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十七章 门生

北宋仕途 第二十七章 门生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沈欢大喜,今日夸夸其谈,等的不就是这句话么!赶忙说道:“能为先生尽绵薄之力,是学生的荣幸!还请先生允许学生拜你为老师,作为门生,时常跟随左右!”

“什么,门生?”司马光愣住了。

沈欢抬起头来,注视着司马光,大声说道:“不错,学生甘愿做先生门生,一生追随!”

司马光反应过来,慌了手脚,两人本来说得好好的,大有忘年的趋势,转眼又出来个“门生”的概念,一时接受不了,更犹豫:“你是君礼的学生,恐怕……”

“君实先生,司马院长是一院之长,全书院学子都是他的学生,没有门生概念,学生若是拜你为老师,想来司马院长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司马光闻言一想也是,族兄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夫子,桃李满天下,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门生,自己若是收下沈欢,倒也没有失礼之处,不禁大是心动,沈欢治史方面的观点,大合他的脾胃,若有他帮忙,以后修起史来倒也可能事半功倍。

“你真的要拜老夫做老师?”司马光依然还有点不信。

沈欢坚定地点头:“不敢戏言!”

司马光沉吟片刻后点头道:“好吧,如你所愿,老夫虽然才学不高,不过痴长你数十年,想来能教你点经验。”

沈欢大喜,倒头就拜下去,正式地说道:“门生沈欢拜见老师!”磕了三个响头之后,才在司马光的搀扶下起身,既是激动,又是复杂,自他一跪,他心里就明白,他这个时代的一生,都与司马光的命运扯不开了,两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再也不分彼此!

司马光哈哈笑道:“看来今天老夫赚到了,不仅得你提点,还收了一个才名震动京城的才子做徒弟。贤……哦,再称贤侄也不妥当,你可有表字?”

“未曾及冠,尚无表字。”

“那由老夫给你取一表字,如何?”

“欣喜至极!”

司马光捋了捋胡子,来回走了几步,喃喃地说道:“沈欢沈欢,一个欢字,相必当初是取一生欢乐平安之意吧?那这个表字该有另外一层意思才成,取‘子贤’二字如何?”

“子贤?”沈欢念了一下,“老师,可是见贤思齐之意?”

司马光哈哈笑道:“不愧是跟着君礼兄学过《论语》,正是此意。还望子贤以此作为警句,见贤思齐,万不可骄傲自满、恃才傲物!”

“门生晓得,多谢老师赐字。”

司马光点头道:“今年老夫在京中过年,你既为老夫门生,若有疑问,都可来找老夫。老夫做诗词的才情虽然差了点,不过若谈及治史,还能勉力教你。另外,这年一过,老夫也要着笔写《通志》一书,观你今日所言,治史亦有想法,可与老夫一道完成此书。嗯,子贤,朝中已经商议明年秋季即令各州进行取解试,待后年春闱考试取士,你是否打算参加?”

沈欢大喜,这个该死的科举考试终于要来了,虽然还没有明文诏令天下,不过司马光为朝中高官,这消息想来是不会错的了。大宋科举有三个步骤,一个是先由各州县进行一场选拔,是为“取解试”,之后优胜者在第二年春季集中京城参加礼部主持的“贡试”,再之后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高中进士者即为“天子门生”。

“门生多年所学,即为此道,当然要参加,况且这也是先父遗愿,不敢有所或忘!”

司马光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还需在这方面多花点时间精力,不可松弛。”

“是,老师教训得是!”沈欢嘴上说得漂亮,其实内心里大是失望,本来以为能从司马光嘴里听到一些推荐的话来,哪想到一个子都没蹦出来,愣是令人伤心。司马光为朝中四品高官,有向朝廷举荐才学之士的资格,可以让该士子跳过取解试阶段,直接参加贡试。这可比嵩阳书院那个类似于保送生的推荐名额要好得多,毕竟是“朝中有人好当官”,主考之人发现你是高官推荐而来,总也或多或少避过一些暗礁。失望归失望,沈欢当然不敢表现出来,反正来日方长,不怕磨不过司马光。再说今日能拜得他为师,就是一个胜利,若再奢求其他,就显得太过贪心不知足了!

“子贤,如今时日尚早,老夫进宫一趟,把你这《三字经》献予朝廷!”司马光整理了一番书稿与衣服,严肃地对沈欢说道。

沈欢愣道:“老师,现今朝中不是已经休假了么?”

司马光笑道:“虽已休假,不过宫中一切依旧,若大臣有事进凑,依然可以宫中行走!”

“那学生就先回去了,若有闲暇,再来向老师请教学问。”沈欢只能措辞告辞,看司马光的架势,有立刻行动的意思,心里不禁奇怪,这个司马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比王安石还王安石,最后怎么会落得一个保守派领袖的名号呢!

果然,司马光立刻动身,与沈欢一道出了府邸,待沈欢再次拜别后,上了官轿,直奔皇宫而去,丝毫没有理会一脸郁闷留在原地的沈欢。朝中大员因为要上早朝的原因,置办府邸的时候都在皇城周围,路程很短,片刻工夫后司马光即到达内皇城门口。

本来他想让侍卫通告垂帘听政的太后,后来突然想起宫中传言官家之病有了好转,逐渐痊愈,心里有了犹豫,不知该把《三字经》交给谁为好,最后想这个大宋朝毕竟是官家的天下,如今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上朝,不过病愈之后肯定还是他做主,既然他现在好转了,还是见他吧,至少问候一声也是应该的。便转向福宁殿而去,说要求见官家。

福宁殿的龙床上躺着大宋朝的皇帝赵曙,也就是日后的英宗皇帝。宋仁宗一生仁义,老天却很对不起他,儿子生了好几个,没有一个养活,最后无人继位,只能从宗室里选出一个皇子来继养。这个人便是赵曙了,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却能作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应该说,他很幸运。但不幸的是,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

最近他感觉身体有了好转,身体也精神多了,今日醒来,有了读书的兴趣,因此令人扶起来,斜靠在龙床一边,手捧一本书籍,读得津津有味,接着听得寺人通告说谏议大夫宫外求见,不由奇了,司马光的名头他听说过,是位忠臣,如今休假了还进得宫来,不知有何急事,连忙令人带进来。

司马光礼仪得当,一路行来,并不敢张望,待看见了官家之后才拜礼:“臣司马光拜见陛下。”

“平身,赐座。”赵曙的病便是狂症,发起病来要打人杀人,如今清醒至极,看来真的好得差不多了。他今年才三十一岁,还是有为青年,虽然脸色有点苍白,不过看着锦色衾被上的龙凤图案,依然一阵满足,更有一股底气,他是大宋朝的皇帝!虽然纠缠于病榻之中,不过威严之态还能令别人恭敬害怕。

“谢陛下!”司马光恭敬地坐在下人搬过来的椅子上,距离赵曙的龙床不过半丈之远,这里不是朝堂,而宋朝的政治气氛可不像后世某个鞭子王朝一样变态,虽然说朝堂上臣子在宋初丢掉了座位,不过非正式场合,臣子在皇帝面前还是能坐着交谈的。当然,也不用动不动就磕头高喊万岁自己则称“奴才”。

司马光关心地问道:“不知陛下的龙体是否痊愈了?”

赵曙苦笑道:“还是老样子,不知何日方好,这些时日朕不能亲政,好在依赖太后与诸位臣工的努力,方不至于使朝政运转不过来。司马大夫,朝中无什大事吧?”

太后垂帘听政,在新皇面前,司马光并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答说一切正常。

赵曙又淡淡地道:“朕这些日子身体有所好转,想必不久即可痊愈,若能亲政,还望司马大夫多多辅助,汝之才能,朝野俱闻,朕当然也不会不清楚!”

“陛下为我大宋真命天子,臣敢不全力效忠!”司马光凛然答道。

“嗯!”赵曙满意地点头,“如今朝廷已经休假,不知司马大夫今日觐见所为何事?”

终于能说明来意了,司马光微微一笑,掏出怀里的《三字经》来,站起身来,上前几步,恭身递进给赵曙,之后退在一边站着,说道:“臣偶得此《三字经》,但觉于我大宋教化有大功用,不敢隐瞒,特来进献给陛下。陛下请看,这是经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启蒙。还有,这是标点符号,是用区分句读的,更有妙用!”他侃侃而谈,把《三字经》与标点符号吹嘘得厉害。

赵曙本来不放在心上,一听解释,也立刻被这些标点符号的功用给吸引住了,越看越觉有趣味,人也激动起来,脸现一阵酡红,有种病态的红晕,开口说道:“不错不错,这《三字经》文章颇为顺畅,不过与这标点符号比起来,还差了许多,有此符号,他日文人士子读起书来不知方便几倍!”

“正是!”司马光也点头说道,“如此符号,对我辈读书人来说,无异于福音!”

赵曙龙颜大悦,道:“如此文章符号,当然得由朝廷颁令天下,让天下士子习之!司马大夫才学高深,为我大宋教化做出巨大贡献,朕一定要赏赐予你。”

“臣不敢居功!”司马光说道,“此文并不是臣所作,而是臣的门生沈欢进献,不过他没有功名,并不能上达天听,因此由臣代劳而已。”

赵曙吃了一惊:“司马大夫的门生?沈欢……好耳熟的名字,朕应该在哪听过!哦,对了,是否写下《水调歌头》的沈欢?”

“正是!”司马光感到与有荣焉,自己学生写的词连官家都听过,这可是天大的荣幸。

赵曙更奇了:“听闻此子年幼,竟然能写出《三字经》与发明这些标点符号?”

司马光不无自豪地道:“非常人,当然有非常之举!”

赵曙呵呵笑道:“司马大夫收的好学生!好,就凭这个教化之功,朕一并赏赐予他!”

“回陛下,臣这个学生一再交代微臣不要提到他的名字,因为他怕被声名所累,只是臣不敢居功隐瞒这才说出事实真相而已,若陛下大张旗鼓赏赐,就违了他的本意,还请陛下能体谅一下。”

“哦?”赵曙更来兴趣了,“如此有趣之人?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强人所难,他既然不想出名,司马大夫是他老师,那朕赏赐予你也是一样!”

“这……”司马光一时为难了,前来时只凭一腔忠心热血,并不曾想过赏赐问题,如今碰上,还真棘手,若赏于沈欢,有违他的交代,若自己领赏,又显得不合适,可若有功不让朝廷赏赐,也失了朝廷脸面。

“就这样决定了!”赵曙摆手说道,“朕要赏你……嗯,朕如今尚未亲政,司马大夫,这《三字经》不如交由宰相韩相公与太后裁决,你看如何?”

司马光心下凛然,恭声道:“一切听凭陛下主意。”

赵曙淡淡地道:“就这样决定了,朕会令人把此文转交给太后,待明年开春由朝堂加以赏赐,当然,那个沈欢既然不愿出名,那这个进献之人就只有司马大夫一人了!哦……坐了这般久,朕有点累了!”

“臣恭请圣安,这就退下。”司马光但觉这个尚未亲政的官家有股神秘的威严,不敢多说。

赵曙看着司马光必恭必敬地退了下去,不由摇头苦笑:“这个司马君实……”

“父皇!”赵曙被一声呼喊打断了沉思,抬头一看,他的皇长子急冲冲地从殿外进来,不由摇头苦笑,他这个儿子,虽然被封淮阳郡王,性子却是急得很,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个毛病,要不然……

“原来是皇儿!”赵曙笑着说道,“这般急做什么?”

来人正是淮阳郡王赵仲针,微服出去与沈欢打上交道的那位,他几步跨到赵曙身边,喘了一口气,关心地问道:“父皇身体是否又好转多了?儿臣听下人来说你都能接见大臣了,这才赶来看看。”

赵曙点头说道:“还算行。”

“父皇刚才见的是谏院大夫司马君实?”赵仲针好奇地问,“他有什么事,竟然来打扰父皇休养!”

赵曙把手中的《三字经》递给赵仲针,道:“他为这《三字经》而来。你看看,颇多有用之处,特别是那个所谓的标点符号……”他再一次把标点符号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儿子。

赵仲针也大是惊奇,立刻看出了这些门道:“父皇,此书一出,今后我大宋文人士子可都方便多了!咦,这字熟悉得紧呀……父皇,这好像是一个叫沈欢之人的字体!”

“哦,你认得沈欢的字?你没有看错,这正是一个叫沈欢之人写的,他是司马君实的门生,如今写出此文,让司马君实进献给朝廷呢!”

赵仲针大是恼怒:“好个沈欢,有这么好的东西竟然还藏着掖着,不给本王一睹为快,实在是可恶!”说完才意识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父皇,你也知道的嘛,儿臣学问学习上日夜维持,不敢松懈,可也有疲烦的时候,有时就乔装到外面轻松轻松,这个沈欢就是机缘巧合之下认识的一个……朋友!”

赵曙点点头,没有见怪儿子的意思,这个儿子勤奋好学,读书经常忘记吃饭,向来没有不良习惯,他放心得很,虽然担心他的安全,不过一个郡王,与民结交,应该也不会有御史盯住不放,笑了笑:“听皇儿之意,这个叫沈欢的士子给了你不少好东西?”

赵仲针羞涩一笑:“也没多少,就一本《数学总则》而已,是他写的有关‘数’的书,最近儿臣日夜钻研,倒也有所成就。”

“又一本书?”赵曙呵呵笑道,“看来这个沈欢很有才华嘛!皇儿,你给父皇说说,他是个怎么样的一个才子?”

赵仲针说道:“他的诗词文章,想必父皇都了解了吧。至于他的为人,说真的,儿臣并不是太了解,一个才华横逸之人,不过却又不像一般的文人……嗯,他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狎妓玩乐,或者说附庸风雅。另外,观他所作《三字经》与《数学总则》,让人感觉他更大的才能在实用方面。对,就是实用!”

“实用……”赵曙心里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