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忧

北宋仕途 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忧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西夏人寇边一事让大宋朝堂的纷争暂时休止下来,虽然朝政上大家都有不少分歧,不过面对外侮时还是能把枪头掉转过来,一致对外。王安石的终于暂时放了下心,能过上一短舒适的日子了。御史台停止了对他的弹劾,大家都静静地等待西夏寇边事件过去。这也让皇帝赵顼的耳根子得以清净一下。

边关是传西夏谅诈八月中旬率领大军而来,等朝廷的政令达到边境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底了。期间边境之军与对方也小打几场,仗以城墙高厚,大概也输不了。赵顼已经把这次主持抵御外侮的大权交给老当益壮的文彦博。文彦博按照之前的策略,几道调令下去,配以三司使韩绛的协助,从人力物资上支援边境。

边境有名将种谔在绥州,另外延州也有郭逵,这两人皆是一时名将——当然,宋朝很多名将的名头是注了水的,与宋以前的那些名将比起来,逊色多了。不过对于这两个人沈欢还是清楚他们的名头的。对于这次谅诈寇边,沈欢本来是不大在意的——说实在的,他回到古代的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外族寇边的事件,不是契丹人就是党项人,总之是令男人感到很窝火的表现了。

不过中间的几次传闻之后,他终于记起按历史轨迹,今年不过是治平四年而已,而这一年,寇边的谅诈没有好果子吃呀——好像就是这一段时间,正在寇边的谅诈意外死亡,好像是死于流矢。对于这件事,沈欢印象颇深,因为就此事宋王朝难得地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当然,至于人家是怎样死的,细节如何,则非沈欢清楚的了。反正这件事与他关系不大,也帮不上忙,只能静待结果。他现在已经对历史事件不抱多大的心思了,因为历史轨迹改变得太多了,虽然大势不变,然而若还抱着了解历史事件去做事,估计还会闹大乌龙了呢!

时间在大家的关注中慢慢消失,进入十一月的时候,虽然党项人还没有退去,不过整个大宋王朝之人都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党项人来寇边劫掠,更多是他们民族特性在作怪,他们有着动物的本能,像豺狼,凶狠,残暴,不过动物就是动物,更多是生存的本能在指使他们做事。如今的党项人就像百年前的契丹人,更多以游民为生,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遵循的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的规则。这次打劫也是为了更好地过冬,冬季一到,大雪飘飞,条件太过恶劣,由不得他们不退去!

就在大宋朝臣在等着党项人退兵的消息时,在十一月底,一件令他们又振奋又惶急之事传了回来——谅诈死了,西夏国主死了!就死在这次寇边事件即将结束的当儿,而且还是死在大宋之人手中!

这一消息震得大宋朝廷一片失声,反应过来之后,才快速运转各道部门,去核对消息可靠与否。当肯定的答案确定之后,众人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说到底是个意外,甚至可以说是谅诈倒霉透顶。本来他在宋国边境与守将们周旋得不亦乐乎,大宋墙高城厚,他带的步卒又少,实在没有攻城的实力。于是他改变策略,令两万步卒殿后,自己率三万骑兵到边境乡下去劫掠,把边境弄得鸡飞狗跳。也在这时候,文彦博发动的十万义务军开始发挥效用,从侧边出发,在西夏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抄了他们的后路,花了一阵功夫,竟然把谅诈留在后边的两万步卒杀得落花流水!

谅诈听到急报的时候,怒气横生,当即下令兵分两路,把骑兵一分为二,一万留在当地继续劫掠,两万跟他回去支援步卒。他不明事情如何,以为是宋朝的地方厢军在捣乱,按他的猜想,不过数完人马,而且还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散兵游勇,实在没有多少威胁,心里美美地想着自己的两万骑兵到了之后,就像狼群杀入羊窝,应该是一边倒的事情。然而,他大意了。

有了准备的义务军们,利用对当地地形的熟悉,找了个容易伏击的地方,十万人马,除了两万去吸引火力外,其余都埋伏在适合攻击的地方,待得谅诈一脸得意地经过时,万箭齐发——几万人同时用弓箭伏击你两万骑兵,纵使马再快,铁再硬,也有抗不住的时候了。就这样,谅诈一个不小心,被流矢射中,掉落马来。也合该他倒霉,落马也就落了,最后竟然还给慌乱的马匹补上几脚,很不幸地重伤了,当场昏迷过去。两万骑兵没有了指挥之人,乱得更厉害,等他们急急如丧家之犬逃离的时候,谅诈也就奄奄一息了,最后只交代了几句遗言,一命呜呼了!

十一月底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时分。特别是大宋朝廷,谅诈的死讯,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石破天惊呀!大宋开国百年,在与外族打仗的时候,一直都是受委屈的主角,能消灭对方的也就是一些大将而已。而对于这个建国不久的西夏,他们吃的鳖更多,每次攻击,纵使之前战功很大,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这次,竟然杀了人家一个国主——而且还是令人痛恨的国主,还有比这更令大宋人振奋的消息吗?

大宋天下,特别是开封人士,在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纷纷庆祝起来,有得还当街燃起了炮竹,欢庆这难得的喜讯!

当然,有喜就有忧,现在忧的人不少,其中就有高高在上的皇帝赵顼。本来他听到谅诈的死讯时,又喜又激动,天生喜好军功的他,恨不得当即飞到边境去看看西夏人的脸色。西夏人的脸色应该很差,这是他心中的想法。

这个激动的皇帝,乐得当晚连觉都睡不好,翌日早朝之事,他满意地上去了,准备等待百官的欢呼与祝贺。果然也有些官员当场祝贺,乐得赵顼笑得很大声。可最后,出来几个泼他冷水的人。他们认为边境虽然杀了谅诈,不过也不值得欢喜,因为毕竟人家死的是国主,焉知对方不会举全国之兵过来报仇!

西夏人精锐能战的骑兵有二三十万之多,一人双骑,这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呀!

等反应过来之后,赵顼吓得脸都白了,大宋与西夏虽然也时常大战,不过因为各方面的需要,双方都没有做到举全国之兵一战的地步,算是小打小闹吧。如果……真因为这次意外,人家举全国之兵过来报仇的话,试问大宋朝廷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可怎么办?”赵顼又急又忧地问道。

早朝别人泼的冷水,令他很不愉快,迅速结束了早朝,赶紧召开政事堂扩大会议。朝中能得他信任的老臣不多,大概一个巴掌算得过来。这次事关军国大事,政事堂的三位到长,还有主持了这次干掉谅诈之事的文彦博,他是掌管军事的枢密使,更没有缺席的可能!

皇帝的担忧,他们都了解,而且他们也颇为害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司马参政,你说,该如何是好?”赵顼当然不肯放过司马光,因为今日早朝,就是他先泼冷水的!而且泼得大有艺术,先是恭贺了一番陛下,说能让西夏国主翘辫子,实在是开国未有之大胜,直把赵顼夸得比开国君主太祖太宗皇帝还要厉害似的。也就在赵顼乐得脸上像开花的时候,一把冷水当头浇下,直接把他的担忧——也就是忧虑西夏人报复的观点抛了出来,把赵顼吓得差点当场晕了过去!

司马光苦笑道:“陛下,臣也未能想到文枢密竟然会有这般大的本事,一个设计,就把谅诈弄死。臣措手不及,一时想不出好的法子来呀!”

文彦博听到司马光把水泼到他头上来,也急道:“陛下,臣也想不到这些义务军竟然这般厉害,本来准备让他们去壮壮声势,可能的话打打顺风仗。想不到他们这么争气,一举消灭了谅诈,实在是出乎臣之预料。臣……这不在臣的算计之中,因此臣暂时也没有好的法子!”

赵顼苦笑不得,好吧,两个大臣,没法子就没法子吧,偏偏还要隐晦地赞扬义务军的战功,这不是令人又振奋又惶急吗?嗯,也许他们心中也和自己一样是这个心情吧。大宋战斗难得的胜利呀,百年也不多见,实在没有理由不激动的。看向王安石,指望对方给他一个指示,未料到王安石很干脆地摇摇头,接着低下头做沉思的模样——意思很明显了,陛下,臣也没有办法呀!您另请高明吧!

韩绛见王安石都是这个样子了,也连连摇头,不多表态。赵顼没有办法,只能把目光转移到在场的最后一个人身上。就是站在上首的韩琦,当朝宰相,他一脸肃穆的样子,垂立双手,深情平静地注视着赵顼。

这个时刻,能平静即是有信心的表现。赵顼顿时来了信心,像有了主心骨一般,柔声说道:“韩相公,你是三朝元老,见多识广,计多谋足,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理?”

韩琦先是平静地环视众人一眼,最后才微微笑了笑,道:“陛下,谅诈寇边,我边关将士奋勇杀敌,不畏强暴,还一举消灭了对方,功劳之大,难得一见。您说,现在是不是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呢?”

*********

今天状态很不好,码出来的文字一点感觉都没有,稍作休息,明天有空再码一万字给大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