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永乐之盛 > 351.重新审视云南

永乐之盛 351.重新审视云南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4:38 来源:笔趣阁

次日,等内侍退下,朱棣将手中的那本《三国演义》翻阅道:“写的倒是不错,但朕恐黄巾起义,被白莲教的有心人利用去。”

朱棣所言倒也不假,成渊指着书籍道:“但是,大明终究还是支持陛下之人更多,直到今日才明白,陛下不要在意读书人看法,该在意的是百姓。只是记载史书的笔不在百姓手中尔。”

闻言,朱棣抬了下眉梢,并未反驳成渊的话。

这时,一名太医提着药箱走进来。

朱棣指着太医道:“正巧先为镇国公看看伤口,再给朕把脉。”

等太医检查完伤口,道:“三棱刀的伤口十分复杂,且此物刺中必定失血过多而亡,国公伤口谁缝合的。”

“是本公学生匡愚,他曾是大明卫所的医士,那三棱军刺,刀刃扭转,锋利无比,本意是大明军配备,对敌军根适用,不想我却找使用了。”

太医不由得赞叹,没想到镇国公还能指点出来这种学生,毕竟这种刀伤如今还是很难缝合的,无从下手。

它并不是扁平匕首的创伤,相当于在人体中旋进去,因而对于能缝合此伤口的,都心里震惊。

只不过圣上面前,名叫盛寅的太医也不好过多询问。

朱棣皱了皱眉,将手递给太医。

这也他为什么下定决心将陈瑛与纪刚火速处理掉的原因,直接靠着东厂的证据便拿了狱。

盛寅道:“陛下心火旺盛,臣在为陛下按之前的方子调理。”

等太医退下,成渊道:“陛下为了何事心烦?不如去天界寺寻……”

“寻过了,不顶用,朕今日寻你,待会儿去你府上用饭,瞻基那兔崽子整日说你那里多好。”

那你不早点说,我家里也没给你准备什么吃的……成渊道:“不如我先回去府里准备下?”

朱棣道:“不必,不要准备车驾什么的,朕悄悄去,听说安成她们在之前住的园子修了个园林,朕去看看。”

成渊尴尬一笑:“陛下,这春日里光秃秃的没啥好看的。”

“别跟老子装不懂,跟你说说高煦云南就藩之事。”朱棣说了几句道:“这满朝文武,巴不得朕去府里吃饭,怎么到你这儿婆婆妈妈,滚。”

成渊默默点头,这可能是要去看看建文,聪明人不揭穿。

……………………

坐马车回国公府很快,但是成渊觉得很别扭,还不如骑马习惯。

这座宅子是当年朱棣在京城未就藩时,朱元璋给朱棣建的,靖难后直接给了成渊。

若是被朱棣知道自己把他后院的房子给拆了,估计就不好玩了。

成渊看了眼朱棣,郑和,王景弘和达玉儿他们,东厂的雏形,当下请朱棣到正堂落座,自己去后面准备了。

命人准备午饭,他又去换了一身衣服,安成奇怪之余,忍不住嗔怪:“换衣服不说,穿这么薄,若是旧伤受了寒落下病根如何是好?”

成渊看着替他拿衣服的妻子,笑着说道:“也就殿下你,这样不厌其烦的叮嘱着。”

“父皇可能是为了其他事,并不一定是来看堂兄,咸宁过去陪着了,你不要紧张,父皇是自己人。”

正堂,朱棣坐在那里,含笑看着自己女儿:“咸宁,朕一来,你就提?”

“父皇。”安成喊了一声。

朱棣转过头来,笑道:“朕许久不回这院子,都不知道如何走了,听成渊说后面种了树,把你那园子也刨了。”

“回父皇,没有,驸马只种了几棵而已。”安成回道。

朱棣起身:“走,去后园看看。”

众人来到后园,朱棣愣了。

“贞儿,这就是你跟明儿说的种了几棵,朕看这最少也有几十棵,全都成树了!”

咸宁道:“哎呀,还不都是为了大明的百姓么,这些果树都是农院新嫁接的品种啦。”

成渊道:“后面还有其他的树,都是嫁接的,明年可为百姓嫁接。”

朱棣点点头,上前去看。

站在后面的郑和与王景弘也在讨论果树,低声道:“且见这些树木,便知国公为百姓费的心血啊。”

“正是如此,咱家也佩服的很。”

达玉儿跟在身后,她目光是放在两位公主身上的,咸宁公主穿的火红,喜庆活泼的很,像幅年画儿,性子爽利。

安成公主一身浅色春裳,时下大明最流行之装扮,一柄淡白色玉钗绾着青丝,素雅静美。

静静地站于成渊身旁,替他偶尔打个圆场,为朱棣解释树木嫁接,如常事农桑的妇人,兴许是下过功夫的。

就连她一介女流,也十分喜欢这样的女子,目光悠然一变,最后落在国公府上。

用过饭,朱棣坐在书房道:“朕不曾想到,你的学问都是要从事开始啊,前几日司农寺送来的菜,还是皇庄上农户种的。

“满朝官员,都是用嘴巴在关心大明农事,你倒朕惊讶,这与你前几日的科学种植有无联系?”

成渊道:“嫁接自古有之,臣只是将它利用起来,抗寒耐风,抗虫。

“等果树苗木培育,可以将城外那些光秃秃的山包利用起来,种果树,为百姓提供农利。”

朱棣感觉自己又在成渊这里学到了新的见识,目光从惊讶变成了好学,又多了几分信任。

朱棣开始吐槽道:“高煦,高燧,玉英她们,都是娇养惯了,贞儿和明儿她们也是。

“皇后与朕说,咸宁她们变了不少这事,朕不信,今日信了,往日里五谷不分,现如今她们跟着你,与常年耕种的农户经验,所差无几。

“穿金戴银也没有,你做的很好,朕该让袁容他们向你多请教。”

成渊道:“这不值一提,毕竟臣看到陛下袖口的补丁了,都是以太祖皇帝为榜样。”

朱棣道:“看到她们,朕想起来常宁远在云南,朕是皇帝,那就得顾全大明的大局。”

当初,奉天靖难时,沐家军的立场早已经明确了,可朱棣一直没有对沐家军下手,反而还将其留在那里。

“沐昕是朕看中的驸马,当初沐家军一直都在云南镇守,靖难之役,建文儿始终都没有调遣,所以说沐家军并没有参与。

“另外一点,则是朕对于大明王朝的考量,沐英在世的时,沐家军在云南的威信便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若是那个时候,自己前去征战,引发的将会是百姓的民愤,这是不可取的。”

成渊想了想道:“所以陛下思来想去之间,决定以和的方法,来化解争端是吗。

“当时的大明处于战火,这不光是靖难之役,还有西南的战事。若是沐家军在出了例外,大明的日子也将不会好过。”

朱棣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朕明白不能够处置沐家军,还应该犒赏他们。

“朕本意是不想将咸宁嫁你的,因为朕最初是选的宋家,但后来咸宁实在太胡闹。

“朕也要脸的,如此成何体统,最后是沐家,但是……落在常宁身上,常宁的娘去的很早,朕将她交给皇后,虽常有好事者挑唆皇后对常宁不好,但朕从来不信。

“她将常宁教的很好,甚至比对咸宁还要更好,文官对朕有非议,但对皇后从来没有。”

你有话直说不行吗,说一堆莫名其妙的话……成渊道:“云南始终不可能姓沐,今时的沐家与洪武朝不同,且汉王殿下要就藩,土司这几年也并不安分守己。”

“且臣当初答应过常宁殿下,若它日在云南不妥,臣定赴而救之,并改土司。”

朱棣想到赛哈智的话:“你真的愿意去云南。”

“陛下不早就想如此吗?”成渊反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