说道:“我们两住后花园的小院吧,那里凉快些。”

府里比宫里热闹,现在常宁也跟着大姐夫二姐夫一起去云南了。明日我们把康宁也带来。”

“可以。”

“这边好多花草,会有蚊子吗。”

“有守卫会来驱赶,成渊他做了驱干蚊虫的东西,很好用。”

…………

五日后,成渊骑着马在蓝田地界停下,他看着身后穿着普通衣服骑马而来的朱能,李乾和朱高炽,大家这几天都是连夜赶路。

渴了,就找山里干净的泉水喝几口解渴,包袱里的烧饼干的硌掉成渊半块牙齿。

他们几个人骑的马,除了成渊那匹青色的马外,其他的都是普通的北元草地而来的马。

并不神俊的蒙古马,一路上吃着路边的夏草,喝着秦岭的山泉水,竟然也过上了和大明国公,储君一样的野人生活。

马虽然不如那些名马贵重,但是它们吃苦耐劳,因为那些宝马可是要喂养精饲料的,这些马有野草就能对付。

成渊的马,当初是朱棣送给他的好马,想杂交都留不下的马,结果一路上跟着成渊吃烧饼,吃山里的野果。

好在七月中的秦岭腹地,有野枣和酸果,成渊除了自己吃几颗酸枣,给马也喂。

但是成渊没有疯,他给马吃好一些是为了多跑几处问问,没想到越往陕西一带,关于地动的说法倒也确定起来。

华州也就是后世的华县地动。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三中说:“华州以华山得名。

明代所修的《华州志》亦云:“华州以华山为名。”

成渊他们在这个时候赶路,总觉得有些异常,因为百姓沿途都会用好奇的目光好好的目送他们。

偶尔有人回头,对他们指指点点。

沿途而来,有房屋裂开,但是都不是很严重,有些受伤的百姓被府县的惠民药局已经收治。

惠民药局倒是个好东西,朱元璋这件事做对了。

成渊沿途,看到有重大伤情的就写了书信送回给朱棣,好让朱棣知道是哪里出现了地动。

毕竟宫里的地动仪只能指出方位。

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

皇宫里的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每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这次也正是因为宫里的地动仪,才得知是西北一带。

成渊道:“再赶一日,就到华山脚下了,这一带都是地动源头,可要随时注意。”

李乾顿时紧张起来,心脏砰砰直跳的道:“太子殿下,可要小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