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名声

北宋仕途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名声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老师,您也赞成官家变革的主张么?”沈欢紧盯着对面的司马光,犹豫着问道。此时两人对面而坐,窗外明媚的阳光把司马光的书房照耀得异常明亮。五月的天气,终于告别了春季的懒散,迎来了一阵阵的炽热。端午已过,北国的气候也愈发热了起来,像此时此刻,沈欢与司马光穿的都是一件薄衫。

端午刚过,朝廷有关变革的议论却愈发激烈了。昨日沈欢就与苏轼等人一道聚会,中间也就此问题大发议论。后来苏轼问起了司马康他父亲对此的态度,而司马康的回答却令沈欢感到惊讶,因为他说父亲司马光近几日回家也时常唠叨变革之事,其中不无赞叹官家之语!也因为这个原因,沈欢翌日没事就赶了过来,直接就追问起司马光来。

司马光闻言笑了笑:“大宋弊端,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官家欲奋发图为,这是明君该有之态,好得紧,老夫哪有不赞成的道理。不过因为韩相公等人都不表态,老夫身在政事堂,也不能特殊,因此暂时沉默而已!”

“老师就不怕因为变革致使大宋天下动荡、民生不安么?”沈欢隐晦地问道。

司马光正色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子贤,官家欲成大事,不正是你等年轻人效力的时候么!”

沈欢眼珠都要突出来了,历史上保守派的代名词司马光竟然也有豪言壮语的时候!而且还表现出一派改革力撑者的形象,这太令人吃惊了。

“老师,您真的认为大宋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吗?”沈欢再一次问道。

“帝国财力日困,风俗败坏,国力日艰,新皇登基,雄心壮志,正是大有为之时。老夫身为臣子,定当鼎力以助官家成功。岂有怀疑之理!子贤,你今日问话,总是透着古怪,这是为何?”司马光先是慷慨回答,接着表示了疑惑。

沈欢讪笑不已,他之所以一再疑问,不过是好奇而已,想想历史上司马光可是给后人打上了最坚固保守者的标签,没想到他也有激进的一面。而司马光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最有名的莫过于说出那句“祖宗之法不可变”了。沈欢再仔细一想,熟知史书的他一分析,最后又觉得后人确实委屈了司马光的为政思想。

不得不说,司马光前期确实是像苏轼一样,是一个寒暑论者,他也主张改革,不过不赞成冒进而已。而纵观王安石变法始末,不得不说,在远见上,王安石是逊色于他的。当然,最后那一年他把所有的变法措施都清除干净,确实是有点过分了,不过那时候他已经快七十岁,老朽不堪,做出这个决定,也不是不能理解。总之,前期的司马光,确实是主张变法的。

至于那句“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断言,沈欢觉得大家也冤枉了司马光。中国人是最擅长断章取义的,而想想司马光说出这句话的环境与前后语境,不难分析出他的聪明来。《宋史》里记载王安石要开始新法了,有一次宋神宗在众人面前讨论到汉朝曹参取代萧何之事,他说如果汉朝总是守着萧何的方法不变,可以吗?

在场的司马光开始发挥了他的见解,他说:“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由此言之”,可见司马光说这句话时是解释相对事物的,可惜最后却给打上了保守的标签。而沈欢还依稀记得司马光在另一个地方也解释过他这句“祖宗之法不可变”,他说天下就像房子,坏了就修一下,还可以居住,如果要重建,就需要良匠与良材。而大宋天下两者都没有,“由是观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一回想,沈欢倒是乐了,司马光有时候也表现得比较辨证。可惜,他的主张,用错了对象,在一个疯狂的宰相与一个疯狂的皇帝面前,所有的东西都是疯狂的,那么冷静就是反叛,都是该屏弃的!于是,后世历史摈弃了司马光,甚至给了他打上了不小的罪名!

沈欢看向目光坚毅的司马光,道:“老师壮志,学生佩服得紧!老师,不知官家是否已经选好变革的人选,是韩相公,还是其他,或者是……老师?”

“胡说!”司马光吓了一跳,“老夫在朝资历尚浅,又无贤德,岂敢说主持什么变革!”

沈欢又岂能让司马光一句话给忽悠过去,忙道:“老师,圣人也教训我等‘当仁不让于师’,帝国当今状况,老师应当以救天下百姓为己任,做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而韩相公等人却已然老朽,老师身为参知政事,位高权重,正当壮年,也是奋发之时!若老师带头主持,学生定当尾翼鼎助!”

“子贤,你这是什么话!”司马光皱紧了眉头,沈欢之言,句句不离要他掌握大权的意思,这令他感到很不舒服。

沈欢道:“老师,您才华无双,学生只是觉得您该在这次变革中出更大一份力而已!”都这个时候了,沈欢也不再隐晦,如今朝廷有关变革之事已经闹得轰轰烈烈,看这架势,官家是铁了心要做出一番作为来!这个时候,就是后宫里的曹太后出面,也阻止不了官家的决心了。现在闹了半个多月,曹太后等人也没有出面干扰,看来她也不愿意在这事上拂了官家的面子。那么,历史改革大势眼看就要来临,沈欢多年准备,当然要占据一点主动——鼓动司马光成为变革主持者,怎么说也比让王安石窜上来要符合他的利益得多!

“唉!”司马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子贤,你是怎么打算,老夫很清楚。正如你所言,韩相公等人历经庆历之事,到如今已经老朽,不复当年之志,他们在这次变革之议中的犹豫,也令官家大感失望。不过,以他们的资历,你以为官家真会弃之不用?”

“老师,一朝天子一朝臣呀!”宋神宗会怎么做,沈欢再清楚不过了,已经给财政问题逼得快疯的他,岂会在意什么老臣不老臣。历史已经证明了,只要敢阻挠他变革的人,管你是何方神圣,都得为他让路!

“可是……”司马光沉吟片刻才道,“子贤,你认为老夫就是合适的人选?你错了,你要老夫对帝国问题揪出一点小问题尚可,若要策划出一整套稳妥的方案,则不大可能!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点,老夫对自己还是很清楚的!”

沈欢知道司马光从来对权势不大注重,要撺掇他去追求权力,是件难事,不过还是不死心地道:“老师,您也说了,帝国弊端横多,你难道忍心让百姓一直受苦吗?你难道忍心看着官家一直为难吗?”

司马光笑了,道:“老夫当然忍受不了!哈哈,子贤,你放心,对于这个变革主持者,老夫已经有了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只要官家召见老夫,老夫就会向他推荐这个大才!”

“大才?”沈欢顿感不妙,追问起来,“老夫,何人得您如此看重?”

司马光捋了捋,道:“此人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华横逸,博识广记,于朝政内有锦绣,若能让他来主持变革,天下幸甚!”

“轰!”沈欢感觉身体晃了起来,“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这话是何等的熟悉!不就是司马光向宋神宗推荐王安石时所说的话么!没想到,今天倒提前在他面前出现了!那么……司马光所说的人选是谁已经昭然若揭了!

“老师,您……”沈欢感觉有点痛苦,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感觉很沉重。

司马光没有注意到沈欢的变化,依然笑道:“子贤,你总说老夫是这个变革人选,其实这个人才是最合适的呀!他有着老夫不能比拟的魄力,更有他的方案,有了他,官家也就不必为难了!而你,也可能更有为天下效力的地方了!”

“为什么?”沈欢笑得自己都不知所谓了。

司马光笑道:“因为这个人即将是你的岳父呀!哈哈,子贤,你说,以王介甫的能力,是不是能胜任这个变革之事呀?”

负天下大名的王安石呀!沈欢终于知道,这个名声,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地重要。看看王安石吧,都已经离开京城那么久了,一旦官家要做大事,连司马光首先想起的人都是他这个远在江宁的退隐之人!沈欢不禁苦笑了,难道这就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么?

“老师,您真的认为这……王介甫是最合适的变革人选么?”沈欢幽幽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