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签到一具女尸 > 第0063章 人才难得!

大唐:开局签到一具女尸 第0063章 人才难得!

作者:山有水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19:58:25 来源:笔趣阁

玄宗首先问了一个问题,然后他直入主题,废话很少。

这是玄宗的执政风格。

玄宗年轻时候英才盖世,是非常有作为的大唐皇帝,可惜后来怠慢朝政,作为越来越少,逐渐变得昏庸起来。

虽然昏庸吗,但是玄宗还是不减聪明,他盯住李正,严肃的问道:

“李正,朕听说你破解了梅花杀手案,把十年前凶残的那个凶手擒拿归案,朕心里很高兴,但是朕又听说,梅花杀手案背后还牵扯谋反案,是不是有这回事?!”

皇上一见面就提及谋反案,让师爷非常紧张。

他悄悄地看了几眼李正,眼神充满暗示,意思是你可不要胡说,谋反案牵扯的人太多,说不好的话会让我们掉脑袋。

李正看着哆哆嗦嗦的师爷,一点都不紧张。

他抬头看看玄宗皇上和那几位大臣,轻轻松松的说道:

“我李正作为判佐,只注重证据,要是证据指明有人在背后策划谋反,我就认为有人在准备谋反,要是证据没有指明有人谋反,我就认为这是谎言。”

师爷在一旁仔细听着,李正的每一句话,他都仔细听着。

师爷虽然不敢应答皇上的问话,但是他对李正如何应答格外关心。

李正已经得罪了李林甫,要是再开罪皇上,他小子就死定了!

他死定,自己也要跟着死定。

李正据理回答,搞的玄宗还真的没有一点脾气。

和玄宗在一起的谈事情的那几位大臣,其中有人忽然发问:

“李正,听说你们户县一带盗墓贼横行霸道,山贼也是到处打家劫舍,你们户县治安很差,是不是有这等事情?”

李正连考虑都没有考虑,直接认认真真的回答:

“大人所言极是,而且大人说的和实际上的还有出入,实际上户县不但盗墓贼猖獗,山贼也是很嚣张,哪里冤案堆积,民不聊生,”

师爷就担心李正这样耿直说话,他这样一说,纯纯是想把户县整死。

师爷着急瞪眼,可是还不敢阻拦李正胡说。

玄宗皇上一听,有些愕然的说道:

“李正,朕治理下的户县,有这样可怕?按照你的说法,户县其实已经沦陷为盗墓贼和山贼的天堂了?是不是!?”

玄宗的话语里面已经带有不满。

李正伏地说道:

“请皇上明查,不但户县是这样的,户县以外莫不如是,京兆府下辖二十三个县,几乎和户县一模一样,有的地方治安情况甚至更惨,只是,只是诸位高居皇宫,没有去这些地方看看,因此不知道而已。”

京兆府可是长安城的护卫,京兆府的治安成了如此模样,那玄宗皇上更不要问其他地方的情况,就知道他的治下有多可怕。

玄宗这是头一次听到下面有这样的可怕。

李林甫和朝廷大员不是一直说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嘛,怎么会是这样?

玄宗不相信,他有些不高兴的对李正说道:

“李正,你可不要以为在朕面前危言耸听,就可以换回富贵和权力,朕虽然有些不堪,但是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明显,玄宗皇上对李正的应答十分不满。

玄宗皇上身边的那几位大臣,听得浑身不舒服。

他们今天正在讨论的就是大唐治安问题,他们其实再就达成共识,京兆府和地方政府治安非常之好,史无前例。

可惜这一切共识,竟然被一个远道而来的小小法曹给戳穿。

其中一位大臣愤怒的说道:

“李正,你一个小小的判佐怎么敢胡言乱语?大唐再怎么样不堪,也无需你一个判佐来妄下结论。”

师爷吓得浑身发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师爷感觉要满门被抄斩了。

师爷在心里抱怨李正,暗自说道:

“李正啊李正,你这个小子能不能积点嘴德,不要再胡言乱语了行不行?这里大明宫皇帝面前,不是你我之间,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录在案,你这不是找死嘛?”

李正丝毫不惧,反而起身说道:

“这位大人言之差矣,刚才皇上问我治安问题,李正我就据实回答,丝毫没有任何隐瞒,大人何必要生气呢?”

李正直刚大臣,让师爷更加担心,他担心他们两个今天能不能从大明宫出的去!?

李正的话刺激了哪位大臣,他怒气冲冲的说道:

“大唐治安有你说的那样可怕嘛?我朝现在能人辈出,比如李林甫李大人,比如杨国忠杨大人,比如荣王李琬,他们那个本事不大?治理国家能力超强,哪里有你说的盗贼横行的样子?”

李正微微一笑,说道:

“呵呵呵,这位大人可能有十几年没有出长安城了吧?要是您一直待在长安,呵呵呵,那就算我说错了,要是您出去看看,或许你会请我吃饭!”

李正说话就像是和弟兄们开玩笑一般,驾轻就熟。

师爷心里暗自嚎叫,李正啊李正,你现在非要弄死我们你才安心是吧?

李正的话让几位大臣语塞。

良久,玄宗皇上忽然说道:

“李正,我相信你的话,你说的没错,要是户县治安好的话,也不会出现一个假县令隐藏衙门十年,竟然无人发现,这真的是我大唐朝廷的耻辱!你们都给我听一听,今天你们还说天下如何清明太平,现在你们听清楚没有?!”

玄宗皇上明显已经动怒。

那几位大臣不敢再言语。

玄宗发怒,师爷马晗心里暗想,李正你现在也该住嘴了,你再说下去,得罪的可不是李林甫和杨国忠,而是得罪全大唐的读书人。

可是,李正再一次刷新了师爷的认知。

李正继续说道:

“皇上,您一直深居宫内,不知道这世界已经变了,彻底变坏了,我说的户县只是冰山一角,整个大唐其实都是如此,危机重重,大唐未来恐怕不好办啦,朝廷可能要出大事,藩镇要造反啊。”

玄宗听得浑身冒汗。

这恐怕是李林甫当宰相以来,第一次有人敢如此大胆的在玄宗面前说实话,这种实话玄宗听的太少太少。

旁边的几位大臣全部哑口无言,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李正说的情况完全正确,非常符合当下大唐治安现状。

其实,这几位大臣也为李正仗义执言深感佩服。

他们不敢说实话,全是因为李林甫当朝,他们那个要是敢说一句实话,第二天人头就要搬家。

玄宗皇上好像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些年一直被蒙蔽。

他心里怒火冲天,但是理智还是有的,他认认真真的又问了一次李正:

“李正,你方才所说的可是我大唐的真实情况?你没有撒谎吧?”

看着玄宗皇上一脸可怜的样子,李正不忍心再说实情,但是他的良心不容许他说假话懵逼玄宗,他想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皇上,我说的全是实情,丝毫没有半点虚言,您要是不相信,可以去京兆府下辖的二十三个县看看,看看之后您就明白了,我敢这样说,大唐除了长安还好,其他地方已经彻底沦陷,盗贼猖獗,民不聊生!”

这最后的一问一答,几乎让玄宗彻底崩溃。

十来年,玄宗今天终于听到一句实话!

而且是一个户县小小判佐告诉他的,朝廷有成百上千的所谓文武大臣,没有一人告诉他真相!

所有的人都在欺骗他。

玄宗大怒,但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压低声音,重新问李正说道:

“李正,你说的可是实情?大唐基层真的有这样乱嘛?”

师爷担心的要死要活。

他担心李正继续胡说,不对,李正不是胡说,但是在这个环境之中,他就是胡说!这样一来,纯粹是在给杨国忠和李林甫脸上抹黑。

但是师爷没有拦住李正,李正继续冷静的说道:

“皇上,李正所言句句事实,不信你可以派人去调查!如果我说的有半句谎言,任凭皇上发落治罪,李正死而无憾。”

李正这是要死磕李林甫啊?

他把李林甫隐瞒了将近十年的秘密全部抖落出来,让一直活在李林甫谎言里面的玄宗皇上忽然醒悟,自己被骗了十年!?

一骗竟然就是十年!?

今天要不是这个小小的判佐告诉他真相,玄宗真的以为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大唐处处安定繁华。

原来不是这样的!

玄宗心里痛恨李林甫,痛恨的要死,如果李林甫现在就在他面前,他会上去扇死李林甫这个老狐狸。

李林甫不在玄宗跟前,算是命大,躲过一劫。

但是那些站在玄宗跟前的大臣,却没有李林甫那样幸运,玄宗把气全撒在他们身上,玄宗大声呵斥他们说道:

“你们几个一天到晚跟着我,说我大唐好的很,到处歌舞升平,到处安居乐业,到处盛世繁华,可是你们没有到底有没有下去看看,有没有下去视察过?!你们所谓的繁华难道就是这样的?”

几个大臣一看皇上彻底愤怒,几乎要发疯,他们也不敢再隐瞒,一个个跪地连连磕头,嘴里忙不迭的说道:

“臣等有罪,有罪啊!李正所说是实话,这几年大唐治理确实荒唐,上上下下全部瞒着您一个人,其实社会已经很乱很乱,民不聊生。”

十年了,玄宗被这些人哄骗了十年!

直到今天从户县来了一个法曹,一个小小的法曹,才把玄宗从迷梦之中唤醒,让他知道自己这十年都干了些啥。

玄宗慨叹一声,说道:

“罢罢罢,你们这些人,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和李林甫一道,只是欺骗我李隆基,京兆府和天下全部烂掉,你们也说好好好,你们这样做良心不痛嘛?”

几位大臣急忙跪地,诚惶诚恐的说道:

“臣有罪,有罪,只是这也不是臣等造成的,全是李林甫造成的,此人一手遮天,欺上瞒下,把整个大唐都整坏了!”

玄宗怒吼一声,说道:

“住嘴!他如果是主犯,你们这些人就是从犯,你们就是帮凶!你们没有一个好人,全是些欺世盗名的骗子!来人!”

玄宗喊了一声来人,师爷吓得裤裆一松,不明液体不争气的流出来。

玄宗一声喊,御林军和太监立马冲上去十几个!

那几个大臣刚才对李正还气势汹汹的,现在全部蔫吧,吓得魂飞魂散。

因为他们觉得李隆基要杀他们,所以吓的要死,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

玄宗大怒之下,本来想要处死这几个近臣,但是他毕竟是仁慈之主,看着这些大臣跪在那里发抖的样子,他心又软了,改口说道:

“御林军,把这些人拖出去,每人仗六十,然后关在大理寺,等到他们反悔之后,朕再让他们出来!”

几位大臣被免一死,连忙谢不杀之恩。

御林军把这些人拔去顶戴花翎,从玄宗那里拖出去,找了一个人多的地方,按到在地,一顿暴打,惨叫声不绝于耳。

师爷吓得魂飞魂散,就像是他在受刑一般难受。

李正在皇上面前侃侃而谈,应对自如,丝毫没有一点恐慌和担心的样子。

玄宗皇帝心里暗自佩服,李正真的和他的名字一样,非常正直可爱。

要不是此人今天说实话,自己被人蒙在鼓里,十年未知外面的世界。

在那几位大臣的惨叫声中,玄宗微微一笑,关切的问李正说道:

“李正,你这样渊博的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啊?我感觉你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你如此才学师从何门?”

李正微微一笑,说道:

“这全是李某自学所得。”

玄宗感慨说道:

“在我大明宫,有超级学识的老师为我那些李唐子弟授课,可是这些子弟却不好珍惜,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有学识的人才,可惜啊可惜。”

李正跪在那里说道:

“李正出身贫寒,无路可走,所以才把学习和断案作为李某的唯一两个生计,皇上家族的人有吃有喝,毫无危机感,所以天长日久自然懒惰,无所作为。”

李正说的是实话,但是师爷越听越吃惊,急忙跪地说道:

“皇上,李正所言差矣,皇族毕竟是皇族,我们这等山野小人,哪里敢和皇族子弟想比,李唐皇族必定人才辈出,非我等可比。”

李隆基哀叹一声,说道:

“你们二位是说的都有道理,只可惜朕有可能看不到朕李唐家族的那些人才了,不过,这些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只谈基层治安情况,你们可以老老实实回答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