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封首富

北宋仕途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封首富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八月初七沈欢起了个大早。

天刚亮,旭日从东边升起,晨曦从院子里的大树空隙中曲折地射了进房。

自告奋勇地接下了筹钱的任务,说他心里头轻松那不可能。进了书房,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纸,把有关筹钱的步骤都写下来,折叠妥当,装进信封里。

这是送给海州苏轼的书信,请苏轼在海州召集富豪筹够征发交趾的钱财。至于吩咐郭逵调动海军南下之事,就不关他的事了。海军既已在大宋高层暴光,自有枢密院去统筹调度。

这种军务之事一来沈欢不大熟悉专业,不好插手;二来他如今是京官,是三司使,算得上是朝廷重臣了。与远在海州不同,在天子身边,与外面的统兵大将有太多交集,并不符合他的利益。

这一点忌讳,总得提防提防。

写完书信,也不在家逗留,赶到相府,请司马光动用朝廷快马驿站,把书信尽早送到海州。因为这事太过重要,不能走私人渠道,免得路上有什么不测。官方驿站的话就算出了事,有个消息传回来,也能尽快补救。

与司马光交流一番,沈欢出了相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时分。

八月的太阳还是很烈,晒得众人都不大敢出门。

在家里吃过午饭,妻子等人招呼着下人收拾行李家当,准备搬到三司使应有的府第之上。

这个时候,当日的《开封日报》也上了市面。

与沈欢意料的一个样,司马康在上面着重报道了两件大事。

一是沈欢这个几年前名震天下的才子从地方回了京,做了翰林学士,还在昨天接到了三司使的上任诏书。

在报纸上,司马康等人对沈欢做了颇多赞扬,说朝廷擢升他正是英明的表现。可以说,他们把握住了开封读者的心态,怎么说沈欢都是开封人士,地道的北方才子,在如今南方才子大臣充斥朝野的时代,沈欢可以说是北方年轻才子的典范,把他树立起来做榜样,开封人感到自豪与骄傲的。

第二件报导的则是沈欢交代之事。即是朝廷大臣王韶在吐蕃的招抚对峙形势,点明与吐蕃大战一触即发。先是对比了双方的兵力,把吐蕃写得很是不堪,把大宋朝的战斗力表扬了一番。最后总结说与吐蕃一战,一战可胜,可以让宋人扬眉吐气。

司马康毕竟做了几年的报纸,对于大宋人的心态也把握得极其准确。大宋人并不是害怕战争,而是害怕战而不胜的战争。百年以来,与契丹人打,与党项人打,都输了,因此他们害怕打仗。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更希望能赢得战争,大宋赢了,他们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

如今吐蕃的形势,大宋十有**能赢。这就激起了众人的好战之心,算是为朝廷接下来的动作动员与长势吧。

最后司马康等人在报纸上描述了极多吐蕃的物产,假设说如果战争胜利了,这些战利品如果回到大宋的话,能够丰富大宋人的物质生活。还说那里有着几百万头便宜的牛马羊等着大家去获取,代价只是宋人一些不算昂贵的盐茶酒而已!

可以说,这是让人看了颇为心动的报道。

沈欢轻声把日报放下,嘴角扯出一丝笑意,他很满意这份报纸的内容,相信只需要连续报道个两三天,聪明而敏感的商人就会感到其中的猫腻。

不怕他们好奇,只怕他们无动于衷!只要他们有兴趣,沈欢就有绝大的把握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来。

敲了敲书桌,日头过午的时候,沈欢喃喃说了一句:“这个时候应该有很多人看过这份报纸了吧?”

决心一下,出了门,沈欢把蔡卞叫到跟前,问:“元度,昨晚我交代你买的礼物,买好了吗?”

蔡卞一路小跑过来,脸色大红,气还喘着,喘了几息才道:“老师,都准备妥当了。”

“拿来我看看。”

蔡卞又一路小过跑去,半晌抱回一个檀木紫盒。

盒子六七寸,高则有五六寸。

看蔡卞抱着的姿态,大约也不是很轻。

沈欢打开一看,是一个碧玉刻佛,做工极其精细,线条流畅,光莹剔透,见之令人心喜。

“不错不错。”沈欢夸赞不已,“元度,难得你半天工夫能找到这件礼品。”

蔡卞先是一笑,接而一撇嘴,道:“老师,这东西贵着哩,都快五百贯钱了。”

说完偷偷看着沈欢,生怕老师发怒。老师只让他挑一个贵重的东西,今日与帐房上街,他发现这东西适合送给长辈,不由心喜。帐房虽然犹豫太贵,但最后还是出了钱买下来,毕竟蔡卞是东家喜爱的弟子,而东家又不缺钱。

看见沈欢面色如常,蔡卞才悄悄松了一口气。他家里虽然充裕,却也只是小康之家,五百贯钱足够他们一家子撑上一年了。一个礼物就花完出去,他也心痛,不过老师交代了,要贵重,倒也不敢吝啬。

沈欢笑了笑,道:“五百贯对于我等将要见的人来说,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九牛一毛?”蔡卞暗暗咋舌,“老师,谁呀,这般富有?”

沈欢抬起头来,微微一笑:“也许可以说得上是开封首富吧。”

蔡卞更是吃惊,开封首富是什么概念?

沈欢在他没问之前抢着说道:“等一下你就知道是谁了。你现在下去让人准备马车,为师要出门拜访这位前辈。你也跟着去吧。”

蔡卞振奋地点头,抱着玉佛,跑了下去。

…………………………………………………………………………

春风酒楼门前。

沈欢的马车停了下来。

蔡卞掀开窗帘一看,惊道:“老师,这不是昨晚之处么,就在这里?”

沈欢笑道:“是,也不是。”答完令人驱车沿着街道向西行去,这是一条小巷,两旁是高墙。

蔡卞看得出来,有一边墙还是春风酒楼的范围。

走了一阵,墙中弯了下去,正眼一看,是一道朱漆大门,门前蹲着两昨石狮,门上高挂“周府”两字牌匾。

“到了,下去吧。”沈欢说道。

蔡卞率先跳下马车,接着才是沈欢顺阶而下。

“老师,这是……”蔡卞指的是周府大门。

沈欢微微一笑,道:“海州大商周季周云飞你该不陌生吧。”

“周伯父?”蔡卞知道沈欢与周季交好,当然不会陌生。

“难道你不知道他是京城人士?”沈欢大笑。

蔡卞恍然,这里就是周季开封的家门。

“老师,周老板算得上开封首富?”蔡卞大是疑问。

沈欢沉吟说道:“一百多万贯的身家,也许比起那些大家族的产业来说还有点逊色,不过大家族的家产大多不是一个人拥有,其他支脉也有份。而周云飞的家产,完全是属于他父子两人支配,比那些大家族的族长还要宽裕得多!在开封,还真没多少人敢说比他们还要多钱。”

蔡卞还想问,沈欢却让他前去递名刺。

名刺递上去的时候,守门之人一看上面“翰林学士”、“三司使”的名头,瞪大着眼睛,反应过来后不敢多说话,飞奔往里去了。

半晌有人迎了出来。

当中正是周季的父亲周富贵。

蔡卞一见到他,眼珠都要瞪了出去。这……这还是人么?

怎么看都是一个球呀!

周富贵红光满面依旧,圆胖的体型倒是更胜往昔了,浑身都是肉,走起路来肉随形动,一颤一颤像是要脱离身体。

笑起来眼睛眯得看不见眼珠,只剩一条深邃的缝,让人看不出他想的是什么。

他一脸笑意地奔了出来,哎呀呀地叫着。

没有准备的蔡卞吓了一跳,生生往沈欢身后移了一步,只敢露出半个脑袋。

“沈贤侄……哦,不,沈学士,沈三司,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呀!”周富贵奔到沈欢身前作揖不已。

沈欢也给他这个阵仗吓了一跳,苦笑不已,道:“伯父,你这不是折杀小侄么?你是云飞兄的父亲,自也是小侄的长辈。称呼小侄的表字即可,万莫客气。”

“那怎么行!”周富贵摇头不已,“今时不同往日了!”

这句感慨倒没有作假,想想人生际遇还真是离奇,当年那个家道没落的年轻人,转眼几年就成了高高在上的三司使,他如今想来还真感到不可思议!

沈欢又道:“伯父,你再是客气的话,小侄可就没脸面对云飞兄了。”

“这……”周富贵犹豫了一下才笑了起来,“那老夫就厚脸叫你一声贤侄吧。来来来,先进府,莫要在外站着。”

沈欢点头,领着蔡卞进去。

周府他当然不陌生,当年也来过不少次数。

如今旧地重游,他感慨万端。做人不能忘本,当年他还没发达之时,周家父子待他极好,又是接济他,又是帮他安顿家庭。这份恩情,沈欢至死都不会忘记。因此虽然地位高贵了许多,却也不敢在周富贵面前拿捏身份。

周富贵招呼两人很勤快,又是上点心又是上好茶。

在厅里坐定后,沈欢让蔡卞把礼物送上,笑着对周富贵说道:“伯父,小侄来得匆忙,没准备什么好礼,区区小礼,权作心意,还请伯父笑纳。”

蔡卞把礼盒打开,捧出玉佛,摆到周富贵旁边的桌上。

周富贵一看,顿时眉开眼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