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275.姚广孝解势

永乐之盛 275.姚广孝解势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东宫与咸宁宫有一片距离,连接着不同的宫道,成渊见安成出来并没有多说话,便挠挠头跟在她身后。

来到东宫的正门时,姚广孝跟张玉正说笑着走出来,两人走的不急不慢。

此刻双方正好四目交替,姚广孝和张玉对安成公主点了点头:“臣,见过安成殿下。”

“两位国公好。”安成回礼。

姚广孝走到成渊身边:“镇国公明日可有空,叙叙?”

“好。”

成渊疑惑张玉跟姚广孝怎么这么早就走了,但看大家兴致很高,加上旁边内侍宫人走来走去,没有多问。

“今晚可有空?”张玉招手道:“一起喝酒啊。”

“待会儿就来。”成渊笑道,他今晚要去问问朱老四关于俞家巢湖水军的事情。

走了几步之后,成渊再次回头看了眼姚广孝和张玉,低着头又继续走,走了几步又回头,但不知道是太明显还是太想去喝酒,引得走在前面的安成公主停下来,道:“想去便去,不用每日陪着本宫。”

“算了,他们都走远了,明日我在赴约好了。”

说完这句话,成渊大步进了东宫的正宫门。

没错,虽然还是想去,但暂时他还搞不明白身边女人的心,到底是不是真的让自己去。

成渊托着下巴,眉头微皱。

他想要出去浪,想要出去嗨。

“成渊,你是不是想跟张老将军和大师去饮酒?”

“驸马,你可听到本宫说话。”

“没有听到,但我会试着说服我自己下次认真听殿下讲话,但刚才没听到就算了吧。”

刚才那句听到也装没听到。

他眼神变得十分清澈,努力传递着自己的诚恳。

安成胸脯气的一鼓一鼓,有些不满成渊装聋子充老实,走过去在成渊的耳边吹兰吐芳:“官人是真没听到,还是在跟人家说笑,若真如此,奴家可是要罚你的。”

成渊咽了口吐沫,忽然严肃而周正的道:“卧房之事,不要学出来。”

“这还是你教本宫的。”她掩口笑了笑,看了眼成渊,恢复原样道:“不胡闹也可,随本宫进殿吧。”

果然,少……妇一颦一笑都极有风情韵味,还是自己教的好。

醒醒……不能为了女人而忘了兄弟同僚,成渊心里沉醉,却仍然坚持自己不能重色轻友的原则。

坚持不肯向自己的想法弯腰低头脱裤衩。

对,要坚持自己原则,不能向这个女人低头。

“今晚哪里也不去,酒有什么好喝的,回府睡觉多香啊。”成渊看了看身边的人,笑道。

“不是不让你去,是去年都没有好好的过个年。”

见夫妇两人,内侍进去通报。

永乐皇帝诞糕正好吃完,眼睛直勾勾盯着成渊,让成渊很不自在。

啪!

朱棣放下盘子,“成渊,你竟是这样的人!”

成渊瞳孔一缩。

等会儿,我怎么了?

我怎么了……我没犯事吧,成渊迅速思考。

正要询问,安成手扯了扯成渊的衣袖。

“父皇,您……”安成公主下意识的站到成渊前面,小心翼翼询问,同时向徐皇后看去。

“成渊会做这样的糕点,你们两为何不早说啊,还瞒着朕。”

朱棣见到成渊如此紧张,心里竟然觉得十分愉快,他是能震慑住成渊这个家伙的。

他很喜欢看官员发自内心的服从自己,听从自己,害怕自己。

这种力量能让朱棣感受到控制威慑别人的力量。

这是他最爱的乐子。

见成渊如此,朱棣笑了起来,他就是觉得跟成渊认识这么久,没想到这小子还有隐藏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成渊松了口气,但心底不知为何泛起怒气,你朱老四有话不能直接说,非要如此。

徐皇后与张氏纷纷夸奖诞糕十分的不错,随后便带着女眷去了后殿。

内侍拉着朱瞻基离去。

“陛下一道旨意不就成了?那俞家还不乖乖将巢湖让给朝廷。别的人我不敢说,但是陛下开口,俞家怎么会拂了面子。”

朱棣摆了摆手,苦笑:“俞家虽说没有抵抗朕,但是他们心里依旧介意朕不是正统。

强行?那水师怎么办,他们跟俞家可是一条心,对于倭寇侵扰,朕必定要雪耻的,岂能让倭寇到朕的家门口来撒野,朕难道都砍了?”

成渊默然。

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他可以对大明朝做出最终决定,却不能堵住大臣们的嘴巴乱说,更改不了人心。或者威逼利诱他们。

朱棣有这个能力,却不能滥用这个能力,否则将对他的统治不利。

朱棣靖难之事,如今表面上没有人再去说,可实际上大半人心中都对朱棣不正统,坐皇位耿耿于怀。

只不过景清刺杀失败后,没有人再敢做炮灰,他们不傻,一己之力对抗不了朝廷。

况且江南百姓,北方百姓对于朱棣这个皇帝还是很满意的。

也可以说。百姓才不管这天下姓什么,只要他们吃饱饭,穿的暖,平平安安的,太太平平就是好事。

朱棣做事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

成渊必须要去巢湖说服俞家,因为他的大树是朱棣,假若朱棣倒了,他也会跟着倒。

其中利益相关,人都是俗人,都要穿衣吃饭,有妻有子,做不到为了所谓的“正统”而喊着假大空口号,去争无意义的头衔。

朱棣道:“神机营那边人手已经召集的差不多,如今便是抗倭卫,安南之地胡氏操纵陈氏,这几年靖难,没有顾得上,他们反而更加猖狂了,但朕现在要做的两件事,第一件,鞑靼,第二件便是一雪前耻,不让倭寇好过。”

“臣遵旨。”成渊道。

临走时,朱高燧来贺年,带了朱棣喜欢的礼物。

朱棣笑道:“高燧,你先去见过你母后。”

朱高燧看了眼成渊和朱高炽,得意洋洋而离去。

自朱高炽被立世子时,朱高煦和朱高燧便开始若有若无针对。

其中朱高煦战功最多,而朱高燧因为儿子中最小,也很受朱棣喜欢。

相比朱高炽,就有些悲催。

临走时,朱高炽又不巧的被凳子绊到,摔了一跤。

成渊连忙去拉,朱棣便厌恶的朝着朱高炽说道:“朕给你一年时间,若还是如此,别怪朕不客气。”

“是。”朱高炽连忙赔不是:“儿臣定不让爹操心。”

第二日,大年初一。

街道喜气洋洋,成渊先去报恩寺工地巡查一番,便赶去天界寺寻找姚广孝这个老和尚。

庆寿寺北平和京城都有,算是姚广孝的第二个窝。

天界寺侧庙,姚广孝坐在院中,已经倒好了两杯茶,放着些点心。

两人说起朱高炽的事,姚广孝询问成渊可有法子开几服药帮朱高炽调理下身子。

成渊道:“该调理,今日太子殿下摔倒,实在是……”

姚广孝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望着成渊道:“镇国公不是外人,我便如实说了吧。

太子没有上过战场,他不如汉王朱高煦那样勇武善战,在陛下心里,汉王最像他。国公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在大营时,济南之战,陛下对大家说的那句话吗。”

世子多病,将来立高煦为太子,这句话在成渊脑海闪过,只是点点头。

“自然记得,只是如今小皇孙出生后,倒是缓解了局面,只是汉王与赵王并不罢休。”

“我是太子少师,国公你是太子太师,丘福是太子少师,可大家都知道丘福和汉王最好,主张立汉王。”

接过姚广孝的话,成渊道:

“但是,燕王世子时太祖皇帝在时立的世子,况且文臣反对汉王,太子做事谨小慎微,没有出错,陛下不愿意让天下人诟病。”

“呵呵,国公啊,陛下曾经不用朱能做少师而用丘福,这一点,让汉王和赵王更是得意洋洋。

他们才一直明目张胆的在朝中如此对立啊。有机会就在陛下面前告太子的状,你我只是普通臣子,其中之势你可看的清楚?”

当然看的清楚,今后的发展大致我也懂……成渊道:“还得多谢大师今日解惑,成某这才懂啊。”

姚广孝哈哈笑起来,没想到也有成渊看不清楚的事,当下心里有些小小的得意,但更多的还是将成渊当做太子一系的人来推心置腹。

树下寂静,寺庙只有钟声传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