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签到一具女尸 > 第0056章 李林甫的如意算盘

大唐:开局签到一具女尸 第0056章 李林甫的如意算盘

作者:山有水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5:51 来源:笔趣阁

有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人协助,李正很快继续审案,杨国忠的使者没有找出他们想要的谋反证据,气呼呼的入座,继续旁听。

李正为了尽快结束案件,他立刻直入主题,继续询问王雄说道:

“王雄,你当初是如何控住并且敲诈户县大户人家的?你要从实招来!但是不可胡说。”

王雄低头想了半天,终于开言说道:

“大人你们有所不知,我们南山盗墓贼有一种控制术,这种控制他人的技术就叫盅虫技术,只需要向被控制的人投喂盅虫,然后就可以彻底控制他们,之后可以说为所欲为都不为过。”

在大唐,医学已经相当发达,那时候社会上盛行养盅虫。

养盅虫这种事情,坐在大堂上的那些旁听者虽然听说过,但是他们没有见过。

为了让旁听的这些老爷明白啥叫盅虫控制法术,李正特意又用两只小猫做了一番试验,这两只小猫是王雄伪装姬县令的时候,在炼丹房被下了盅毒的小猫。

就像终南山养盅人给李正和师爷示范的那样,李正也给堂上的这些人亲自做了一番盅毒如何发做和下解药的过程。

两只可怜的小猫被抓到堂上,片刻之后,小猫体内的盅毒发做,两只小猫痛苦万状,相互撕咬啃食。

刑堂上的人看得毛骨悚然,觉得很奇怪,世上竟然还有如此残忍的盅毒法术。

等到众人看清楚之后,李正让师爷给小猫吃下解药。

一刻钟之后,那两只吃了解药的小猫,立刻从痛苦之中恢复了健康,变得和正常的小猫无异。

李正做完试验,这才抬头看看大堂之上瞠目结舌的老爷们说道:

“方才你们也看清楚了,盅毒对小动物的伤害有多厉害,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但是只要吃下解药,立刻又会变得很健康,所有的痛苦马上消失,这就是盅毒的高明之处。”

姜明哲也看的很惊讶,大声问李正说道:

“李判佐,如果不给小猫再喂食解毒丹药的话,小猫会不会又犯病?”

李正严肃的点点头,说道:

“姜大人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确实如此,如果不定期喂食解药,小猫肯定会犯病的,所以,这解药就是控制小猫的武器。”

姜明哲和各位大人无不点头称奇,一起说道:

“哎呀,我们真的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如此厉害的控制法术。”

大家非常震惊。

李正表演完盅虫控制术,这才又来到王雄面前,说道:

“王雄,你当年是不是用这种盅虫控制术控制了那十名妇女,然后向他们家勒索钱财,要是对方不给你钱财,你就不给他们解药?是不是?”

王雄苦笑着承认:

“李判佐分析的很对,当年我为了完成盗墓贼贼首马锐交给我的敛财任务,我不得不想办法从终南山买来盅虫,然后找到有钱的大户,给他们的女儿下毒,最后彻底控制她们,然后向她们家勒索财富。”

李正不想再给杨国忠使者闹腾的机会,直接说道:

“诸位大人已经看清楚了,当年王雄为了得到钱财来满足自己的**,就用盅毒控制技术,向户县大户勒索钱财,这个案子也就可以就此了解,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李正审理案子简单明了,坐在堂上的那些官员和乡绅等等旁听着全部都明白,他们觉得此事不可思议,但是十年前就发生了。

所有旁听的人全明白过来,一个个十分痛恨王雄和马锐这些盗墓贼。

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人心中还有些许疑惑。

他们几个来到王雄面前,继续审问道:

“王雄,我们有一事不明白,还要仔细问问你,你一定要好好回复,我们好回去向李林甫李大人交代。”

王雄点点头,说道:

“大人们有事尽管提问,我王雄自知自己罪恶深重,愿意回答你们的任何问题,只要大人们想问的问题,王雄不敢不答。”

御史台的官员问道:

“王雄,当年我们也参与了梅花杀手案的审理,当时我们就觉得很气愤,觉得你得到了户县富户的好多钱财,却为何要将十名妇女也杀害?你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

户县大堂下面旁听的所有人几乎全部义愤填膺。

他们都觉得王雄此人太残忍,得到了人家的钱财之后,还害死了人家。

大家都高呼处死王雄!

面对此情此景,王雄跪地喊冤说道:

“此事不是我干的,是盗墓贼贼首马锐干的!他当初给我也下了盅毒,我不得不听他的,他说留着那十名富户家的妇女,必然后患无穷,所以让我立刻停了她们的解药,最后这十名妇女忍受不了盅虫侵害,一一上吊自杀。”

“这是马锐他们干的,不是我王雄干的!我冤枉啊。”

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官员闻听气愤不堪,这些人回头又看着县尉刘雄,忍不住怒火,大声说道:

“这个叫马锐的盗墓贼贼首着实可恨,必须要剿灭才行,户县治安如此堪忧,此人应该是罪魁祸首,刘县尉对此难道没有一点想法!?”

说县尉刘雄没有一点想法也不对。

县尉刘雄也知道盗墓贼马锐祸害户县不浅,可是没有办法,他手里一没有人手,二没有武器,何谈剿灭马锐?

马锐和那些山贼常年盘踞山中,行踪不定,很难剿灭。

户县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后来全部失败。

县尉刘雄面露难色,支支吾吾说道:

“诸位大人所言极是,我们户县最大的祸害就是盗墓贼贼首马锐,可是我们户县没有兵力,也没有团练部队协助,只靠我们户县几十个快班和慢班人马,根本不是残暴无比、人数上千的马锐的对手。”

县尉刘雄说的是事实,京兆府的人全部知道这种情况。

京兆府主管户县,姜明哲是京兆府少尹,面对御史台和大理寺的疑惑和反问,他也不得不站出来说道:

“对于盘踞在户县南山一带的马锐盗墓贼团伙,我们京兆府最近也有计划剿灭他们!京兆牧荣王李琬从朝廷借兵三千,即日就可以抵达户县,到时候本官和县尉刘雄,要亲自带兵去剿灭马锐!”

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人只是气愤之余问问而已,他们其实不管剿灭盗贼的事情,他们只是负责刑狱,也无权对剿灭盗墓贼的事情过问。

一阵讨论之后,大家都哑火了。

剿灭马锐等盗墓贼和山贼的事情不得不搁浅,这些人里面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做主,朝廷也没有人出来负责剿灭盗贼。

最后剿灭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审理完梅花杀手案,主犯王雄和从犯候山等人全部归案,除了马锐之外,逼死户县大户妇女的凶手几乎全部被缉拿归案。

至于怎么样判刑,那就是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事情了,李正已经大功告成,不再管这些事情,处罚罪犯的事情全部交给法曹吴高明。

因为李正只是判佐,所谓判佐就是只负责断案审判的助手而已,其他的事情几乎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

李正顺利破解梅花杀手案,而且丝毫没有牵扯到谋反的王爷,这样既可以向杨国忠交代,又可以避免李林甫对他进行报复,可谓两全其美。

李正使用缓兵之计,骗过了京兆府荣王和李林甫,不但骗过了他们几个,而且还摆平了杨国忠,可谓四两拨千斤之法。

李正的四两拨千斤,让大家全部安心起来。

尤其是杨国忠,书信来往之后,他对李正此人很是欣赏,觉得自己日后想要搞定李林甫,必须要借助此人的聪明才智才行。

而且和李林甫黑门对立的白门高手,仅此一人可抵挡李林甫的智慧。

杨国忠开始喜欢李正这个小子了,他想将此人引荐给皇上,然后让他入驻御史台,负责弹劾李林甫那些跟班,岂不更好?

杨国忠在哪里盘算。

李林甫也在盘算。

李林甫不但盘算,而且早就开始行动了,他想要让李正给他做事,把李正发展成他的成员,反正李正是品正门的初级弟子,正好可以借机培养。

李林甫想的很美很实际,只要他彻底控制了李正,成为他的门生,以后就算是他名气再大,还不是顶替不了他李林甫嘛?

所以李林甫提前来到含元殿,准备向玄宗皇上举荐李正。

李林甫举荐之前,去户县参与审理案件的太监,早早就把李正如何如何厉害的细节向玄宗皇上生动的讲述了三遍。

玄宗闻听大喜,说道:

“此人是个人才,不行让李宰辅带来见我,如何?”

玄宗想要见李正?!

因为李正留给太监的印象很不错,所以一听玄宗要亲自接见李正,太监也很高兴,觉的这是李正高升的一个机会。

太监急忙说道:

“皇上,我看李正是我大唐的人才啊,此人断案如神灵,绝非一般人可比,更何况我大唐现在冤情很重,冤案很多,急需此类人才。”

玄宗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苦笑,立刻说道:

“你说的对啊,我当皇上数十年,也觉得大唐治安越来越不行了,这几年朝廷内外确实有很多抱怨,抱怨我不理朝政,到处冤案堆积如山,李林甫治理的不是太理想,所以我们需要提拔一批人才,才能治理好国家大事啊。”

在这些小太监眼里,李正真的是一位不错的判官。

所以,这次旁听了李正审理梅花杀手案的小太监一听多嘴问道:

“不知皇上想要让李正干啥工作?”

玄宗皇上随口说道:

“京兆府那边乱的很,我早就不满,所以我想让此人去负责那边的刑狱,朕想升任他为京兆府判佐,和荣王李琬联手,治理京兆府乱象。”

小太监闻听急忙说道:

“皇上您真的英明无比,升任李正为京兆府判佐,足以震慑户县那些盗墓贼,太好了,我想这个安排是最好的。”

小太监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暗骂玄宗糊涂,只给李正一个判佐,不能肩负一地的事务,依旧只是一个小小的判官而已,玄宗也是太抠门!

玄宗做出决定之后,于是对身边太监说道:

“此事还需要和李宰辅商议,如果李宰辅同意,朝廷就可以发文,任命李正为京兆府判佐,然后让他好好处理京兆府的冤案。”

玄宗皇上发话要任命李正为京兆府判佐一事,李林甫立刻知道了。

李林甫老奸巨猾,他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李林甫觉得李正此人不可小觑,出任户县判佐才不到一个月,连破三案,而且都是很棘手的案子,此人能力确实是超强大。

这样能力超强的人,实在不好对付。

李林甫考虑的长远,可谓老谋深算,他觉得李正这个判官不简单,以后一定要小心盯住,不能让他进到朝廷做官为好。

而且,李林甫也从侧面打听出来,李正和姜明哲是一路人,他们两个似乎是杨国忠的死党,自己和杨国忠苦大仇深,提拔李平凡,肯定对自己不利。

可是皇上希望提拔李正为京兆府判佐,这可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李林甫要想一个好办法,既可以阻拦李正到御史台当官,又不让人发现这其中的奥妙,可谓一箭双雕。

李林甫来到后花园,漫步花园之中,苦思冥想了半天,最后终于想到一个借口,这个借口足以自圆其说。

李正毕竟年轻,而是不是明经科出身,一下子让他当京兆府判佐,确实不合制度,有点难以服人。

如果李正直接提拔成京兆府判佐,让那些明经科出身却还是小小县令的人怎么看?那些人肯定会到处吵嚷,然后投书朝廷抗议。

有了这个借口,李林甫立刻让人去请杨国忠来商议此事。

杨国忠虽然和李林甫有矛盾,但是在国家大事上面,他们两个也要经常聚集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不能丝毫怠慢,也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不来往。

杨国忠闻听李林甫要和他商议大事,赶紧急急忙忙赶到李府。

李林甫和杨国忠面和心不和,两个人见面寒暄几句之后,李林甫微微一笑,说道:

“杨大人,听说你培养了一位杰出的判官,叫啥李正,是不是啊?”

杨国忠没有想到李林甫消息这样灵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