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四十章 奏信

北宋仕途 第二百四十章 奏信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司马光不知官家与曾布说的到底是什么问题不希奇,可王安石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曾布算是他的人,按理说没有理由不告诉他。

可事情就是这般离奇,王安石还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曾布这次算是自作主张的,他看到淮海过来的报表也甚是惊奇,以为出错了,后来一查是海州,就动了别的心思。沈欢作为司马光头号手下,吕惠卿等人当年恨之入骨,在曾布跟前念叨得多了,使得曾布对这个沈欢也没有什么好感,虽然对方是王安石的女婿。

既然没有好感,作为对头,当然希望他没好日子过了。这次报表就是一例,如果是别的知州,他也许还会仔细去查证,可偏偏是沈欢,那就没话好说了,直接报给官家了吧。

如果是假的,也由官家去查,到时自己至多把罪过都推到底下之人身上,最不济就挨官家骂几声,如果能就此让沈欢不好过,在官家面前失了威信,那才是利事。又因为报表刚来两日,官家这边催得紧,总册还是昨晚才制好的,送到官家这边,还来不及与王安石打招呼呢!

其实就算时间来得及,他也不准备说予王安石知道,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沈欢不好过了。算是报复最近苏轼总是为难他们变法一派的手段吧。

因此,此时的曾布虽然表面慌张,其实内心还是很镇定,一语就把责任都推到下边之人身上了。

赵顼还在震惊着,也不管其他几人的迷糊,又道:“那你是否去查证过了,淮海几路的赋税都到了吗?”

曾布道:“回陛下,臣见海州上的报表帐目列得很详细,因此没有过多怀疑。至于赋税之钱,近一点的州路已经到京了。至于海州一地,因为路途遥远,还要过几天才能达到。是否为真,到时就可以知道了!”

“到时到时!”赵顼怒不可遏,“难道你就让朕在这里苦等不成?”

“陛下息怒!”这次是司马光发话了,他听到海州一词,想起沈欢还在那里,生怕他又最了什么惹官家恼怒,赶紧问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赵顼这才恢复了点平静,失笑一声:“朕差点忘了,你等还不清楚是何事呢!曾三司,你仔细与司马相公他们说说!”

“是,陛下!”曾布不敢怠慢,把海州上报的赋税详细说了出来,末了还把报表递给三人看。

三人的震惊可以想象,嘴巴张得都可以吞下鸡蛋了,表情就像见着了公鸡会下蛋一般。

“这是真的?”韩绛失声了,他之前就是做三司使,对于财政赋税这等东西最清楚不过了,以前的海州是怎么样的景象,他也了解。看到翻了十倍的数据,他也怀疑这报表的真实性了。

王安石也露出半信半疑的脸色,沉默不知想些什么。

司马光就复杂得多了,一边是喜悦,一般是忧愁。喜的是他素来深信沈欢这个学生的手段,不无希望报表是真的;然而理智又告诉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是愁虑,生怕沈欢在那边犯下欺君之罪!

“陛下,如曾三司所说,也许是底下之人弄错了。”司马光只能预先为沈欢作开脱之辞了。

“是吗?”赵顼也甚是疑惑,“司马相公也不相信沈子贤的手段?”

司马光心里发苦,他能相信吗?心里不由怨怪沈欢不事前打声招呼了,使得如今这般被动。

“这……太过骇人了,陛下。”司马光只能支吾其词了。

“朕当然知道骇人,否则今日也不会叫你等匆匆赶来了!”赵顼幽幽地说道,“可是司马相公,你也清楚子贤与朕有个约定。也许他正在实践这个约定呢?”

提到约定司马光就气了,当日听到这个赋税翻一番的约定他就气沈欢太过轻诺了,觉得不大可能完成。现在好了,不单一番,都十几番了,他还能说什么!

就在众人还在消化这个惊人的报表的时候,一个寺人手捧一个盒子匆匆赶了进来,到御桌前恭敬地道:“陛下,海州来的急奏!”

“海州?”

众人都吃了一惊。事情就这般凑巧?

“什么急奏,谁来的?”赵顼赶紧拿过盒子,一边翻开一边问道。

寺人答道:“是海州知州直入宫里的急奏,由驿站快马加鞭送来!”

“好吧,知道了,你下去吧。”赵顼点着头说道,这时候他已经把盒子彻底打开,从中拿出了奏章,很厚的一本。

刚想打开,抬头看见底下大臣露出疑惑与期待的目光,不由笑了,道:“朕也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先看看再说。诸位稍待。”

众臣连说不敢。

奏章确实是沈欢让人送过来的,时间已在把海州的赋税财政都交予了转运使之后,因此就算快马加鞭,也比转运使急匆匆上报的速度来得慢了。不过就像后世他在大学里考试的主张——分不用多,也不必少,及格就好。这次也是一样的性质,不用快,也不慢,刚好赶上庭议了,就是这般凑巧了。

奏章很长,大多是沈欢与欧阳发商议出来的筹办海关的章程。接着解释两百万贯的来历,是真的,大多是从海贸获利而来。如此暴利,怎能不设立一个特定的机关来管理呢?还有说出了海盐的事情来,不过又与官家说此事还需保密,最好连诸多大臣都不要让知道,免得泄露了消息促使朝廷盐利损失!

最后才是提议把这个海关设立在海州,与海军相辅相成,当然,这个海关使的最佳人选,非苏轼莫属了。一来苏轼素有清名,在这等肥厚的职位上一定能保持清正,不贪图利益;二来如今苏轼在朝中形势不大妙,为了体现皇帝陛下的厚爱与维护,应该让他出来避一避风头,就像当年他沈欢一样,都是皇帝贤明的表现!

这些内容都让赵顼看得眉开眼笑,什么都忘了,心里只有一个声音:“两百万贯,一年……海贸,海关……”

奏章里沈欢还坦白,其实获利有三百万贯的,不过有一百万贯投入到海军身上了,之前五十万贯,后来又多给了五十万贯。要让海军快速发展,达到上百条战船的规模,因此牺牲了一些财政,还请陛下莫怪。

赵顼当然不会怪了,海军寄托了他威武的理想,他也极想海军能尽快投入到战争之中,为他开疆拓土!再说了,当年与沈欢约定,只要海州财政翻一番,剩下的钱都归他支用。如今他只花了一百万贯,其余两百万贯都上交朝廷,足见他的忠心啊,知道他这个皇帝日子也不好过,送来钱财解决困难!

想到约定,这下赵顼清醒了,从臆想中恢复过来,抬头又看见底下四位大臣迷惑的目光,他不由哈哈大笑:“诸卿……哈哈,曾三司,你不用自责了,海州赋税的数字是怎么一回事,沈子贤奏章里都解释了!朕都明白了,哈哈!”

司马光闻言嘘了一口气,看官家这般高兴,想来是没有怪罪的意思了。

曾布就好不失望了,他哪里有什么自责,现在看沈欢无事,才万般失望呢!

至于王安石与韩绛,则是心里咯噔一声,相视一眼,感觉不大妙了,官家这般高兴,难道说……海州去年的赋税,真的达到两百万贯了?!

“陛下,两百万贯之数,是真的?”韩绛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当然是真的!”赵顼大笑着说道,“两百万贯呀,这是多么大的数目。真给他做到了,他沈子贤真做到了,没有让朕失望……不,这已经让朕大是震惊了!”

得到确切的回答,底下几位大臣饶是见多识广,也给吓住了。一个不算发达只有四县的一个小州,本来只有十五万贯左右赋税的海州,竟然在沈欢的经营下,一年就上交了超过十倍的财政,这……简直太扯了吧!

但是官家的表情都说白了,这事是真的,千真万切!

这种手段,还是人该有的吗?已经非凡到令人沮丧的地步了!不单王安石沮丧,就连司马光都有点泄气了,活了大半辈子,比一个年轻人逊色也就罢了,却是逊色这么多,怎么能不令他们无奈!

赵顼生怕吓坏了这些臣子,本想把奏章给他们看看,可想到上面写着海盐与海军之事,这些事需保密。海军之事这些大臣都是信得过之人,大可说得,但是海盐嘛……像韩绛这些大家族之人,生意涉及颇光,一旦知道了海盐之事,难免会有举措,也许会造成盐市的波动,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一个犹豫,暂且不说了,只是交代了海贸一事,单单说海州能获利如许,是沈欢以海州官府的名义,与民间商贾一道联合出海,到南洋等地去做买卖,为朝廷得来这么多的钱财!

“海贸……”海外贸易一事,自此让大宋几位臣上了心。

想起沈欢提议建立海关一事,赵顼就要提出,不过沉吟一会之后道:“诸卿,朕现在很兴奋,脑子都不知道怎么用了,乱得紧,有些事要好好想一想。你等先下去吧。”

就算众人还有诸多话要说,也只能先下去了。怀着各自的心思,退了出去。不表王安石一方,却说司马光一路回府,才到大门就有下人来报沈欢有书信送来。

*************

不知道为什么,眼睛疼得厉害,码字状态极其不好。先这么多吧,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