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266.才女手艺

永乐之盛 266.才女手艺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陈瑛点了点头,同时心中对纪纲也警惕起来,生怕纪纲给自己穿小鞋使绊子,匆忙告辞回府而去。

然而此刻,成渊坐在杨溥家中,看到对面温文儒雅的杨溥,又看了看身为尚书的杨贤之,只觉自己办了好事。

“镇国公,喝茶。”杨溥将茶水递过来,眼中尽是满意之色,杨溥的爹也在宫里做事,虽然是小官,也是个人物。

“过几日,便让他准备聘礼,结秦晋之好。”成渊看了眼杨贤之:“贤之,你回去准备。”

成渊见杨溥和杨贤之有话说,自己便起身离开,留时间给他们两人,说说话。

走到杨溥家门口,成渊对着不远处吹了声口哨,一匹浑身青色的马便哒哒哒从石狮子后过来,打着响鼻。

成渊翻身上马,青箭便习以为常的向镇国公府方向的路口走。

“蠢货,办事去。”成渊对着应天大街甩了甩鞭子,青箭又转过头,换了方向。

应天戏院,二楼。

朱柏笑呵呵拍了拍他肩膀:“你有时间来我这里了,今日帮那杨尚书谈婚事如何?”

成渊道:“贤之和杨家二小姐,倒是满意彼此,有件事实在是尴尬,那杨家大小姐,她竟然是当初,买过我唇脂的女子,想我糊弄她,再见岂不是尴尬的很。”

“真是有缘。”

朱柏意味深长笑了笑。

成渊抿着小酒,道:“不可乱说,王爷又拿我开玩笑,我现在都担心无法应对咸宁殿下。”

“啧。”

朱柏拍了拍桌子,笑道:“咸宁看起来脾气大,实则这孩子倒是个单纯善良的孩子,只要你摸中她的心思,倒是听话的很,没有什么脾气。”

“王爷,明年我便要在镇国书院开始讲学,只是大报恩寺进程缓慢,安妮城里准备招些木匠和瓦匠,让他们加快进度搞一搞。”

“有什么难处?”

成渊想了想,纪纲的事情还是不要把湘王扯进来,便道:“没什么。”

朱柏突然笑道:“你还想瞒着本王什么吗,若是真的遇到难处,本王可以帮你说得上话,四哥和我交情还是很可以的。”

“戏院,粉店……这些,今年利润倒是可以,到了除夕,本王会派人和你清账的。”

“也好,这些钱正好用来扩建完善镇国书院。”

正说话间,朱柏被戏院的管事请了下去,说请的工人来了,问问戏院如何改。

朱柏首先看向成渊。

成渊摇了摇头,表示这些事情朱柏决定便可,既然有事要忙,成渊又想到去书斋看看。

书斋被砸后,他一直忙碌于府里的事情,也没顾得上。

书斋已经重修,就是新运来的书放的到处都是,成渊将马鞭子丢给书斋的帮工。

“徐小姐呢?”

“被定国公请走了。”

“噢。”

…………

今天在大报恩寺忙碌,又接着去招工匠,还撮合了一场婚事,跑到书斋后的屋子蒙着被子睡大觉。

前面工人搬凳子和书的声音逐渐变小,他迷迷糊糊的便睡了过去。

醒来时,屋子漆黑一片,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躺在被子里好就,有些舒服,成渊翻身将被子拿开,走到前堂。

大街上早就少有行人,门口的两盏灯笼被风吹的飘动,成渊伸了一个懒腰后,觉得肚子有些饿。

虽然他白天和朱柏喝了几口茶,但是在杨家也吃了饭,根据肚子的饥饿程度,以及门外的行人,由此推算,时间不早了。

他看了眼跑堂的,询问平时徐妙锦住这里时吃什么,跑堂是个小伙子,也不会做饭,只说徐妙锦回来,就奔厨房去了,应该是做饭。

天空蒙蒙月色,成渊也懒得去点灯笼,走到厨房门口,发现里面果然亮着灯。

徐妙锦系着围裙,缓缓的切菜,怔怔望着某个方向,目光没有神采,刀下的菜离刀刃越来越近。

下一刻,她的手腕被人握住。

“若再切下去,这双无可挑剔的手便要成菜肴了,我来吧。”

徐妙锦急忙转过身,擦了擦手,摇头过去拿刀,道:“还是我来。”

“小姐,镇国公也在书斋,今天也给他做饭吗?”徐妙锦的小丫鬟从外面走进来说道:“小姐,这条鱼可以做了吃,让镇国公去杀……鱼。”

成渊侧头看着她:“让本公杀鱼?你敢吃吗。”

小丫鬟看着他,脸色一变,提着鱼便跑到外面,麻溜的将鱼清洗干净,放在桌上,连滚带爬的出了厨房。

徐妙锦拿过鱼,在上面熟练的留下花刀,说道:“芽儿跟着我多年,没大没小习惯了,你多担待。”

这个小丫鬟在教我做事,我只是帮你调教调教而已。

成渊道:“你方才在想什么,心事重重的,切到手可就不好了。”

“我……在想书斋的事。”徐妙锦又笑了笑,岔开话题:“你不回国公府去吗。”

“太远了,明日还要去报恩寺,过几日回去,我今日过来看看胡观赔了书斋没有,谁想睡着了。”

“饭菜很快便好。”

她将鱼放进盘子,又点燃了厨房的炉灶的火。

徐妙锦给成渊的印象,一直都是历史上那个印象,不谈婚论嫁,却饱读诗书,是大明有名的才女,拒绝朱棣的求婚。

两个哥哥是国公,父亲是开国的大将军,姐姐是皇后,这样的女子应该和十指不沾阳春水,与诗词文章有关,而不是放着丫鬟不用,自己生火做饭。

成渊常来书斋,看过她写的一些诗词文章,语言如江南烟雨,清新而雅致的。

至少她的文采可以甩自己十条街的吧,再说论上辈分,自己还要称她一声小姨,所以一直以来。两人之间都是不在一个圈子,即便是交流,也只是止于亲友之间。

成渊不由得将自己手掌看了看,上次那样,纯属意外,此刻在看她,忽然觉得亲近了些。

“你喜欢故元诗人的诗?”

“什么?”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成渊念了出来道:“我看你在前堂的书里写着。”

他沉思的功夫。

徐妙锦已经将鱼蒸好,炒了个白菜,烧了豆腐汤,道:“其实,安成对诗文章比我还要好三分,我以为你都习惯了。”

“没有,她很少作诗写文,因为府里的事情她都忙不过来,各种琐碎事都是她在操持。”成渊如实说道。

徐妙锦点点头。

“尝尝味道如何?”

两人回到前堂,小丫鬟芽儿和搬书的小伙计也围了过来。

徐妙锦看了看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厨艺不好,尝尝味道如何。”

成渊早就饥肠辘辘,看着饭菜已经想要开动,他拿起筷子,尝了几口后说道:“味道很不错啊。”

他今天才是对徐妙锦有了认识,往前一步可理事算账,名声远扬,往后一步也是居家贤淑的小媳妇。

难怪历史上,朱棣后来要娶她。

“很美味。”成渊点点头:“这么晚还让你下厨做饭,真是不好意思。”

徐妙锦笑了笑:“你不来,我也是要吃饭的啊,不用客气。就是没有你喜欢的狮子头。”

“…………我喜欢的菜,你们都知道了么,殿下说的?”成渊说道。

“安成没有说,只是她之前常常半夜去厨房练习做狮子头,请教过许多大厨,所以我们都知道的。”

成渊愣了愣,说道:“原来是这样啊,她从没与我说过。”

这件事,成渊还真不知道。

“徐小姐今日有心事。”成渊岔开话题。

小丫鬟芽儿道:“还不是我们家国公爷啦,说小姐再不嫁人,他就要与小姐断绝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