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位

北宋仕途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位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子贤。欧阳参政真是如此说的?他真要致仕?”赵顼坐在福宁殿里。外面天色阴沉。高大巍峨的宫殿显的有点沉暗。内寺点起了蜡烛。在摇曳的光线下。沈欢看不仔细赵顼是如何一番神情。不过听他说话的语气。既有遗憾。亦有一丝窃喜?

毕竟是奉皇帝的命去劝欧阳修。最后虽然劝不下来。怎么也要回来交代一番。又要快一年了。沈欢暗自感叹。年轻的赵顼登基快一年了。帝王的威严与日俱增。甚至不怒自威起来。看着赵顼那渐渐老成的脸。沈欢感觉一阵恍惚。这还是他以前一同把游谈笑的年轻人么?

“陛下。欧阳大人确实是无心官场了。他老人家恳请陛下能让他安心致仕!微臣费尽了口舌。依然无法说服于他。看来他真是决心已定了。任谁也无法改变!”想到欧阳修的退隐。沈欢就感到一阵沮丧。虽然对方有很大的可能留在京城。

“可惜。真是可惜!”赵顼连连摇头。神情也有点郁闷。“子贤。你说朕是不是很失败。才登基不过一年。一代文坛领袖、朝廷大臣就无故要离开京城。不肯辅佐朕。难道朕真有这么不堪么?”

沈欢吓了一跳。生怕这个年轻的皇帝迁怒于欧阳修。赶紧说道:“陛下是难的的明君。又有千古壮志。正欲奋发有为。朝臣又怎么会不肯辅佐呢!欧阳大人也许真是年纪大了。对于政事有心无力了吧。这才起了退隐的心思的!再说了。走了一个欧阳永叔。朝廷里不是还有一大帮贤臣之士么!陛下只要好生使用。不难中兴大宋!”

赵顼闻言这才露出了一丝微笑。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踱了两步。低头沉思。最后反转过来问道:“子贤。看来欧阳参政是真的去意已决了。朕就如他的愿吧。给他下一道圣旨。令他风光退隐!不过。他空出来的政事堂的位子。子贤。你说。该让谁替上去呢?”

沈欢更吓了一跳:“陛下。该用谁作为参知政事。是陛下的主意。更是陛下该谨慎对待的。此人之选。岂有微臣放肆的时候!”

“子贤。你莫需如此谨慎!”赵顼苦笑不已。“子贤。自朕登基之后。你与朕说话。真生分许多了。令朕好不生气!朕有意使大宋富强。单是一人。再是天纵之才。也难以实现。因此朕要聚集多方贤达。以成大事!为此朕自会以宽容之心。大度之腹。使天下贤才归心。同心戮力。共襄盛举。方才是王道!这个朝臣使用。朕自也会多方听取意见。使其人尽其材!子贤你一向稳重。又有眼光。朕问你是真心向你征询意见。你莫要多心了!”

赵顼说的动情。沈欢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倒也微微感动。不过脑子里多了上千年的官场争斗的知识。倒不敢真的放肆起来。心里苦笑。在年轻皇帝期盼的目光下。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参知政事。在朝堂之中。只位于门下平章事之下。等同副宰相。位高权中。其中人选。当然需万分谨慎才是!依微臣的意思。其人除了需要高明的才能外。还需上佳的人品才成。一代大臣。没有令人称道的品德。又岂能服众。又岂能造福天下!”

赵顼笑了笑:“子贤之意。这个品德比才能还要重要了?”

“若是一般职位。也许是才能重要。但是参知政事。又岂是一般职位可以等同!再说了。能入的了陛下法眼之人。又岂是庸碌之人!这样一来。这个品德就更显的非常重要了。试问陛下。当年丁渭等人。其才焉知不是顶尖。然而其人如何?”

赵顼沉默了。丁渭之事。离时不远。他是怎么样的人。现在的人们更清楚了。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大大的奸臣。排除异己的手段。简直是高明之极!

“子贤。朕问你是否有合适的人选。你道理倒是说了一大堆。结果却是离题万里了!”

沈欢笑道:“微臣说了如许之多。还不是请陛下在选择这个参知政事的时候谨慎行事吗?再说贤德的品行。亦的择才的条件。如此一来。该用谁。陛下心里还没有数吗?”心里却暗自在鄙视不已。这个皇帝明着在征询意见。其实如此重要的位子。他本人又岂会没有主意!再说以他沈欢的资历也没资格坐上这个位。还不如打着哈哈。最后由皇帝定论罢了。

赵顼沉吟片刻。最后才抬起头来。盯着沈欢的眼睛。沉声说道:“子贤。你认为介甫先生如何。应该能胜任参知政事吧?”

来了!沈欢低下头。心里冷笑了一番。果然不出所料。人选如何。人家早有了主意。而且还不出意外的就是如今风头正盛的王安石!以赵顼对王安石的赏识。加上他正要大干一番。当然会趁这个机会把王安石提拔上来。

仔细一想。沈欢又悲哀的发现。如今朝廷。最适合最有资格坐上这个位子的。也就只有王安石了。其他人和他比起来。都稍嫌逊色几筹!历史的车论。正滚滚而行。任谁也阻挡不了!

“子贤。如何?”赵顼又追问。

沈欢强自平静的道:“介甫先生之才。胜任参知政事。却是足够了!只要陛下用起来舒心就成!”

赵顼笑了起来:“子贤。你能这般想。朕就放心了!朕和你说了那么多。就是看你与介甫先生是翁婿。到时还需你们两人同心协力辅佐朕的。在朕眼中。你是一个很值的期待的臣子。莫要让朕失望才好!”“为大宋尽心尽力。是臣的本分!”沈欢只能这样应和了。

赵顼点点头道:“子贤说话。朕是再信任不过了。之前朕见你对介甫先生总是有些不妥当的评语。倒令朕担心你们不能相容。不过你们是翁婿。有什么矛盾。也当不至于成仇的!你们都是当世大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朝廷出力上。那才是正道!”

沈欢又低头应是。以赵顼对王安石的赏识。他要再说对方的不是。岂不是自找不快么!再说现在王安石还没有做出一些众叛亲离的举措来。他不过是借了熟知历史的先机知道对方最后会如何罢了。现在说出去。也没人信呀。看看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推崇便知道此时王安石的名望有多么高了!该做的他都做了。结果如何。尽人事听天命吧。

赵顼又叹道:“其实欧阳参知在这个位子上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他名望又高。若不是他致仕。朕会一直让他干下去的!唉。子贤。你说欧阳参政是不是因为上次的弹劾事件才会生起致仕的心思呢?”

沈欢心里一动。说到底。欧阳修致仕。的益最大的便是王安石了。今日他与欧阳修对话。看对方不无感慨。难不成他的致仕。真有难以言说的苦衷?

“这个臣就不的而知了!”沈欢回答。暗的里却在撇嘴。奶奶的。说到底。欧阳修离开中枢。最高兴的应该是皇帝赵顼吧。不然哪有理由抬王安石上位呢?

赵顼幽幽的道:“说到底。朕差点也让蒋之奇等人欺骗了呢。若不是子贤你及时上书。对于闹的很凶的朝堂。朕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子贤。你说。欧阳参政是否因为靠你一个后辈给他脱身。因为不好意思。这才致仕的?唉。他想的也太多了!”

“啊?”沈欢心神大震。回想起欧阳修在谈到自己助他一事时那难言的表情。不正是存在着羞赧的意思么!难道说。他真是好心办错事了?宋代朝臣。最好面子。有时甚至为此成为终生仇人。欧阳修不是小气之人。但是面对汹涌的议论。偏偏是一个后辈给他说话脱身。别人就罢了。他一个老臣。心里岂会没有想法。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觉的不好意思再做下去了吧!

沈欢此时既是羞愧。又有愤怒。羞愧的当然是对于欧阳修来说。也许没有他横插一手。按照历史。欧阳修还能做上几年参知政事的;愤怒的是对于王安石来说。是谁让他上书为欧阳修说话的?正是王安石!以沈欢对王安石的了解。这个精通权术的人。也许就是利用了他对欧阳修的关心。最后达到了……沈欢不敢想下去了。一方面安慰自己认为是自己想多了。另一方面又不住的提醒自己小心王安石的手段……

皇帝最后与沈欢说了什么。沈欢都不大记的了。他的心思。在那一刻。已经乱了。无论沈欢如何猜想。欧阳修的离职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王安石的上位。也成了不可阻止的形势。

在十二月到来的时候。官家终于同意了欧阳修致仕的奏章。下了一道圣旨。让他风光离开朝廷。最后还以观文殿大学士的头衔让他继续享受朝廷的俸禄。还下令让他的儿子欧阳发荫补成为朝廷秘书阁的一个官职。算的上是对他们家的优厚了。

这道圣旨之后。官家在福宁殿召见了王安石。一番问对。翌日下了一道任命的诏书。召王安石为参知政事。顶替欧阳修留下的位子。不过。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个参知政事前面还加了“权代”两个字。意思是暂时替代。还有观察之后才扶正的意思。

饶是如此。此番任命。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王安石在官场上窜的也太快了。从重新出山。到参知政事。不过区区几个月。速度之快。世所罕见。这就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忧虑。比如韩琦。他对这道诏书。不无阻止的意思。奈何推荐的几人。名望上都比不上王安石。加上朝中几位大臣都力挺王安石。最后王安石还是上位了!如今已是十二月。差不多就是新年。第二年官家的新年号就要颁行。一切也许就会重新洗牌。而王安石头上的“权代”二字。应该也会摘掉。只要他在这个一个月里表现出一定的理政才能。不犯大错。那么成为大宋朝中说的上话的大臣的日子就不远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到了新年。别人不知如何。总之沈欢今年的春节就过的与往常不一样了。至少。他如今已经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了。与往常一样。春联又开始大派送。最后才是一家子吃团圆饭。

小莲儿年纪又大了一岁。不过随着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倒是比小时候还要活泼了。也更可爱了。对于她的学业。自王璇嫁入沈家之后。沈欢就托付予她。不再费心。王璇有时虽然颇有个性。不过还是传统的妻子。与婆婆小姑都相处的很好。很融洽。没有什么大矛盾发生。

唯一还有一些遗憾的便是沈欢的母亲沈氏了。以至于她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也还唠叨着:“欢儿。娘如今也没多大的愿望了。只愿你与璇儿早生贵子。也好让娘尽快抱上孙子!”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小莲儿是一直嚷嚷叫好的。说自己也要抱侄子。至于王璇。除了害羞而染红了脸蛋。还有一丝担忧。成亲已经四个多月。她的肚皮还没有一点动静。这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去是一道大难踢了。

至于沈欢。嘴上回应娘亲说一切顺其自然。心里去有发愁。不是因为无子。而是生怕顶不住压力真要鼓捣出几个小孩来。他现在才十八岁。过完年也不过虚岁十九。就要身为人父。这对于接受过后世教育的他。有点难以接受。这也是他与王璇同床时。尽量避免的原因。当然。对于如何避孕一事。脑子里尽是后世卫生知识的他。当然不是难事。不过此事他没有与任何人说过。就是王璇。也满着。

“算了。如果真躲不过。就入乡随俗吧!”看看这个时代年纪与他差不多大的人都已经生了好几胎。沈欢就感到难言的无力。

“夫君……”王璇在膳后犹豫着说道。“年后是不是与妾身一道回去省亲一次?”

“省亲?”沈欢反应过来后。大是不快。之前对于王安石的猜测。并不能让他愉快。想拒绝。又没有理由。

“去。怎么不去!”沈氏痛快的给沈欢做了决定。“欢儿。初一一过。你就与媳妇拜访亲家。不要失了礼数!”

“是。娘!”沈欢只好答应。脑子里又浮起王安石那强悍的神情面容了。也许。这道省亲之行。不会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