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十三章 拜访

北宋仕途 第十三章 拜访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把母亲与妹妹接到开封之后,沈欢终于把那悬着的心儿放了下去。对于眼前的一切,还算满意,除了收入尚没有着落需节俭过日外,其他都还正常。把她们安顿好后,沈欢也有了时间与精力来打理这个新居。

东厢房给了沈氏与小莲儿,对于这些明亮且阔大的房屋,她们也很是满意;至于东厢,则是沈欢的卧房;另外正堂,则是客厅,以后有谁来访,直接引入这里便是,再进就是书房了,有两进,颇为宽大,之前带来的书籍,只够摆放一角而已。

对于这个新居,沈欢很是重视,也花了很多精力,特别是书房,他文人情怀,最爱种竹,这里足够宽敞,不肯放过,便托了周季移植了一窝新竹过来,种在书房窗外,瓦屋纸窗之下,有竹影婆娑,风和日丽,却也是一种难得的享乐;若是下雨,卧听雨打竹林,飒飒风响,若心情平静,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沈欢真是满意极了,前世虽也想拥有一片静谧的小天地,奈何生活所累,日夜操劳,大学毕业之后就难有静下心来读书的乐趣了。今世日子简单,只有一心读书考取功名的单调而已。另外,沈欢发觉书房里有些字幅倒也是一件很雅致的趣事,便把后世那些有关读书的楹联回忆了一遍,有选择地书写,挂在书房显眼之处。

每天一早起来,与小莲儿继续打着他们的太极,之后到嵩阳书院,下学后回来与母女两人玩乐,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如此一晃就是一个月,转眼间,他们搬迁开封也有了一月之久。时季也转到了九月底,序属三秋,开封的深秋更凉了许多。而他们身上的衣服也添多了一层。

一月假期又到了,沈欢本打算趁着这些时日与母亲妹妹好好游玩一番开封。却不知在解学的第一天早上就迎来了客人。客人是由周季引领过来的,大老远就喊了起来,怎能不惊动沈欢。他出去迎接,一看之下,竟是多日不见的王旁与王旋兄妹,不禁心里一愣,这些时日,有搬迁之累与新居之陌,加上每日苦学,倒也没有时间去与一些文人朋友聚会了。

“原来是王兄!”沈欢大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情怀,哈哈大笑,迎了上去,“两位大驾光临,真是使蓬荜生辉!来,请里面坐!”

王旁依然向先前一样彬彬有礼,客套着客气,没有失了礼数,倒是那个小妞王旋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怒瞪着他;沈欢又郁闷了,貌似一月没见,没有得罪她的道理呀!

几人在正堂坐下后,周季就发话了:“沈兄弟,你这个月都没有参加我们的聚会,倒与这些朋友生疏许多了,昨晚王兄问起你的行踪,得我告之,这不,今日就要来拜访呢!”

王旁微笑着道:“如今沈兄声名大振,又静学一月,想来又有所获吧?小弟对于沈兄诗词上的造诣,那是万分佩服的,有闲还请沈兄多多赐教,若有新作出来,还给先睹为快。”

“诗词小道尔,不能为终日沉湎。”沈欢微笑着道,“近日苦累,也没有什么新作问世,倒是令王兄失望了。”他当然也想做个诗词批发者,把那些名扬千古的诗词都一口气弄出来获取名声,但他又怕以后“江郎才尽”,他除了记忆力有点好能记住些经文外,对于诗词,作出来的就有点贻笑大方了,若是一早用尽记忆里的诗词,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岂不是令人怀疑?所以,他觉得还是藏拙的好,时不时应景回忆一两首名篇即是,细水长流才是硬道理。

“哦!”王氏兄妹闻言都有点失望,看来他们此行倒是对这些诗词抱着偌大希望而来的。确实也是,一首《水调歌头》,在这个文治盛行的时代,更能够令这些文人吃惊吧。

周季这个大喇叭又插口了:“王兄弟,倒也不必失望,虽然没见着新诗词,但是你若到沈兄弟书屋一观,想必也有所获,直叹不虚此行的了。”

“哦?果真如此?”王旁眼睛发出令人诧异的亮光,扭头问着沈欢。

沈欢有点哭笑不得地看着周季,他这位兄弟,对自己的一切,总是爱好炫耀,其中不无自豪的意思。如今面对询问,只能苦笑道:“也没什么,只是一个破书房而已,里头有些平常可见的书籍。倒是对于令尊王大人藏书之房,沈某是大感兴趣的,令尊文名宇内有知,若潜心著述,他日为必为一代大家。一代文豪的书房,你说够吸引人了吧?”

“那是!”王旋最敬父兄,一听别人赞誉他们,不无骄傲之情,“父亲藏书数千册,不少为海内孤本,日夜精学,学识超人,这就比某些只会写一两首诗词的人高明多了!”

沈欢听了上半句,倒是对王安石书房里的书籍垂涎不已,孤本呀,若能好好保存,到了后世,那得值多少钱呀!闻得后半句,就直接忽略掉了,不敢争辩,毕竟对方是王安石,海内知名,若一句不慎,传了出去,说什么小觑王安石,落得个孤傲狂妄之名,就得不偿失了。

王旁站了起来,道:“不若我等一观沈兄书房,如何?”

其他两人当然赞同,沈欢也只能无奈地带上他们,在正堂左侧进去,一扇门后,就到了他书屋的门口。

王旁兄妹本来还饶有兴趣地走着,待一到书房门外,就呆住了,心里大是震撼,又见着了那些令他们吃惊不已的楹联。

“沈兄,这是……”王旁吃惊地问沈欢。

“这是小弟特地为书房所作的楹联,算是勉励自己吧。”沈欢毫不羞耻地把盗版过来的东西占为己有,说这话时脸不红气不喘,完全没有了初“念”《水调歌头》时惴惴不安之感,看来厚脸皮的功夫又有所见长,真是可喜可贺。

“沈兄胸怀,小弟愧不相及!”王旁赞叹不已,目光仍然盯着挂在门口两边的楹联,喃喃念了起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沈欢安然地接受了对方的赞叹,这是他盗版明朝人顾宪成写在书社里勉励世人的对联,全联无一不是儒家入世情怀,有救济天下之心,难怪当时即被人奉为行事宗旨,更是这些人用以自励的准则,几百年来一直为众多文人所赞叹。这时候拿出来,不震翻王旁这个读书人才怪呢!

不过不得不说,沈欢有时候也喜欢做些狗尾续貂之事,本来这对联很有励志情怀,单独挂在书屋门口也就足够了,他却又想给书房取个名字,还要很拉风的那种。其实若是再弄个更激昂人心的横批,也还妥帖,他偏偏要取个文雅又有寓意的名字,一时倒有点不伦不类了。

这不,王旁指着门口上方正中的三个大字,有点结巴地道:“王兄,这是书房的名字么?”

“正是敝房陋名。”

“天一阁?”一边的王旋有点沉吟,“有《经》说过‘天一生水’,王兄莫不是这个寓意?”

“正是!”沈欢点头说道,他又一次把后世非常出名的书房名给盗用了。要说这个“天一阁”,在高层读书人中间,那可是大大的有名。是一个古代人收集世间古书孤本藏在一个书阁里,是为“天一阁”。那个书阁,传了几百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还存在着。书阁一代代传下去,若不是当世著名文人,外人是难以上楼观看的,在古代,有个非常爱好读书的女子,为了上楼一观,甘愿嫁入其家做了个媳妇,谁知人家又有传子不传女的规定,媳妇也是不能进去的,最后,那个女子,只能黯然死去,终其一生未能进去一步。

当然,沈欢这个“天一阁”不可能取这方面的寓意,而是王旋所说“天一生水”,水者,火之对也。藏书最怕的便是火灾了,火灾一起,全部努力化为恢恢,实在是书籍的天敌。古代文人苦于火灾的人实在不少,像明代归有光,他的那个“项脊轩”,记载里不也是失火了好几次吗?还有那个鼎鼎大名的柳宗元,在贬所里,差点给火烧死呢!

沈欢也怕火,只能为书房取个吉利点的名字,希望能防个火吧。不过,他对王旋这小妞有点佩服了,看来也是肚子有墨水的人儿,一看之下,立刻想起《经》里所说的寓意,不愧是王安石的儿女,都不能小觑!

把这些人都引进了书房,王家兄妹更吃惊了,也愈见沈欢的变态。这家伙不知是吃错药了还是脑子发昏,把整个书房都挂满了对联,真正做到杜甫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后世那些与文章有关的比较出名的对联,他都挪移了过来,像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有祝枝山的“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另外他记得却不知是何人所写的“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知”也都挂了上去。

不得不说,这些句子优美又有深意,乍看之下,还真把王家兄妹吓了一跳。王旁一边仔细看着,一边发着赞叹:“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好对,好对,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对子的,凭这些对子,就可见你是对联大家了!真是太厉害了!”

沈欢微笑着说道:“王兄谬赞了!不过兴趣使然而已,当不得学问之类的东西。”确实也只是前世的兴趣而已,他一边这样安慰自己,一边又窃喜不已,若不是有着超过这个时代千年的学识,他还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而已了,万万是不敢这样张扬的。

王旁道:“沈兄太过谦虚了,你的对联,就是小弟父亲也是赞叹不已的,你那长联,家父还说是‘诗中之诗’呢!”

沈欢脸黑了起来,“诗中之诗”,在后世,貌似被人说是对楹联误解的称呼,应该没有赞誉的意思吧,怎么由王旁说来,好像是王安石对此的赞扬了?

“见笑大方了!”沈欢只能这样客套说着。

王旁听了以为他在谦虚,连忙说道:“沈兄,小弟可没有乱说呀!不说什么,单凭这个书房里的对联,说出去,即可成为众多读书人的座右铭。沈兄句子优美又有寓意,当得这个称赞。”

还称赞?沈欢的脸由黑转绿了,只能强笑几分。

一直观察沈欢的王旋发现他笑得勉强,不愿意了,冷哼一声,道:“得我父亲称赞之人,少之又少,你倒还不舒服?还有,你之前那长联,是不是特意出来为难人的?”

沈欢一愣,道:“为难人?这话何意?对子对子,本来就是出来相对的,对不出来也是常有的事,哪能说什么特意为难人?”

王旋说道:“家父说了,这个长联理应像作诗词一样,是上下都构思好了的,不然单出一句,绝难对得出来!”

沈欢冷汗都来了,王安石就是王安石,目光如神呀,闻一知二,真是不简单!他也只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个长联比较有意思,才记下来而已,印象里还真是一个人写在岳阳楼上的,与作诗词一般,不是由人对出来的。

“难道本人出对联,不能上下联都有的么?出上联让别人对下联,这不是正常么?”沈欢只能强自辩解了。

“总之就是你的不对!”王旋也来气了,“你这长联,我大哥为了对出下联,殚精竭虑,茶饭不思,差点连人都累倒,你说,你出来不是害人么?”

沈欢又是一愣,面对女人,还真不能以道理晓之,后世那句话怎么说了:不讲道理是女人的专利?可什么时候古代的女人也这样有着“野蛮女友”的特点了,不是说她们都会三从四德温柔贤淑么!思及如此,不敢再惹对方,只能默默承受了指责。

王旁看不过去了,连忙说道:“小弟,不能对沈兄这样无礼,不管如何,那副长联,古今罕见,就是父亲,也急于想知道下联的。沈兄,你心中是否对出来了?”

沈欢闻言听得连王安石都了解了,还一心知道下联,不禁大喜,看来那个类似于“激将法”的言语起了作用,王旋真的把此联说与王氏父子知道,如今听到连他们都难住了,不禁与有荣焉,虽然说这对联是后人的东西,但毕竟也是他拿来为难古人的不是?别人想这样都还没有机会呢!

“当然!”沈欢坚定地回答,“沈某还没有打算令此联成为绝对,苦思一月,腹内早有答案。”

“虚伪!”王旋看不过去了,“明明是早为上下联,又说什么一月苦思!”

沈欢再次无视这话,说实在的,他也有点忍受够了,这个王安石的女儿,倒有也他几分的真传,说话尖刻,极于挖苦,若不是还不想与王家闹翻,他早就拿扫帚赶人了。女人就该有女人典范,不说要你温柔似水,但也总不能无理得过份了!

沈欢对王旁很有深意地说道:“王兄,对于令尊大人,小弟也是极其景仰的,可叹未能与之一见,实为憾事!”这话半真半假,想见王安石是真,那也不过是想见古代名人的心思在作怪;说景仰,就有点假了,貌似,大学之后,对于王安石,他就不复初时那般崇拜了,评价也降了几分。

王旁笑道:“沈兄,家父对于有学识才华的年轻学子,也总是提携的。不少还当面指导,沈兄若想见家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嘛!就是今日要见都可行!”

“什么?”沈欢惊喜莫名,“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